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筑之美——跟着林徽因学建筑

 简慢人生 2022-11-23 发布于上海

文/闲人小樱

建筑是全世界的语言,当你踏上一块陌生的国土的时候,也许首先和你对话的,是这块土地上的建筑。它会以一个民族所特有的风格,向你讲述这个民族的历史,讲述这个国家所特有的美的精神,它比写在史书上的形象更真实,更具有文化内涵,带着爱的情感,走进你的心灵。——林徽因1931年11月19日

当我们在旅途中,总是能碰到各种各样的建筑,我们通常都叫它们房子,喜欢或不喜欢,只能凭感觉,凭我们所拥有的可怜巴巴的美的鉴赏能力。什么徽派建筑的马头墙、福建土楼的围城,多是只能识个外形,其他的一概不知,只能自欺欺人的说,我喜欢自然的美景,不喜欢人造的景点。

或者说,嘿,那些老房子有什么看头的?可是你去寺庙都是宫殿,去名人故居都是看他们曾经住过的地方,去古镇都是老房子旧民居,城市是建筑的综合体,乡村是民居的集合点。

谈到人文景观,就离不开建筑,不懂得欣赏建筑的美,看什么都只能像没有读过诗的人那样词穷,赞美之词,胸中有丘壑,口中却说不出。

中国的古建筑之美,就像古典民乐般迷人,不同乐器演奏出不同风格的曲目,不同材料建成的也是不同风格的建筑。

所以,背完古诗的我们,也学点有关建筑的门道,在炫耀照片的同时,加上你对建筑独有的见解吧!

让我们跟随林徽因开启一次简单的中国古建筑鉴赏之旅吧。

无论古今,评判建筑的三要素都是实用、美观、坚固。

中国建筑数千年来,一直保持着自己独特的系统,无论是民居还是宫殿,均由若干单个的建筑组合而成。而这单个的建筑物,始终保留着三个基本的要素:台基部分,柱梁或木造部分,及屋顶部分

外形上,最庄严美丽的,最具有民族风格的,为中国建筑博得最大荣誉的,是屋顶部分。俏丽的飞檐,屋檐上的领头仙人与檐兽亦各具功效或曾经具备功效,而不仅仅是装饰。

技艺上,经过最艰巨的努力,最繁复的演变,登峰造极,在科学和美学上最成功的,却是支撑那屋顶的柱梁部分,也就是那全部木造的骨架。这全部木造的结构法,也便是研究中国建筑的关键所在。

而台基,则是整个建筑的根本,无论是从美观上还是结构上都是必不可少的。尧有三尺之台,汉有三阶之制,重重叠叠的台阶,显衬出宫殿的辉煌与庄重。(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大殿的台阶多为三级。)日本所学中国之建筑却有丢弃了台基,直接建在土上之宫殿,仿佛出土文物般没落小气,全无庄严肃穆之氛围,显得头重脚轻。

斗拱,是中国建筑的真髓所在,即屋顶与立柱之间过渡的,支撑屋檐的多层曲木结构。斗拱的产生在于承托中国式屋檐的深远,斗拱的发展,也代表了中国各时代建筑演变的大部分历程。

唐以前的全木造实物,国内尚未得见,但在日本尚存多处,如奈良法隆寺之金堂,五重塔,和中门,乃飞鸟时代物,适当隋代。奈良唐招提寺的金堂及讲堂乃唐鉴真法师所立,建于天平时代,适为唐肃宗至德二年。

辽代的应县木塔是木造的典范。全木建造的建筑体现了中国建筑的精华。而在有些地方由于木头的不易保存,也有用石材代替木头建造的仿木造,但总体运用上不如全木造。

能呈现平稳,舒适,自然的外象;能诚实袒露内部有机的结构,各部的功用,及全部的组织;不事掩饰;不矫揉造作;能自然的发挥其所用材料的本质的特性;只设施雕饰于必需的结构部分,以求更和悦的轮廓,更谐调的色彩;不勉强结构出多余的装饰物来增加华丽;不滥用曲线或色彩来求媚于庸俗;这些便是“建筑美”所包含的各条件。

而中国的古建筑恰恰都符合。中国建筑的极其特殊神秘的屋顶曲线,只是结构上直率自然的结果。工艺复杂的斗拱只是支撑大屋檐的需要。

就单个建筑物而言,欣赏中国古代建筑的流程可以是这样的:

进门先看大门的构造,确定品极,所谓门第之争,争的就是大门的制式;

再看院落的布局,几进的庭院,影壁回廊等,池塘树木等;

然后是正殿的建造结构,从台基、柱梁、到屋顶,台基是几阶的,柱梁有几根,斗拱飞檐的造型,屋顶的雕梁壁画等。

从大到小,从整体布局到细节描画,一个中国古建筑的欣赏就从此开启了,也许你的设计师之梦被唤醒,也未可知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