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夕茜 一直觉得糖尿病离我很远,直到那天医生看了我的验血报告,问我在吃哪种降血糖的药,我惊讶地问他,为什么要吃药,他更惊讶地盯着我:为什么不吃药?你已经是糖尿病前期了!
不管你有多年轻,你敢不敢试一试? 我试过了,结果是崩溃的!我该怎么办? 正在此时一本关于糖的书出现在我的面前:《不吃糖的理由》。看完我非常震惊,但书中的数据还是略显枯燥,这时我想起了书中开头有推荐一部电影《一部关于糖的电影》,看一看? 将近两个小时的纪录片,讲述的是一名澳大利亚的导演兼演员 达蒙·加梅乌,因为即将到来的小生命,决定用自己健康的身体,亲身体验“糖”对一个成年男子有什么影响。 为了尽可能得到准确的信息,达蒙请了多位专家,帮他监控、记录两个月间的身体各项指标。 开始之前,达蒙是最健康的20%中的一员。他的饮食结构是无糖的——天然食品,没有添加剂的,诸如牛油果、柠檬、培根、鸡蛋、牛奶之类的。 60天的实验期间,达蒙需要每天摄入40勺糖分(包含葡萄糖和果糖)——这是大多数澳大利亚普通人一天的食糖量,但不可以从垃圾食品中摄入,就是不能喝可乐,不能吃冰激凌、巧克力等,只能从健康食品中摄取,比如酸奶、果汁、麦片、果酱、葡萄干等添加了糖的,或者天然食品。 达蒙还要吃低脂食物,保持与之前同等的热量摄入;每周跑2次步、健身,保持与之前同等的运动量。 专家告诉达蒙:你只要去一次超市,就能达到并超过40勺糖。超市中间的各类健康食品,都有添加剂——糖!如果一个超市把所有含糖的食品拿走,那么超过三分之二的货架都是空的。 这是真的,如果你随便走进一家超市,随便拿起一样加工食品,配料单上一定有糖。如果没有,那你得小心,是不是黑心厂家生产的。糖和盐一样,是最好的防腐剂。 澳大利亚的食品工业很规范,每一种食物上都会标明含糖量。
哦噢,12天里,全部是健康饮食,没有喝饮料,一天控制在40勺糖——大约120克,低脂肪,控制摄入的热量,保持运动,完全达到了“管住嘴,迈开腿”,结果如何? 增重3.2公斤! 果汁里的果糖就像是海啸,呼啸着冲进肝脏,变成脂肪团团围住内脏,这就是为什么很瘦的人也有脂肪肝。 虽然果汁是天然健康的食品,但含糖量太高了,身体吸收的速度太快。一杯四个苹果榨出的果汁可以一口喝完,但四个苹果,你恐怕要吃好久了。 12天,每天吃40勺糖——健康低脂饮食中所含糖分,加上运动,还是吃大了肚子,吃出了脂肪肝! 惊喜不惊喜? 害怕不害怕? 更别提接下来的实验中,达蒙开始直接吃糖,当然一天的食糖量还是控制在40勺。 结果他的情绪开始不稳定,吃糖时的快乐维持不到下一顿。在没有糖吃时烦躁,吃了糖又特别兴奋,不能平静下来。他的脸上也开始长痘痘。 专家说,那是因为糖能刺激大脑分泌多巴酚,使人上瘾脑子变得不清楚,就像吸食了鸦片,吸得时候兴奋,停下来就萎靡了,在不断地刺激下,人就像充气娃娃,充气、泄气,再充气、再泄气,渐渐憔悴。 本来葡萄糖应该变成能量,供应大脑、肌肉、细胞组织,但血糖一下子升得太快,胰岛素工作时,多余的葡萄糖也会变成脂肪,伤害肝脏;还有果糖直接进入肝脏囤积成脂肪,肝脏不好,皮肤就会变差,长痘痘只是刚开始。 影片中达蒙寻访了澳大利亚的阿玛塔小城,那里的原住民本来很健康,吃很少的糖,自从接受了西方化的饮食习惯,接受商店里提供的多数含糖的加工食物,开始肥胖,患心脏病、糖尿病、尿毒症等各种代谢病。 在美国肯塔基,百事可乐的成名之作:激浪,成为了当地人的日常饮料,有的小孩甚至在2-3岁就从奶瓶中吸食激浪。结果,那里的牙病特别多,一位十八岁的小男孩,一口牙都蛀了,牙医要拔除26颗牙,帮他换一口假牙,才能让他过上正常的生活。 拔牙时,我都不敢看,那一口烂到根部的牙齿感染了,麻药没起作用,小男孩疼得眼泪直流,男孩的妈妈背过脸流泪。牙医说,只能等牙齿不感染了才能拔牙。 我想起,儿子小的时候,我也经常带他去肯德基、麦当劳,还常常是作为奖励的。幸好他没有把饮料当水喝。不然也要如此悲哀了。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有口黑牙,就是吃糖吃出来的。从前的富贵病,现在也飞入寻常百姓家。常常吃饮料,吃坏牙,还仅仅是开始,接着就该是脂肪肝——肝硬化,胰岛素抵抗症——高胰岛素血症——无胰岛素血症——2型糖尿病,尿毒症,心脏病等等。 我在医院曾经听两个三十多岁的换肾病人聊天,说自己从前饮料当水,结果查出了尿毒症,现在虽然换肾了,但有排异,恐怕也不会太长寿。悲观地口吻,满满的悔恨。 而我,则是惊醒,刚刚意识到:选择什么样的饮食方式,就是选择什么样的人生。而如何选择,需要知识,需要自知之明。 糖尿病的危害,我们都知道;少吃糖,我们也知道;但你一天的饮食里含有多少糖,你知道吗?你身体的各项指标的变化,你知道吗? 看完电影那一刻,我做了个决定,做一份日常饮食的记录,精确算出每份食物的含糖量,同时记录自己的血糖指数,实时监控自己的身体状况。 健康,请对精制糖说不! 我是夕茜,文章首发于头条号:简慢人生。 -作者简介- 夕茜,私人定制留学生涯设计师,喜欢读书,专注于书评荐书。可同时关注头条号、豆瓣账号:简慢人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