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心只有至清至静,才能让浑浊沉寂,以淳朴近道(连载48)

 悟不出道 2022-11-22 发布于陕西
文章图片1

《道德经》第五十二章 同明相照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mò)身不殆。

塞其兑(duì),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见常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yāng),是谓袭(xí)常。


文章图片2

《道德经》第52章暨连接月祝福连载09

原文:“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

认识世界有两种方法:

  •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是抓住本源,再顺藤摸瓜,这是从无到有,先把握共性,再认识个性;
  • 而“既知其子,复守其母”则是从表象追本溯源,是从有归无,先研究个性,再总结规律。

文章图片3

追求“有”是“为学日益”。

从“有”入手,几乎不可能在纷繁表象中找出根本规律。就像试图通过投影的图像来研究投影仪一样,不回到投影源,就看不透本质。

虽然近道不易,但“为学”依旧是必要的。

因为,入乡要随俗,我们必须学习自己所处维度的生存方式,才能利用此生感通规律,完成生命功课。


文章图片4

横向摸索叫“为学”,提升维度叫“为道”,两者的路径不同,投资的回报率也不同。

“为学”像在二维平面里走迷宫,除了不断用碰壁去尝试外,没有更好方法。

收集所有碰壁的数据,把偶然成功的规律筛选出来,这就是所谓的实验。

但“为道”相当于站在三维俯瞰平面迷宫,出路立刻了了分明,这就是境界的力量。


文章图片5

抓住“无”,人才能具备“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的智慧。

回到“无”最好的方法是“为道日损”。

道体虚空,人心只有至清至静,才能让浑浊沉寂,以淳朴近道。

因为,变的永远是表象,不变的才是真相。道是共性的根,顺道而行,自然就能生出妙用。

下一篇:保养身体不是为了抓取色身,而要以有用之躯,担当使命(连载49)


文章图片6

更多有趣内容(可直接点击浏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