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一梯队增额终身寿险全部下架?收益从3.5%降到3.0%?假!

 公众号大兰测评 2022-11-23 发布于广东

来自霍格沃茨的小鹿

Hi,我是小鹿,一个90后保险打工人~

本来是很合理的是一件事,个人感觉也不是个多大的事。

就是部分增额终身寿险产品设计不合理,不利于保司长期发展,需要下架整改。

但看着某些销售误导有点愈演愈烈的趋势,忍不住了。

今天小鹿就给大家详细解读下这份文件的主要内容,顺便分析一下现在到底能不能买增额终身寿险。

主要内容

这份文件想告诉我们的主要内容,其实就是排查存在以下3点状况的增额终身寿险产品。

产品增额比例超过定价利率

产品增额比例,就是产品的有效保额增长率,也就是宣传界面的3.8%、3.9%甚至4%。

定价利率,可以简单理解为产品利益的上限,目前大多数增额终身寿险的定价利率是3.5%。

很多对增额终身寿险不了解的顾客,就很容易将有效保额增长率误以为是实际收益率。

在宣传和销售角度容易造成销售误导,所以要改。

不过这一点,其实没多大影响。

毕竟小鹿从开始卖保险就不断和顾客强调,有效保额增长率只跟身故能拿到多少钱有关,和真实收益率无关。

利润测试的投资收益假设超过公司近5年投资收益率水平

我们都知道,中小型保险公司“性价比”更高。

但是,中小型保险公司的产品设计过于激进,容易造成利差损

每款保险产品在设计的时候,保险公司都会根据自身未来的投资收益率,来设计新品的收益能有多少。

比如A增额终身寿,IRR是3.5%。

保险公司拿着这款产品A卖出去的保费去投资理财,投资收益率是6%。

其中3.5%是保险公司要分给消费者应得的收益,剩下2.5%才是保险公司的收益。

那如果保险公司过去5年的平均投资收益率都达不到预期水平,很可能是保险公司在倒贴钱。

因为增额终身寿险的优势就是收益可确定。

顾客买完后,未来每一年的收益都会写进合同里面,一分不能少。

保险公司亏钱亏多了,很容易产生破产风险,这可不是监管认可的的健康发展模式。

所以监管这次行动就是要把风险提前扼杀。

产品定价的附加费用假设明显低于实际销售费用

投资收益率符合预期了还不够,还要看保险公司有没有在产品实际销售成本里贴钱。

包括人力成本、广告费用、场地租金等等。

就像我们做生意一样,不能只看流水收益,还要看纯收益。

“纯收益”越高,能给到产品的收益率才有可能越高。

别信销售误导!

就这么3个点,结果小鹿就看到了各种五花八门的“炒停售”话术。

真是把我们当韭菜割啊!

小鹿把这些销售误导大致总结了下,你们可千万别信!

第一梯队的增额终身寿险全部下架

监管让保险公司在2022年12月5日前自查自纠,递交专项风险排查报告,报告风险排查情况,以及需要采取的具体管理措施。

但是,有些保险从业者就直接解读成:收益率第一梯队的增额终身寿险即将全面下架。

好家伙,假传圣旨是吧。

我只想问问,哪些产品是你嘴里收益第一梯队的?它们都不合规吗?

诚然目前收益比较好的那几款产品都是中小型保险公司承保的,比较激进,有停售可能。

但这绝不是行业变革!!!

预定利率要从3.5%下降到3.0%

这话究竟是谁说的?这个数字是你掐指算出来的吗?

结合之前4.025%的经验,我们有理由推测新出的增额终身寿大概率不会比现在优。

但从3.5%下降到3%,目前监管压根就没提过。

可别张口就来。

现在要入手增额终身寿险吗?

话说回来,就算现在这个时间节点确实有些产品会停售,我们要不要入手增额终身寿险呢?

小鹿建议你,别冲动,先想清楚5个问题。

基础疾病保障配置齐全了吗?

一定要配齐保障类保险后,再考虑入手增额终身寿。

PS:保障类保险包括意外险、医疗险、定期寿险、重疾险。

增额终身寿险买来做什么?

买之前一定要想清楚自己买增额终身寿险用来做什么?

日常储蓄?教育金?养老金?资产隔离?财富传承?

比如:

相当做长期储蓄需求,不想承担资金损失,可以利用增额终身寿险进行财富增值。

想给自己准备一笔养老金,可以运用终身复利增长的优势为未来的特定时间段准备一笔现金流。

真正有多少闲钱可以支配?

增额终身寿险的缴费年限,小鹿一般建议在3-10年。

不建议过长,是因为早交完早完事,坐等数钱就好。

毕竟世事无常,我们很难预估10年后的缴费能力

但这10年内,也是需要持续缴费的。

千万要计算好自己以后的缴费能力、留好保持生活、应急的一笔钱,别一股脑把钱都投进去。

这笔闲钱可以放多久不用?

增额终身寿险需要给钱留出充足的时间“长大”,适合长期持有

也就是说,增额终身寿的灵活性相对较差。

我们要确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需要动这笔钱,再买,不然很可能产生亏损

真实收益率IRR能否接受?

内部收益率,也就是IRR,是一种投资的评估方法。

可以找出资产潜在回报率,用来评估理财或金融产品收益水平。

同样,增额终身寿险的真实收益需要借助Excel计算IRR。

购买增额终身寿险前算一下IRR,想清楚自己能不能接受,再入手。

之所以部分买过保险的人觉得保险“坑”,就是因为在买的时候没有了解清楚产品。

尤其是增额终身寿这类事关自己小钱钱的理财险。

真因为市场低迷、产品停售而匆忙入手,很可能会产生过几年交不起或觉得收入达不到预期的情况。

所以,小鹿一直认为,我们买某款保险产品的动机,一定是因为我们确实需要,而不是因为它要停售。

毕竟,最大是失望就是预期太高。👇

求分享
求收藏
求点击
求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