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书真富贵,无事小神仙 | 读书人故事(第7期)

 婷先生 2022-11-23 发布于山西

婷说:

好友Fritz

名字源起负笈柏林之时

逢腓特烈大帝(Friedrich der Große)诞辰300周年

敬仰其虽案牍羁身

却文艺范儿十足的做派

那么,这位喜欢跑题的Fritz

又有怎样的读书故事呢?

读书人故事,读书人自己的故事。


问:Hi Fritz,你好。简单的跟大家介绍下你自己吧。

答:额,这个太难了,不知道怎么介绍...这么说吧,一个喜欢老老实实读无用书的文艺中年...如果不是怕被打的话,其实我想说青年的...(⁄(⁄ ⁄·⁄ω⁄·⁄ ⁄)⁄)

问:据我所知,你读书的主要脉络是基于《红楼梦》和德国两大主题,那么这两大主题的缘由和起因是什么呢?你又是如何基于以上两大主题,展开自己的阅读的呢?

答:这个问题蛮好。《金刚经》本来是不分章节的,梁朝的昭明太子,就是编《昭明文选》那个,将它化为三十二分,头一段就叫“法会因由分”…额,跑题了。随便扯扯,扯到哪里是哪里。当年高考作文考了25分就是因为跑题,现在也仍然是这个习惯。(哈哈哈,后面大家会陆陆续续看到F的“跑题”。)

先扯《红楼梦》这个主题。

有人读《红楼梦》是喜欢里面的爱情故事,有人读《红楼梦》是为了学里面的为人处事,我还认识一哥们儿,能从《红楼梦》里读出卡内基成功学来,也不知道他是怎么理解贾宝玉那句“姑娘请别的妹妹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污了你知经济学问的”。我读《红楼梦》的原因很简单,我对美好的器物有一种特别的热爱。

这种热爱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拜物不拜金。宁可要东西,而不是攒钱。负笈柏林时,在免税店米打工,主要是卖德国产的厨具,因为很喜欢自己卖的东西(我觉得劝别人买自己不想买的东西是一种罪孽),所以几乎每个月都不是从老板这里拿工钱而倒付给老板钱买锅。大家可以想象,一个拜物教徒看到黑山村乌进孝那张单子,多么感谢《红楼梦》时代的封建社会从实物地租到货币地租的转化还没有彻底完成。(老板想:店里员工都这样就好了。

二是“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对美好的东西,哪怕不是自己的,看看也开心。这种热爱有点像歌德那句名言:“Wenn ich dich liebe, was geht es dich an“,一般翻译为:”我爱你,与你无关“,徐静蕾大姐宣传她改编自茨威格同名小说的电影《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时常引用这句话。这种对美物的热爱最典型的表现就是逛博物馆。DHM(德意志历史博物馆)、波茨坦宫殿群、普鲁士文化与宫殿基金会旗下的博物馆联盟,我都买过年票。肯花钱去看看注定永远也不会属于自己的东西,我觉得这就是单纯的爱吧。


(德国历史博物馆,以前的普鲁士军械库,Fritz摄于柏林)

扯远了,拉回来。

《红楼梦》是中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没有之一。如果把它当成言情小说看,凭良心讲,就宝黛那点悲剧,即便按照程甲程乙的结果,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排不上号。若论曲折,简Ÿ奥斯汀的P&P似乎更胜一筹;若是比惨,梅里美的《Carmen》(国内翻译成《嘉尔曼》或《卡门》的都有),明显碾压;若扯炽烈,艾米莉Ÿ勃朗特的《Wuthering Heights》绝对更加刻骨铭心。《红楼梦》绝对不是晋江网式的后宫文,曹雪芹也绝对不是琼瑶大婶子:宝黛爱情只是一根线,它穿起的是那个时代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体系;与其说曹雪芹是在反省自己年轻时的男女关系(incl. 男男关系),倒不如说是他在回忆“auld lang syne”,是在“look for it only in books, for it is no more than a DREAM
remembered, a civilization gone with the wind”。

顺便说一句,我非常喜欢这种对逝去文明回忆的作品。当然了,这里的文明是中性词,泛指整套的社会组织和生活方式。随口说几部自己喜欢的电影,似乎都是这个题材:《乱世佳人》,《印度支那》,《再见列宁》,《Der Untergang》(好像翻译成《帝国沉沦》?大家恶搞时常用的“元首的咆哮”就出自这个剧。实际上这个Untergang很难翻译,在尼采的《Also sprach Zarathustra》中,那句“Also began Zarathustra’s Untergang”如何翻译当年中国哲学界还打过笔仗。)


(希特勒自杀地,很多中国游客常常会忽略的一个地方,其实大家基本上都会路过,只是不大注意罢了。Fritz摄于柏林)

扯远了,再拉回来。

物质文明是一切文明的基础。我们可以设想把《红楼梦》里的大紫檀雕螭案、梅花式洋漆小几、花梨大理石大案、白玉比目磬、卧榻拔步床、匙箸香盒、汝窑美人觚、官窑脱胎填白盖碗、十锦珐琅杯、𤫫瓟斝统统拿走,把故事的发生地从大观园改到象牙山龙泉山庄,让宝黛钗天天喝棒子面渣粥,那么,哪怕情节不变,这个故事还是原来的故事么?

看看四大古典名著中的其他三部:《西游记》里的“金箍棒重十万八千斤”这里就不说了;《三国演义》里明代人对汉代甲胄兵器的Fantasie也不提了;最接地气的《水浒传》里好汉也不过是“熟牛肉好的切二三斤来吃”。对比一下,马上就会发现《红楼梦》对物质文明的描写是多么的真实、细致、有意义。举个例子,成窑五彩泥金小盖钟。实际上咱们上海的刘益谦前年刚刚买过一个成化五彩鸡缸杯,就放在保税区,多少钱?2.8亿港元。实际上这东西甭说到清朝,到万历的时候就能值十万钱了,为啥?这就有讲了,了解一下从青花到五彩到斗彩的过程,会觉得非常有意思。那么,当我们了解这些之后,掉过头来看《红楼梦》里妙玉知道刘姥姥用过这个成窑盖钟后要把它砸了,是不是一下子就觉得不是一般的震撼?是不是一下子就明白贾宝玉那句“依我说,不如就给那贫婆子罢,他卖了也可以度日”不但没有夸张,而且是故意往少里说的?是不是对妙玉的来历顿生疑心?是不是觉得如果贾府败了后巧姐嫁板儿是一个不错的归宿?

(明·成化景德镇窑斗彩葡萄纹杯,Fritz摄于上海博物馆)

顺便说一句,这些物质文明如果不是吃过见过,断断写不出来的。所以我们可以很容易的看出,不管续书者是谁(我小时候的说法还认为后四十回是高鹗续,现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版的已经在封面上写“无名氏续”了),但一定不是曹雪芹:看看前八十回里给刘姥姥吃的茄鲞,再看看后四十回给林黛玉吃的五香大头菜(还拌了麻油和醋,汗),要是还能再续40回,还不得给贾宝玉吃孙二娘的人肉包子了。

扯远了,拉回来。

总之,不理解《红楼梦》里的物质文明,所有的感悟理解就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先看一段话:

“下班坐地铁,到了小区门口跟门卫打了个招呼就上了电梯,一到家赶紧把中央空调打开,从西门子对开门冰箱里拿了盒哈根达斯提拉米苏口味的冰激凌,用WMF的小勺挖了一块放在Iittala的小碟里”。

对我们来说,上面这段文字不过是把日常生活写的琐碎了点,但是三百年以后的人读起来会有什么样感受呢?猜测一下,他很可能会问:什么是下班?什么是地铁?什么是小区?什么是门卫?什么是电梯?什么是中央空调?什么是西门子?什么是冰箱?什么是对开门冰箱?什么是哈根达斯?什么是提拉米苏?什么是冰激凌?什么是WMF?什么是Iittala?


(Iittala玻璃杯,Fritz摄于家中)

通过上面这个例子,是不是一下子就理解了,为什么我们觉得曹雪芹什么都懂,而我们自己啥都不懂?现实主义的威力就在这里,它可以穿越时空,横亘千古,像留声机里花状喇叭放出的老歌,一直流淌到后人最柔软隐蔽的心房。

我了个擦,有点装过了…不扯情怀了,直接开《红楼梦》周边书单。

家具类:

王世襄先生的《明式家具珍赏》、《明式家具研究》

濮安国先生的《明清家具鉴赏》、《中国红木家具》、《明清家具装饰艺术》、《明清苏式家具》

伍嘉恩先生的《明式家具二十年经眼录》

胡德生先生的《明清宫廷家具二十四讲》

杨耀先生的《明式家具研究》

杂志《古典工艺家具》

瓷器类:

叶喆民先生的《中国陶瓷史》

冯先铭先生的《中国陶瓷》

中国硅酸盐学会编的《中国陶瓷史》(实际上也是冯先铭先生主编的)

李辉柄先生的《青花瓷器鉴定》

马未都先生的《瓷之色》《瓷之纹》

建筑类:

梁思成先生的《中国建筑史》(《读库》出过大开本的套图,读起来很方便)

王晓华主编的《中国古建筑构造技术》

邓云乡先生的《北京四合院》

赵倩等人编著的《北京四合院六讲》

关华山先生的《<红楼梦>中的建筑与园林》

其他器物类:

邓云乡先生的《红楼风俗谭》、《红楼识小录》

沈从文先生的《沈从文的文物世界》

潘富俊先生的《红楼梦植物图鉴》

冯其庸、李希凡二位先生主编的《红楼梦大辞典》

杨树云先生的《装点红楼梦》

其他:

蔡义江先生的《红楼梦诗词曲赋全解》

单士元先生的《故宫营造》

孙机先生的《中国古代物质文化》


(Fritz摄于家中)

关于这个书单说两句:

1. 这些书都是我觉得还不错的书,有的有趣(马未都),有的经典(王世襄),有的既有趣又经典(邓云乡)。为什么要读、怎么读、读的次序…这些话题有机会再扯。

2. 我读过的相关烂书更多,这里就不说了,毕竟是公共号,伤人不好。

3. 上面这个书单有个问题,大家会明显发现,家具类特别多,而服饰类特别少。这个一方面自然与自己的阅读兴趣有关,另一方面…额,又要扯远了,打住。

喝口水,继续扯“德国”这个主题。

首先,先说说为什么我不喜欢扯中国历史。中国历史源远流长灿若繁星是人类最伟大的宝库…好了,政治正确结束,说说实际的。中国历史的史料读起来都怪怪的,从司马迁的《史记》开始都是在帝王的屠刀下奔着“无韵之离骚”去的;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谁的地方唱谁的歌,除了极个别胆大的,谁也不愿意把自己的屁股往板子上送:一句话中国史站队太厉害,而且比较危险,吴晗、翦伯赞殷鉴不远。

相反,欧洲甚至德国本身也是长期分裂的,这个大公挥板子,我还可以跑到那个边侯那里;罗马教廷不容我,我还可以逃到路德宗、加尔文宗那里:史料即便不客观,至少角度多。特别是德国,一方面德国有沉重的历史包袱,现在民族主义被全面搞臭,只要不给纳粹翻案,历史可以随便你扯,你就是讲腓特烈大帝是基佬也没有德国人会说你辱德;另一方面,德国的历史从军国主义到不成熟的西式民主到法西斯到苏式共产主义,基本上把近代史上人类能犯的错都犯过一遍(额,德国在整个二十世纪都好忙)。德国历史为我们提供的大量可以讨论的话题,而且不是咱们自己家的事,还不用担心政治正确问题(相反,讨论宋元明清很容易开撕),大家可以放心大胆的扯。这个是第一个理由。

(柏林北郊的萨克森豪森集中营。Fritz摄于柏林。)

第二个理由是…不敢说自己德文好,但是至少英文更糟:国内有关德国历史的著作刨去二战史就没剩几本书了。想了解德国历史,德语是一个很好的工具;既然自己有这个工具,就别浪费了。

第三个理由是以前在柏林念过书,在那个城市(波茨坦尽管属于勃兰登堡,但是因为挺近的,也算柏林好了),想对普鲁士和民主德国不感兴趣都难。

另外,我想扯点别的。

实际上我可不敢说自己的兴趣点是德国历史,你问我三十年战争、问我巴伐利亚历史,我知道的仅限于常识罢了。实际上,我的兴趣点是从普鲁士建国到民主德国这段历史。

一方面从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开始,德国就长期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小国太多,研究起来太累;另一方面,普鲁士是对德国近现代历史影响最大的邦国。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说:“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普鲁士就是德国十八世纪以后历史的纲,通过普鲁士搞德国近代史是一条偷懒的道路。


(波茨坦宫殿群大门上的王室标志。摄于勃兰登堡州波茨坦。)

随便扯扯。

前普鲁士的历史总归要先把条顿骑士团搞搞懂,路德教改、三十年战争、威斯特伐利亚和约、选帝候、神圣罗马帝国等概念知道个大概就好。

普鲁士历史正式开始,最正常的逻辑就是按照国王来。普鲁士国王不是叫腓特烈(跟“弗雷德里希”、”弗雷德里克”是一回事)就是叫威廉,如果既不叫“腓特烈”也不叫“威廉”,那么一定叫“腓特烈·威廉”…

腓特烈一世建国,总归了解一下为啥以勃兰登堡为主体的王国名字要叫普鲁士。

腓特烈·威廉一世,士兵国王,了解一下军国主义和战争狂人的区别。

腓特烈二世,所谓的大帝了(其实是大王),七年战争相关资料是重点。

腓特烈·威廉二世享国11年大概做了三件事:第一个,入侵联省共和国。第二个,反法同盟。第三个,就是瓜分波兰。如果说还有一点成绩就是赞助莫扎特、贝多芬,这跟普鲁士的文运有很大的关系。还有1788年建勃兰登堡门也是很大的。

腓特烈·威廉三世,主要需要了解一下拿破仑战争。

腓特烈·威廉四世,1848年革命啦。

威廉一世,三场王朝战争带来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建立。

腓特烈三世最好记,德国1888年的情况跟明朝1620年的情况差不多。

威廉二世,义和团加一战(含准备工作)。

后普鲁士的历史:

1919到1933,魏玛共和国,1918革命、凡尔赛合约、几个主要政党、施特莱斯曼、二十年代的全面繁荣、经济危机、兴登堡。

1933到1939,纳粹建立自己的统治,政经文军都了解一下,事情比咱们历史书上写的要复杂的多。

1939到1945,二战的书太多了,随便找几本看看就好了,反正用脑子稍微想一下就知道什么也无法改变最终的结果。着重关注一下德国国内的抵抗运动,很有意思。

1949到1990,民主德国。西德那边没啥意思,顶多看看RAF。东德是重点:柏林墙、柏林空运、Stasi、两德统一。

大概就是这样,阅读扩展起来很容易,每一个几乎都可以作为专题。

嗷嗷,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 还是忍不住想报书名:

腓特烈大帝相关:

Jürgen Luh的 《Der Große, Friedrich II von Preussen》(我在柏林弗雷德里希大街的Dussmann书店参加了作者的讲座,所以这本书上有作者签名。)

Theodor Schieder 的《Friedridh der Grosse 》

Olaf Groehler的《Die Kriege Friedrichs II》

Frany Kugler, Adolph Menzel的《Geschichte Friedrichs des Grossen》

(这本书极为极为经典,很多腓特烈大帝的迷思都是从这本书开始的,而Menzel为此书制作的插图版画几乎会被每一本介绍腓特烈大帝的书或展览引用—额,所以这本书我买了两本:一本新的,一本二手的)


(无忧宫旁的腓特烈大帝墓。因为他生前在普鲁士大力推广土豆种植,所以为了纪念他,德国人一般不在他的墓前放鲜花,而是放土豆—当然了,也有可能是因为土豆比鲜花便宜。另,如果去过波美拉尼亚就知道,那种沙土地除了土豆也种不了啥了。 Fritz摄于波茨坦。)

普鲁士相关:

Joachim Fernau的《 „Deutschland, Deutschland über alles“—von Arminius bis Adenauer》(这个书名本身就很有讲头,这里就不展开了。)

Stephan Burgdorff, Norbert F. Pötzl, Klaus Wiegrefe(Hg.)  的《Preussen, die unbekannte Großmacht》

Wilhelm II的《Ereignisse und Gestalten 1878-1918》(威廉二世1918年退位逃到荷兰,我手头这本书是1922年版的—我最得意的收藏。)

Martin Steffens的《 Schinkel 》( 德国的Taschen出版社搞的,喜欢购买艺术书籍的童鞋应该都知道这家出版社的印刷质量。申克尔是普鲁士最重要的建筑师,搞懂了他,柏林重要的建筑你大概能认出三分之一。)


(申克尔的作品之一: Neues Museum。Fritz摄于柏林)

Sebastian Haffner, Wolfgang Venohr的《Preußische Profile》

Uwe A.Oster的《Preussen,
Geschichte eines Königreichs》

魏玛共和国相关:

Werner Maser的《Hindenburg, eine polische Biographie》(兴登堡承前启后,从一战到魏玛共和国到希特勒上台,没有比读兴登堡传记更容易串起这段历史的了。)

Guido Knopp的《  Die Machtergreifung》(喜欢看ZDF纪录片的童鞋对Guido Knopp应该不会陌生,这本书是讲希特勒如果夺取权力的。我认为从1929到1933的历史比从1939到1945的历史重要:后者是前者的必然结果;而前者本身存在太多的偶然,本来历史可以是另一个走法的。)

二战相关:

Peter Steinbach的《  Claus von Stauffenberg》(这本书是在策划“瓦尔基里行动”的那幢大楼里买的,窗外的院子就是Staufenberg被枪毙的地方,旁边就是现在的联邦国防部)

(就是在这里,参加720政变的国防军军官站成一排被枪杀。Fritz摄于柏林。)

Dietrich Schmidt-Hackenberg的《  20.Juli 1944-Das „gescheiterte“
Attentat—Untersuchung eines gepalnten Fehlschlags》

(二战的书我读的很少,这两本书都是关于7.20的,这个是我的兴趣点。)

接下来介绍我最喜欢的一位德国历史作家Sebastian Haffner,他极其聪明,同样的历史他能看到很多普通人看不到的东西,至少是很多中国人看不到的东西。他的书我收了很多:

《Von Bismarck zu Hitler》

《Die deutsche Revolution 1918/19》(这本书是在1918年革命的源点威廉港购买的—具体的说是在德意志海军博物馆的纪念品商店买的)


(德意志海军博物馆陈列的Mölders号驱逐舰。Fritz摄于威廉港。)

《Anmerkung zu Hitler》(这本书是我读的他的第一本书,中文版是景德祥先生翻译的,对比一下原文,发现景先生有意漏译了两处非常有趣地方,这会让人有一些不一样的思考。)

《Preußen ohne Legende》

《Geschichte eines Deutschen – Die Erinnerungen 1914-1933》

(他的成名作,在TUB旁听Nationalsozialismus课时,老师强烈推荐了这本书。)

其他:

Hans-Hermann Hertle, Hans-Wilhelm Saure (Hg.) 的《Ausgelacht -- DDR-Witz aus den Geheimakten des BND》(西德情报机构收集的东德笑话,最近正在翻译,发在自己的公共号上。根据反馈,尽管我加了大段注释,大家仍然普遍觉得东德式的幽默很难理解^_^)

Stefan Zweig的《Sternstunden der Menschheit》(这本书不讲了,当我站在魏玛的歌德与席勒的棺椁前,仰头仰望穹顶时,心里想起的就是这本书。)


(“人类群星闪耀时”。Fritz摄于魏玛歌德席勒墓 — 这两位好基友生未同衾死同穴。)

Max Weber的《Die protestantische Ethik und der „Geist“ des Kapitalismus》

(德国历史上两个最伟大的马克思,他们一个强调物质对历史的影响,一个强调精神对历史的影响,各自提供了一个伟大的视角—尽管我个人更喜欢强调偶然性对历史的影响。)

Patrick Süskind的《Das Parfum—die Geschichte eines Mörders》

Johann Wolfgang Goethe的《Faust》

(这两本书代表了典型的德意志式的悲剧: 为了追求美好的结果,而选择了错误的手段。这两本书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理解德国人民当时选择希特勒的心理状态。其实《尼伯龙根的指环》也是同样的套路,同样经典且历史更加久远,但是我必须老实承认:我没有读过。)

Timur Vermes的《  Er ist wieder da》(去年十月份上映了同名电影—德国人对历史反思的深刻不是东亚民族可以想象的。)


(动物园附近电影院正在搭台准备Er ist wieder da的首映式。 Fritz摄于柏林)

Friedrich Nietzsche的《  Also sprach Zarathustra》(纳粹的精神导师,虽然发了疯:这本书当文学作品会觉得每一句都堪称经典;当哲学理论看…我是看不懂。)

Karl Marx的《Das Kapital》(这个还用说什么,不管你喜不喜欢都应该读一下…特别提醒大家,细细感受一下马克思的文笔:这本书的前言几乎可以当作一篇优美的散文。)

问:你认为,这些由阅读延伸出来的周边器物,以及旅行,与阅读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先说旅行对阅读的影响:我觉得旅行属于锦上添花的事情,是阅读的补充,但是它们绝对无法代替读书本身。

现在很多穷游的文青喜欢标榜“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只能说我看到的读万卷书的人太少,行万里路的人太多,原因很简单:一方面读书要静下心来,另一方面现在机票打折力度比较大。

举个例子,很多所谓的文青,没有读过任何一本藏传佛教的经典著作(朝阳区仁波切的心灵鸡汤不算),在拉萨酒吧几瓶啤酒下肚回来就到处嚷嚷自己跟水元素遇到破法者似的被“净化”了,那要是去了趟加里宁格勒(以前东普鲁士的柯尼斯堡)的康德故居岂不是回来就能开课讲《纯粹理性批判》了?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读书实际上是了解世界最快、最有效、最便宜的办法,《格兰特船长的儿女》里法兰西地理学会的秘书巴加内尔在阿根廷潘帕草原上随口就能说出每条道路的名字,当地向导惊讶的问他以前是不是来过,他回答说:“坐在安乐椅上来的”。

没有书做底子,旅行不过是走路罢了;有了书作底子,不旅行一样可以看到丰富的世界。前面说的那位康德,一辈子没有出过柯尼斯堡,但是他的精神世界绝对比全中国所有的穷游er绑一块儿还丰富。


(有书真富贵,无事小神仙。Fritz摄于家中。)

调过头来说说阅读对旅行的影响。

对于很多旅行,特别是在欧洲的旅行,如果没有书做底子,真心没啥意思,无非是宫和庙。但是如果有读点书,去那里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感受。比如魏玛是一个绝大多数中国旅行团都会跳过的德国小城,景色跟大多数德国小城没啥区别。如果对歌德、席勒、李斯特、尼采、魏玛共和国、Bauhaus没有了解的话,很难想象这地方有啥意思。但是如果喜欢上面的任何一位,都会把这个小城当作伯利恒的马厩。

我曾经花了一个下午参观魏玛的尼采档案馆,实际上那是尼采妹妹的家,尼采搬来的时候已经发了疯,所以也没有在这里写过任何东西。地方不大,也没有什么惊世骇俗的展品,一个下午算上我和管理员,总共就来过四个人。但是我在档案馆的留言簿上看到了两则中文留言,每则留言都有整整一页!其中有一个哥们儿从莎乐美扯到尼采再扯到海德格尔再扯到纳粹,另一个哥们儿则把鲁迅拉过来垫背扯《人性,太人性》。我想他们在一个不但中国人很少来,甚至德国人都很少来的档案馆里洋洋洒洒的写下这么一大串的留言时,他们应该想不到还会有中国人来看,并把他们的留言照下来作为纪念。他们写这些应该只是出于单纯的乐趣、单纯的爱,如果不是书籍的力量,我很难想象这种乐趣和爱从哪里来

(中国人在尼采故居的留言。注意,第二张照片两页均为这位素不相识的杨先生的留言—左边为法语,右边的中文。Fritz摄于魏玛)

再举个例子,莱茵河畔的St Goarshausen也是绝大多数中国旅行者都不会去的地方,有一次我在那里露营,早上起床后沿着河边散步,路上碰到两个也在遛弯儿的德国人,一个人说:“Ich weiß nicht, was soll es bedeuten(我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另一个人说:” Daß ich so traurig bin(我是如此的忧伤)“, 然后两个人就卡在那里了,想下一句是什么。我接了一句:”Ein Märchen aus uralten Zeiten, das kommt mir nicht aus dem Sinn(远古时代的童话,萦绕在我的心上).”三个人相视哈哈一笑,那种感觉真的很好。

(莱茵河。Fritz摄于St. Goarshausen)

我们在笑什么?因为St Goarshausen附近的莱茵河河道中有一块巨石(其实就是河道转弯处的一座小山),传说有一个女妖叫罗蕾莱,她会在傍晚的夕阳下一边梳弄自己的金色的长发一边唱歌,而往来的船夫听到她的歌声就会失魂落魄直到小船沉默在莱茵河的漩涡中,上面这首诗就是海涅写的《Lorelei》,在德国的地位相当于“日照香炉生紫烟”,几乎人人都会背,纳粹上台以后本来想禁掉这首诗(海涅是犹太人),但是因为这首诗实在脍炙人口,所以只能把作者名改为无名氏。我想说的是,去St Goarshausen并不会让你会背《Lorelei》,但是如果你会背《Lorelei》,去St Goarshausen会有一种不一样的感受。我觉得这是读书与旅行关系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这位大叔从科布伦茨—一战二战时都曾是德军西线司令部所在地—一路划船到了Lorelei, 舍舟登岸后让我帮他照一张照片…他自己选择这个猥琐的姿势,后面的女子裸像即为Lorelei。Fritz摄于Goarshausen。)

问:你为什么喜欢一本书反复读好几遍?

答:额,几个原因:

1. 脑子笨,读一遍记不住。

2. 我上班比较远,每天上下班地铁上要坐3个小时。我喜欢地铁上看书,但是问题是地铁上很难集中精神,所以我的解决办法就是读以前读过的书。

3. 有时候会给大家做一些分享,温温旧书扯起来心里有底。

很难说有什么感受吧?只是个人习惯罢了。

问:你觉得,幸福是什么?

答:额,有漏皆苦。

我之所以阅读,是为了找乐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