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秘中国古代口腔医学,补牙技术遥遥领先于国外!

 老白wad82tc83q 2022-11-23 发布于山东

图片

有人说,古代人好像对口腔疾病不太重视,翻看中医典籍,居然没有什么治牙方子。听说后,淡淡一笑。古代人可不会忽略口腔疾病这一块呢。其实古人对牙齿保护很在意,很多时候挖掘古墓的时候,我们都能看到保持完整的牙齿。中医认为,齿为肾之余,牙齿痛是要调理肾的。

图片

图片

花椒

图片
知道的治疗牙痛是从黄帝开始,黄帝开出了治疗牙痛的第一味药:花椒。花椒能治牙痛?

图片

传有华佗治牙痛要诀:“一撮花椒小一盅,细辛白芷与防风,浓煎漱齿三更后,不怕牙痛风火虫。”具体是不是华佗所传已经无法考证,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华佗必定擅长口腔病的治疗。

图片

图片

苦参汤

图片
现在漱口水在各大商超随处可见,不过你能想到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人使用“漱口水”了吗?
齐国有个大夫,得了龋齿,疼的受不了,只能求助神医扁鹊。
扁鹊为他仔细把脉后,就让他每天用三升苦参汤漱口,过了几天就不疼了。扁鹊还要求他少用嘴巴呼吸,要经常保持口腔清洁。

图片

图片

雄黄

图片
到了汉代,人们对各种矿物质的性质有了更深的认识,雄黄成为了人们最喜欢的使用的杀菌物质,能“治”百病,当然牙疼也不例外。
在张仲景在他的书中记载,小孩牙疼,可以用雄黄混合其他的草药,用树枝蘸着接触烂牙的地方,就可以治疗牙疼。

图片

雄黄里面含有砷元素,砷元素与暴露的牙神经接触,是牙神经失去敏感性,就能使牙不疼。
利用微量砷元素治疗牙疼,在欧洲也就是在几百年前才被发现,而我们2000年前就发现了这个疗法,我国古人的智慧无穷。
图片

牙粉

图片
这些其实不过都是偶然的发现,到了十三世纪,人们整理出系统性的治疗牙齿疾病的方法,当时的医学家李东垣,针对不同的牙疼情况,提出了不同的治疗方案,每一项都有详细的解释,而不是把所有的牙齿疼痛症状归结于一种病症。

图片

与此同时,针对不同的人群,李东垣也提供了不同的治疗方案,比如对于孕妇,就不能让孕妇服用像大黄这种烈药来治疗牙疼,不然会影响胎儿健康。
李东垣甚至还发明出了牙粉,只要每天仔细用牙粉擦拭牙齿,就能让牙齿保持健康。

图片

图片

合金补牙

图片
牙疼用各种药物就能解决,但是如果缺了牙怎么办?缺牙对人的影响也很大。
到了唐代,随着冶金工业的发展,有很多动手能力强的唐朝医生找到了解决的方法:利用金和水银的合金补牙,看起来非常的不可思议吧。
没错,当我国这种补牙手段已经风靡千年,到了1630年后,欧洲人才“发明”了这种补牙方法,并且推广的。
由此可见,在古代,中国的口腔医学已经比同时代的欧洲领先了近千年。

图片

图片

金箔护牙

图片
到了宋元时期,在江浙等富裕的省份,很多百姓甚至喜欢用金箔包裹著自己的牙齿,用来保持牙齿的清洁健康。
由于金银这些贵金属性质稳定,不易发生变化,所以放在口腔中非常安全,同时还能组织酸性物质和细菌对牙齿的损害。
这放在今天不就是窝沟封闭嘛,和窝沟封闭一个道理,只不过窝沟封闭换了其他的高科技材料,古代搞不到这种东西罢了。
同时金箔还有个用处:正畸,能够使牙齿变得整齐。
看来用金箔包裹牙齿有两重用处:一是保护牙齿不被侵蚀,而是起到了牙套的作用,一举两得,十分方便,不过价格昂贵,是少数人的专利。
图片

拔牙

图片
现代人常常有智齿畸形生长的烦恼,智齿畸形生长的坏处很多,因此很多人会选择把智齿拔了。
古人也是如此,早在远古时代,甲骨文上就记载着拔牙的象形字。
而到了古代,很多牙医都会利用麻醉药物来为病人拔牙,所以拔牙技术的发展,很有可能与麻醉技术的发展有一定的发现。

图片

当然也有拔牙失败的案例:晋代有个大将军,名叫温峤,他在班师回朝的路上,犯上了牙疼,于是他便找了个军医拔了牙,可能是消毒措施没做好,拔牙伤口感染引起了其他的并发症,死了。
这个故事告诫我们拔牙需要找专业的机构,千万不要贪便宜找没有执照的小诊所。
图片

古代“洗牙”

图片
古代没有专门刷牙的工具,因此很多人会因为牙结石而患上牙周炎,牙齿也因此受到损害。
不过古人其实也有方法,在唐代就有一种特殊的医生,他们专门负责帮病人清除牙结石:先消毒,再用工具出去附在牙齿上的结石,再用药物治疗。
用器械除去牙周附近结石,和现代的洗牙不谋而合啊。也不知道现在的治疗方法有没有参考古代的。虽然古代的方法和现代的相比有些简陋,但是思路是一样的。
图片

牙龈肿痛

图片
至于牙龈肿痛,对于那时候的古人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即使是病人都可以自行治疗:取细长银针,沾酒烧火消毒,刺入患处,排出患处脓血,即可消肿。
排完血后只要记得再用药汤漱口杀菌,最后嚼几粒丁香即可,还能保持口气清新呢!
古代中医是瑰宝,等着咱们去发掘与继承!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