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高考作文热点素材 | 「执着与放下」:真题+解析+范文 时评

 sun918 2022-11-23 发布于北京
作文君说
Image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有人说活着总要明白:人生的高度,不是你看清了多少事,而是你看轻了多少事。一念放下,便能得万般自在。从此,与世界和解,与自己和解。

材料二:
史铁生说:既得有所“放下”,又得有所“执着”——放下占有的欲望,执着于行走的努力。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思考“执着与放下”的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材料主题:生活体验 人生感悟

来源:2022·湖北武昌·高三期末

【审题】
试题共有两则材料,第一则材料的重点在于“放下”。在这里,“放下”的方式,可以是“与自己和解”,不过分纠结,“与世界和解”,不过分计较。“放下”的结果,是可以让自己获得“万般自在”。而材料二中史铁生的观点,则是要均衡好“放下”和“执着”,“放下”那些占有、计较的欲望,而对于前进和努力则应做到“执着”。

题目要求写一篇思考“执着与放下”的文章,因此我们在写作时,必须涉及两个方面,思考“执着”与“放下”之间的辩证关系:人生需要执着些什么,又需放下些什么。(获取更多高中作文素材请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高中语文作文)需注意,如果只谈“执着”,不谈“放下”;或者只谈“放下”,不谈“执着”,均属于不符合题意。因此,虽然题目具有开放性,我们的写作范围可以很广泛,但必须将“执着”与“放下”结合起来进行思考。

【立意】
1.执着于行走的努力,放下占有的欲望。
2.执着于初心的坚守,放下对名利的过分追求。
3.执着于家国大梦的实现,放下对蝇头小利的追逐。

写作示范


执着在左,放下在右

古希腊哲学柏拉图曾言: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诚哉斯言,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那人生紧要处的一次次不同的选择,是执着还是放下,将会把我们带往不同的地方。

执着与放下,本是我们面对事物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就如史铁生所说:既得有所“放下”,又得有所“执着”。陷入极端的偏执一方,要么目标可望而不可即,撞得头破血流才撒手;要么一念放下,遁入佛系大门,万般自在。人生之路,执着在左,放下在右,才得圆满。

执着于行走的努力,放下占有的欲望,自可姹紫嫣红开遍。

蒋勋曾言:“物质不是不好,不好的是没有与之抗衡的力量。”当下社会物欲横流,人们受消费主义的裹挟,欲壑难填,但是仍有人慨然前行,抬头看到了天上那轮皎洁的明月。(获取更多高中作文素材请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高中语文作文)敦煌女儿樊锦诗行走于漫漫黄沙路,执着于敦煌文物保护工作,不汲汲于名利。“穿裙子的士大夫”叶嘉莹历经家破人亡,却得唐宋薪传,续易安灯火,不戚戚于俭朴。是这些人,执着于热爱的事业,不求名,不逐利,让文化的灯火万里通明。

执着于生命意义的找寻,放下生命的痛楚,自可扶摇直上九万里。

周国平曾言:“人生本身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寻找人生意义这个过程是有意义的”。史铁生20岁双腿瘫痪,他的世界由五彩斑斓变得暗淡无光。地坛成了他的慰藉。他执着于探寻生命的意义,最终参悟到,死是一件无需乎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的事。他放下生命的疮疤,以笔开道,劈出了一条康庄大道。苏子被贬黄州,“望美人兮天一方”,面对被大浪淘洗的历史人物与荡然无存的丰功伟绩,他破译了水与月中蕴含的哲理,消解了“拣尽寒枝不肯栖”的惊惶。放下生命中的痛楚,执着于对生命意义的探寻,地坛成就了独一无二的史铁生,黄州成就了旷古绝今的苏东坡。

个人有执着与放下,国家也需要执着于该坚守的,放下该舍弃的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执着于为百姓谋福利,放下对冗杂形式的苛刻要求,才有百姓的安乐;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执着于开拓创新,放下固步自封的傲慢,国家才能吐故纳新,构建欣欣向荣的活力中国;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执着于构建世界命运共同体,实现天下大同,放下一家一国的私利,“兼爱”的理想才能跨越千年在当代回响。

罗曼·罗兰曾言:“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我认为,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坚持了该坚持的,放下了该放弃的。执着在左,放下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定能将漫漫旅途点缀得花香弥漫,馥郁芬芳。


精选文章


拿起和放下


喝茶只有两个动作——拿起和放下。

我心里一震,忽然感悟了些东西,喝茶就是这么简单,拿起,然后放下。而人生,看起来繁杂的一切,其实又何尝不是这么简单?有些事何必纠结于心?有些人何必纠缠不清?很多时候,看淡一些,看轻一些,世事原本可以像喝茶一样,不过拿起和放下罢了。

茶不过两种姿态:浮、沉;喝茶人不过两种姿势:拿起、放下。浮沉时才能氤氲出茶叶清香;举放间方能凸显出茶人风姿;懂得浮沉与举放的时机则成就茶艺。茶若人生,沉时坦然,浮时淡然,拿得起放得下。待这茶尽具净之后,自有人会记得你是如何的真香满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