分享

从衰落到崛起——林则徐之二(封疆大吏)

 金色年华554 2022-11-22 发布于上海

封疆大吏

咱们书接前文,

清代官服简介

42岁,是林则徐人生少有的高光时刻之一,虽然仅仅是代理陕西布政史(从二品,相当于主管财务的副省长,上边有巡抚、总督),但是这也就意味着作为汉人的林则徐离巡抚总督这种真正意义上的封疆大吏的位置仅仅一步之遥了。清代的各级官吏,在称呼上是有严格界定的,只有三品以上的官员(含从三品)才能称为“大臣”或是“大员”。因此三品是清代官员的一个槛,很少有人能跨过去。林则徐作为一个汉人不仅跨过去了,而且未来还有更高的阶梯要他攀登。但是我们要知道汉人想成为封疆大吏是非常难得。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故人做个比较,就是那个当年林则徐当江南道监察御史时参奏的那个河南巡抚——琦善。

琦善(1786——1854)比林则徐小一岁,别看晚出生一年,,但是人家嘴里含着金钥匙,妥妥的官二代,我们来看看人家的出身:满洲贵族家庭,正黄旗。祖上恩格得理尔,以率众投附有功,封一等侯爵。琦善世袭一等侯爵,父成德,曾任热河都统。嘉庆十一年(1806年)20岁,由荫生授刑部员外郎,由正五品的员外郎候补。嘉庆十三年(1808)正式补官。嘉庆十九年(1814年)28岁,为河南按察使,历江宁、河南布政使。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33岁,升河南巡抚封疆大吏。这就是满人和汉人区别。林则徐辛辛苦苦读书到26岁,才中了进士,在北京实习七八年,才获得了一个从五品监察御史。而琦善一出生世袭一等侯爵,到20岁,不用考试直接授刑部员外郎虽然也是五品,但是人家根红苗正,直接按省部级接班人培养。且传承有序28岁从三品,33岁正式升为地方督抚实权在握的封疆大吏。

各位,想想我们33岁时,在干啥。

被林则徐参倒时,琦善34岁,河南巡抚,品级至少也是从二品。而林则徐当时35岁,也只是一个小小从五品的中纪委监察室处长。但是琦善别着急,汉人虽然没有满人出身好,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还转,人啊要向前看。

这里介绍一下清代的晋升机制,巡抚出缺,按例由内阁学士、左副都御使、顺天府尹、奉天府尹、布政使升任。不难看出,布政使排序最后。巡抚原品是从二品与布政使同级,只不过巡抚照例要兼兵部侍郎、都察院右都御史衔,故品级为正二品,略高于布政使。品级差别虽然不大,但实际职掌却是千差万别。巡抚是地方最高长官,统筹全面事务,涵盖军政、民政、司法、监察等各项。如果和现在的官职进行比较,巡抚不仅仅是省委书记,而且一定要兼省长。布政使就是分管财政的副省长,甚至连常务副省长都不够格,虽然话是这么说,但是作为一个汉人,林则徐到达这个位置已经为自己走出了人生的高光时刻。要知道清朝全国设置的布政使只有二十人。二十人中还有一部分要留给满人,所以汉人是屈指可数的。

林则徐摩拳擦掌刚刚准备在陕西大干一场,赶紧把自己头上的代理两个字摘掉。毕竟代理怎么听也没那么好听,没想到仅仅过了四个月就摘了,只不过地点换了。

1827年,10月代理4个月陕西布政史的林则徐同志调任江宁布政史

1830年,45岁的林则徐官拜湖北布政史,

1831年46岁,河南布政史,东河河道总督(林则徐治水我们单独再讲)。(正二品,又升职加薪一次)

1832年47岁,正式就任江苏巡抚(正二品),

1837年52岁,湖广总督加兵部尚书衔(从一品)。

江苏林则徐雕像

没错,从19岁中举开始,到二品大员的巡抚的封疆大吏,一个优秀的汉人林则徐通过科举考试的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走了28年,如果从26岁中进士开始算起,林则徐也走了21年。要知道官二代琦善33岁就当巡抚了比林则徐早了14年,是不是不太公平?

世上本没有绝对的公平,只是我们还不习惯罢了。

为了了解林则徐这个人,我们来看几件事:

一:林青天

1823年,38岁的林则徐升任江苏按察使(臬台),主管司法刑狱,在职期间江苏水灾,娄县知县李传簪勘灾报赈不力,耽误了赈灾物资的发放,在灾民要求下,他到省里申请银米,松江知府杨树基认为期限已过,不同意重新申请上报。导致饥民群集知府大堂请愿,挤坏了栏杆,衙役的呵斥激怒了灾民,一个叫严海观的人,把折断了的栏杆扔向杨知府,后来在情急之下打了认死理的杨知府,之后就是双发大打出手,结果提督带兵弹压,逮捕了一部分饥民。当时的政府是不允许请愿的,请愿就是“闹事”民打官更是找死。江苏巡抚韩文绮要求严办“乱民”(没说严办官)。但是林则徐作为主管司法刑狱的按察使,却给出了如下结果:

1、打人者严海观判了死罪,其余情节严重的17人处以流放。其他人遣散(无罪释放)。

2、知县李传簪革职,杨知府交部议处。

官和民都受到了应有的处罚,体现了公平公正,且缩小了打击面缓解了官民之间的紧张关系,结果是皇帝满意、巡抚满意、老百姓满意。赢得了老百姓的口碑,”林青天”就是此时叫响的。

以上是说林则徐秉公断案的小侧面。我们再来看看他在赈灾上面的表现:

二、赈灾:

几十万民众因水灾生计无着,地主、奸商囤积居奇,贮存大量粮食不卖,以期抬高粮价,牟取暴利。想发灾难财。政府奉劝富户捐出粮食,或者平价卖粮。富户不干,说政府“勒索、摊派”当时丁忧在家的户部尚书潘世恩就是为富不仁的代表。家里有一万多石粮食,就是不卖。

这种事不能强攻,只能智取。

林则徐请他开仓放粮,他推脱说粮仓空了,没米。

好,等的就是你这句话,想让你回点本钱你还不干,那对不起了。

林则徐微微一笑马上说,正好,我调进来一批米,还没地方放,借您的地方放一下。然后下令;封仓。潘家仆人上前阻拦,林则徐说:潘大人亲口跟我说没米,难道骗我?再说我只是借地方用用罢了。潘家人无话可说林则徐转身走了,第二天就开仓放赈,潘尚书是哑巴吃黄连,有口说不出。

不过话说回来,林青天,您这不是抢是什么?而且抢的可是前户部尚书的家。

通过上面两件事说明了林则徐一是能坚持原则秉公办案,二是能不畏权贵,全心为民。

说了这么多,咱们也该说说让林则徐名垂千古的事了,这件事也直接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

这正是:勤恳为官几十年,一心为民林青天,名垂千古非我愿,但愿人间不见烟。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