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国年间陇南驻军及过境军队

 阿里巴巴yht 2022-11-22 发布于河南

陇南地处陕、甘、川战略要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民国年间,各种社会矛盾、社会问题都在这里蔓延、交织,造成政区动荡,战乱不息。地方军、中央军,官兵、匪兵,甘军、陕军、川军,甘匪、陕匪、川匪,一拨接一拨,一茬接一茬,人民饱受战乱、匪患之苦。陇南群众中流传“兵是啥?匪是啥?梳子梳了篦子刮,梳篦同一本,兵匪是一家”之歌谣,生动地反映了这一现实。现将民国年间在陇南驻军布防及过境军队概述如下。

黄钺率部在秦州起义,川军援甘抵徽

民国元年(1912)3月11日凌晨,清军骁锐营总领黄钺率部在秦州宣布起义,成立“甘肃临时军政府”。应黄钺之邀,四川北伐军司令李树勋率领两标人马途经广元、略阳,于3月15日击退清军残部进驻徽县,形成对甘肃临时军政府的支援,20余日后南归。

白 朗 军 过 境

民国元年夏,河南宝丰人白朗为讨伐袁世凯,高举“劫富济贫”的义旗,在河南发动武装起义,其部取名为“中华民族抚(扶)汉讨袁军”。袁世凯调集豫、鄂、皖三省重兵会剿,白朗为保存实力于民国3年3月开始西撤,欲取道陕西、夺取四川作为反袁基地,转战陕西13州县后进入甘肃。4月,白朗率万余之众夺取武山、甘谷,攻占陇南重镇天水,进而攻占徽县、两当、成县、武都,在安化、两水、石门一带滥杀无辜,焚烧民房。因川军设防堵截,入川计划落空,又转战岷县、临洮、彰县、清水等地。甘肃都督张广建急调兵遣将,各路安排重兵把守,严加防堵,配合围剿,致使白朗军在甘肃难以立足,历时仅40余天,转战17县(多在陇南),复过徽县、两当出甘境,后被迫撤回陕鄂豫。同年8月回到宝丰,在虎狼岭被击溃而失败。

新 建 佐 军

民国2年(1913)11月,袁世凯任命张广建为陕甘筹边使,张率领一个混成旅进入甘肃。翌年3月,张广建被任命为甘肃省都督兼民政长(省长)。张任职后大力扩军,将其混成旅扩为左、右二军,安排亲信控制军事要职。新建佐军统领吴攀桂为天水城防司令,驻防陇南,其部分驻各县,二营驻扎成县、三营驻扎徽县。后吴攀桂调任阴平镇守使,其部属队伍内多次发生哗变,陇南局势一度不稳。

民国3年(1914年),省防军管带陈绍伯部一营驻防文县,并分其部属驻防碧口。4至5年,省建威军一营、西军马绍武一营又驻防碧口。

叶 荃 率 军 过 境

民国7年(1918年),奉孙中山先生之命,于右任在陕西组织靖国军,反对段祺瑞及其陕西督军陈树藩,于右任为总司令。9年,段祺瑞、陈树藩先后倒台,直系军阀阎相文部大举入陕。靖国军寡不敌众,奉命西撤,打算南下入川。陕西靖国军将领胡景翼、郭坚部8军军长叶荃率部协同绥远靖国军卢占奎部18000多人,经凤县从两当进入甘肃。3月18日,徽县驻军统领施得华率部在永宁玉堂山阻击,激战三昼夜,施军几乎全军覆没。叶荃部占领徽县。卢得华部多系土匪出身,入城后不惟拷掠,亦多杀伤,一日伤亡百姓40余人,劫夺财物无数。次日离徽,经成县到武都、文县,从碧口入川。在武都甘泉时,叶荃亲书“百战余生”的匾额,悬挂甘泉街庙内。叶荃、卢占奎来武都,只是取道入川,无意占据城池。叶荃还发布命令:不准士兵入城骚扰,违者以军法处置。全军以三天时间陆续从北山城外过境。后尾部队中有三个散兵搜刮财物,侮辱妇女,给予严处,在西门口将一人枪毙。武都百姓称赞到:“还没见过这么好的军队!”。

孔 繁 锦 统 治 陇 南

民国8年(1919年)冬,张广建以援助陕西军务和清乡为由,配派他的亲兵司令孔繁锦为渭川道总兵,率三个营的省防军驻防天水。次年3月30日,任命孔繁锦为陇南镇守使,后又兼任陕甘边防督办、援川军总司令。孔繁锦到天水后,就在陇南招募新兵,改编屯驻陇南的省防军,扩充军队。到民国10年冬,孔繁锦已先后收编新建佐军吴攀桂部步兵五个营、骑兵一个营、炮兵一个排和右军吴桐仁的全部队伍。后又陆续增募保卫团三个营、游击四个营,补充备充、辎重、工兵各一营,连同左、右翼分统各二个营,宪兵一个连,使其总兵力扩充至32个营,总兵力达1万多人。分编为3个支队(旅),分驻陇南14县,在成县、文县长期各驻一个营的兵力,加强对社会的控制。15年孔繁锦部王占元又据守碧口。孔繁锦遂成为独霸一方、颇具实力的军阀。其统治期间,也是陇南社会民国时期相对稳定的一段时期。

民国15年(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控制甘肃后,冯玉祥部师长刘郁芬派旅长张维玺率部向陇南进军。8月9日,孔繁锦闻国民军猝至,急弃天水,途径徽县、两当,向汉中撤退。在徽县境内,同追击的国民军第13军20师117团2营接火,孔部惨败,逃往陕西。孔部败退时,散落的散兵游勇、枪支弹药,遂成为后来匪患之本。

国 民 革 命 军 驻 防

民国14年(1925)秋,冯玉祥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组成了以刘郁芬为督办、薛笃弼为省长的甘肃新政府。随之,驱逐孔繁锦部出陇南境,在全省各地布防。期间,在陇南各地主要驻防的有:

国民革命军驱逐宋有才  甘肃新政府成立后,原驻守临洮的北洋系军阀宋有才难以立足,即率部南下,攻占武都,深沟高垒,凭险固守。民国16年春,冯玉祥部张维玺师倪玉声旅长、王志远团、冯玉祥部佟麟阁师李伦祥旅先后进驻成县、武都,驱逐宋有才部逃出甘境,到汉中投吴兴田,倪部桑元亮团驻防文县、碧口一线。

佟麟阁驻军天水  佟麟阁(1892~1937),中国抗日将领,直隶高阳(今属河北)人,原名凌阁,字捷三。佟麟阁早年参加护国讨袁战争,曾任冯玉祥部陆军第11师第21混成旅旅长。民国15年(1926)9月“五原誓师”后,随部参加北伐。16年,佟麟阁驻军天水,兼任甘肃省陇南镇守使。致力于刷新政治,厉行禁烟禁毒,提倡妇女放足,兴办地区福利,创建学校和孤儿院等慈善事业,深得民心。他为官清廉,常微服出访,体察民情。有一次他到某县视察时。该县不法县长一向为非作歹,畏惧丢官,竞给佟行贿,受到严词斥责,即被撤职。他离任之时,绅民送者万余家。17年起,任国民革命军暂编第11师师长、第29军副军长、第2集团军第35军军长。民国22年率部参加长城抗战,取得喜峰口大捷。同年5月,参加察哈尔抗日同盟军,任第一军军长兼代理察哈尔省主席,跟随冯玉祥驰骋察省,打击日军,收复失地,为察省光复做出了贡献。“七七事变”时,指挥29军浴血抗战,喋血南苑,壮烈殉国,是全面抗战爆发后捐躯疆场的第一位高级将领,国民政府追赠其陆军二级上将。

吉鸿昌陇南剿匪  吉鸿昌(1895—1934),字世五,原名吉恒立,河南省扶沟人,抗日英雄,爱国将领。民国2年(1913)入冯玉祥部,因骁勇善战,从士兵递升至军长。5年9月,冯玉祥在五原誓师,响应北伐。17年任第30师师长,调防甘肃天水。此间,惯匪王佑邦正在陇南各地攻城掠地、蹂躏人民,即决定挥师讨伐逆贼,清除匪患,解民众于水火。民国18年元月初,吉鸿昌亲自率领全师官兵出征,挥师陇南。占据西和、围攻礼县的王佑邦匪军闻讯即自行撤围南逃。西和城获得解救,礼县城得以保全,人民欢欣鼓舞。吉鸿昌到达西和将县长陈清芝因过失被撤职,在礼县安抚民众,慰问死难家属。是年腊月间吉鸿昌率部离礼,兼程急进,赶赴武都,围歼王佑邦匪部。王佑邦率残部向西窜逃,吉军乘胜跟踪追击,直追至沙湾、清水子一带。王匪仅带10余骑,慌慌如丧家之犬、漏网之鱼,涉白龙江沿尕儿河逃往四川松潘境内。

吉鸿昌率部追剿王匪之时,正值数九寒天,战斗多在冰天雪地进行。吉鸿昌规定“八不准”,从不扰民,常露宿于深山旷野,不少士兵冻伤了手脚,武都人民深受感动,永难忘怀。在武都,吉鸿昌惩处贪官污吏。王匪安插的县长于湖境,为匪张目,助匪害民,民怨沸腾。吉师长顺从民意,将其执行枪决。武都地方豪绅宋国均,在白马关任财政所长期间,恣意征敛,贪污公款后潜回家中。吉师长将其捉拿归案,陪杀场后扣押在监。并限期退回赃款银币2000余元,赎罪结案。吉师长为民除害,千家万户,交口称颂。剿匪全胜后,武都各界召开欢迎大会并慰劳官兵。

王丕襄驻防武都    民国18年(1929)初夏,吉鸿昌率部回访天水,接访的是汉中张维玺师王丕襄团。王丕襄留1营驻守武都,其余各部分驻文县、康县、成县、西和等县。王部军纪严明,爱护百姓,多次击溃王长胜、张明远、关殿英、夏老三等多股土匪对武都的侵扰,深得武都人民拥护。年底,王丕襄团回师汉中,武都城内父老热情欢送。

马 廷 贤 祸 害 陇 南

民国18年(1929)回军马仲英率数万之众攻占礼县、西和,人民深受其害。19年初,原讨逆军第15路军第1纵队司令马廷贤在无望中窜回西北。马廷贤趁驻防甘肃的国民革命军参加“中原大战”、甘肃空虚之机,收编旧部,组织劲旅,挥师南下。是年5月,马廷贤风闻天水城防空虚,遂以急行军经通渭攻占秦安,6日(农历四月初八)清晨,马匪军从东南西三面将天水城包围,中午时分攻破城防,团长段鹤鸣、县长江仁纯潜逃,马匪军轻而易举占领天水。马部先锋王占林进入城内大肆烧杀淫掠,横尸遍地,血流成河,惨不忍睹。天水绅士贾瓒绪等出面恳求马廷贤才下令停止杀戮。待马廷贤下令时,已有 3000余人(一说4700人)惨遭杀害,抢尽货财,掳掠妇女,被奸污及伤者无数。

马廷贤占据天水后,竟得寸进尺,以省府“八大委员”软弱可欺,自称“甘肃国民革命军”总司令,以原县长江仁纯为参谋,设立总司令部及八大处。将所部编为三个军:以韩进禄领第一军,划秦安、礼县、西和为其防地;以王占林领第二军,划甘谷、通渭、武山为其防地;以马如仓为第三军,驻天水中城和西关伏羲城。马忠仓、马德财、马成麟先后驻防西和,马如麟部、马廷孝骑兵部队进驻成县,团长马俊义进驻徽县,团长马德辉驻防两当县。又收编各地土匪,委以师长、旅长之衔,委任惯匪王佑邦为武都后防司令。以马忠为司令率领旅长马如龙、团长黄得胜等部骑兵,两度占领武都,进攻文县时,被川军击败。农历六月十七日,马部韩进录、王占林两军围困礼县20余日,在闰六月初十,攻陷城池,大肆杀戮,造成7200多人死亡,造成了震惊全国的惨案。又以旅长马德才、马进录先后留守礼县。

 吴 佩 孚 过 境 陇 南

民国20年(1931)7月,蛰居四川的北洋军阀吴佩孚,带领随员200余人俨然以“孚威上将军”名义,托词闲游,由四川松潘、南坪到文县、武都等地活动。在武都设“孚威上将军行辕”,自称兴国军总司令,一路封官许愿,拉拢地方势力。10月中旬,抵达天水县城。马廷贤在九间楼为吴佩孚设“孚威上将军行辕”,一时士绅官僚争相攀附。吴佩孚给马廷贤封了两个大官衔:一个是天水护军使,另一个是甘肃骑兵集团军总司令。马廷贤却把这两个委任状转送西安杨虎城,杨把这件事在当时的《陕西日报》上刊登出来。这使吴佩孚大为扫兴,忐忑不安。后马廷贤又毫不客气地对吴下了逐客令。吴感到逗留无趣,只好硬着头皮去兰州投奔雷中田。吴留驻天水的办公处被马廷贤查封,处长也被马廷贤枪杀。

 川  军  援  甘

民国19年(1930)秋,川西汉军28军之团长杨抚权率部进驻文县县城,川军29军吕康部驻防碧口。

民国20年9月,曾任四川省政府主席的川军四巨头之一的邓锡侯为与陕军杨虎城部争夺天水、陇南地盘,电请蒋介石以“救灾恤邻”之名援甘,进剿马廷贤。即以川军第28军第2师师长黄隐为甘川边剿匪总司令,抽调4个支队,浩浩荡荡杀向甘肃。川军入甘后,先攻占武都,又以牛锡光率部攻占成县、徽县,团长杨抚全率部攻占西和、礼县。武都只留了城防司令陈海宾的一个营驻守。次年正月间,黄隐联合甘肃讨逆军第四路司令史鼎新及礼县民间武装“慈善会”等各路反马(廷贤)力量会攻天水,彻底摧毁马廷贤匪军,结束了马廷贤对陇南地区为期二十个月的血腥统治。马廷贤在无赖间,携带金银珠宝,秘密逃往南京隐居,从此销声匿迹。

民国21年春,陕军杨虎城派警备师长马青苑、副师长韩世本攻取天水,川、陕两军在马跑泉一带对峙。此间,甘肃新编14师鲁大昌派孟世权旅攻占武都。川军一时难以取胜陕军,又担心陕军联合甘军鲁大昌前后夹击,断其后路,遂从天水撤退,取道武都回川。 

鲁大昌部占据陇南

民国20年(1931年)冬季,新编14师团长何处(共产党员)率部抵达武都,设计诱捕惯匪王佑邦,将其枪毙后沉尸白龙江,为陇南人民除了一害,大快人心。次年初,何处率部驻防文县城、碧口,川军吕康部撤回四川。

此后数年间,甘军新编14师鲁大昌第一旅旅长梁应奎、第二旅旅长蒋云台率部先后进驻西和,镇压了岷县人马思才领导的“神团”。24年,国民军3军12师蒋文光团进驻西和;25年,国民军3军7师马琨旅驻防西和。

 胡宗南部驻防陇南

民国20年(1931年),国民革命军警备师长马青宛率部进驻徽县。

民国22年(1933年)3月,为堵截中国工农红军北上,国民党中央军胡宗南部第1师李正先率团进驻成县。

是年,中央陆军第1师第1旅李铁军率部驻防徽县,军纪严明,两年后该部调往四川。随之,东北军于学忠51军108师、19路军61师劳冠英团先后驻防徽县,进行抗日宣传活动,次年春奉命调离。

民国24年,国民党增派中央军第60师、61师、49师及中央补充旅等部驻防文县碧口等地。民国25年至民国32年间,中央军第165师王武烈营、第15师所属魏北垣营先后驻守文县县城、碧口。

民国27年,胡宗南部18兵团总司令部修械所由陕西迁往徽县银杏树村。该所驻徽县达8年之久,祸害百姓,劣迹种种,群众深恶痛绝。

民国28年,国民党陇南36师郭绍明补充团进驻徽县,训练新兵,民国33年调离。

民国29年以后,193师进驻徽县,进行抗日宣传。后开赴抗日前线,在风陵渡作战中全军覆没。后15师又进驻徽县。

民国30年,甘肃保安司令部“吉猛”团进驻成县;民国37年至民国38年,国民党“恐龙”部队、“戎”字部队(陈华师)先后进驻成县。

民国38年(1949年)初,国民党“243伤兵医院”迁到徽县水阳,其伤兵横行霸道,勒索百姓,当地群众深受其害。

同年,为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川,国民党川军第95军377团在文县碧口设防。8月,川军又增派首天部队、定远部队在文县县城、碧口一线设防。

武 岷 警 备 司 令 部

民国38年(1949)夏天,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向西北挺进,逼近兰州,国民党甘肃省政府深感危局难撑。6月,郭寄峤离省府南逃,省政府已“群龙无首”。众官推戴丁宜中代拆代行,维持残局。丁宜中等人,为了给以后南逃入川预营狡兔之窟,决定在武都成立武岷警备司令部,派符昭蓦为司令,苗育圃为副司令,携运大批枪弹赶赴武都。但尚无兵力,只是一个空架子而已。

国民党中央军败退

民国38年(1949)5月以后,国民党中央军胡宗南部吕纪化骑兵二旅、郑汝平忠义军、陈鞠第1军、刘梦连第27军、李振西第38军、90军、李振18集团军,云集两当、徽县、成县、西和等县。这样,在陇南境内相继驻扎国民党正规军近10万之众。他们摊粮派款,强征军需,巧立名目,鱼肉百姓。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摧毁胡宗南之秦岭防线后,国民党诸部先后撤离陇南。 陇南绥靖分署及338师

民国38年(1949)6月,退守汉中兼任川陕甘边区绥靖公署主任的胡宗南,派绥署秘书赵龙文率领338师(师长王宪斌)进驻武都,驻扎县城和两水、汉王一带。7月,成立了川陕甘边区绥靖公署陇南分署,赵龙文任主任,并委任赵为特派员,行使省党部职权。赵龙文掌握了军政大权,撤销了武岷警备司令部,人员、武装全部移交陇南绥署。胡宗南又将在扶眉战役中溃退的国民党第1军、第90军、第65军、第38军残部都安排在陇南布防。他们横征暴敛,扩充兵援、给养,安插特务组织,搜集情报,采用暗杀、逮捕、进剿等手段,破坏我地下党组织,抢修防御工事,企图凭险固守,阻我解放大军南下。这样,临近解放的武都就处在国民党政、军、特的严密控制之中。

正当赵龙文紧张部署,企图垂死挣扎之时,汉中胡宗南已岌岌可危,准备逃往成都,提上出了“保卫大四川”的口号。赵龙文奉命于11月29日拂晓,分署及338师、12师全部撤退,武都防务移交119军王治岐接管。赵龙文至碧口,喘息未定,又急向成都逃撤。

 国 民 党 119 军

民国38年(1949)4月,国民党为内战之需要在甘肃天水组建119军。其部由原国民党244师及国民党甘肃保安团改编的247师组成,军长王治岐,副军长蒋云台。该军在天水、陇南等地大量抓兵扩充,兵力很快达到2万之众。7月中旬,在扶眉战役中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击溃,全军只剩5000多人,逃回天水。

扶眉战役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突破关山防线,挺进甘肃,20日解放了平凉及庆阳广大地区。随之,王震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1兵团及第18兵团的62军,经张家川、清水向天水进发。 8月1日,驻防天水的国民党119军军长王治岐率直属部队及247师向武山、岷县马坞方向撤退,副军长蒋云台率244师同保安司令高增级向西和、礼县溃退。两路分别撤退到武都会合,军长王治岐及军部驻武都县城(今实验小学),副军长兼244师师长蒋云台率部驻柳林(今马街)、安化、甘泉一带,247师师长李慧民率部驻西固(今舟曲)、两河口一带。11月中旬,国民党广州行政院任命王治岐为甘肃省政府主席,撤销在武都设立的甘肃第八行政区专员公署,改专员公署为省政府。

11月下旬,中国人民解放军7军,奉军委关于“准备进占陇南文武成康”之命令,从天水出发日夜兼程,经西和过成县,沿犀牛江南下,向武都进军。62军亦奉命从岷县进逼武都。同时,驻陕人民解放军向汉中进军,对武都形成三面夹击之势。12月9日,王治岐、蒋云台同国民党甘肃省政府秘书长李永瑞率领军政及地方官员8700余人通电宣布起义。起义后,起义部队由7军接收改编。将原119军改编为西北军区独立第3军,任命蒋云台为独立第3军军长,黄学忠为政委(未到职),孙超群为副军长,康为汉为参谋长。改编结束后,即开往西和、礼县进行整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