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明清釉里红瓷器的发展与特征

 文锦汇 2024-03-01 发布于河南

釉里红是釉下彩品种之一,是以氧化铜为发色剂在胎上彩绘后,施釉烧成的。因红料在釉下绘制,故属釉下彩。釉里红瓷器白地红花,色彩鲜艳,给人热烈喜庆的感觉,自元代创烧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由于铜对窑室内的气氛要求严格,高温下易挥发,因此烧成难度较大。到了明清时期,釉里红呈色逐渐稳定,艳丽无双,成品率也较高,亦为当时难得的珍品。

“如火如荼”的瓷器

红色在我国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比如我们的五星红旗是红色的;故宫的城墙和大门是红色的;古代婚礼时,新娘会穿上红色的冠服,盖上红色的盖头。在我们的意识中,红色总是跟热情、喜悦、幸运等吉祥的意义联系在一起,也成了中华民族最具有代表性的色彩。于是人们自古以来就将对红色的喜爱,延伸到生活中使用的各种器物上,瓷器自然也不例外。但是由于工艺技术的原因,瓷器上一直没有出现颜色鲜艳、较为纯正的红色装饰,直到元代,出现了釉里红瓷器。

在元代,釉里红和青花的关系,就仿佛双胞胎兄弟一样,它们在一些考古发掘中,同时被发现,又同属釉下彩装饰,器型和装饰纹样也呈现出相似的时代风貌。但跟青花相比,釉里红的“命运”就坎坷多了。釉里红的发色剂和青花有所不同,它是以氧化铜为主要呈色元素,在瓷窑中必须在还原气氛下才能呈现出鲜艳的红色。而一般情况下,窑炉内生成氧化气氛较为容易,而生成还原气氛就要困难很多。并且,釉里红对温度较为敏感,温度稍高或者稍低,红色就会变成褐色、灰色,甚至消失。相比较而言,青花的主要呈色元素“氧化钴”,则对氧化气氛、还原气氛,以及温度,都不那么敏感,较容易烧制成功。这也是为什么同属釉下彩装饰的瓷器,釉里红的数量、质量都和青花瓷器不能同日而语的主要原因。

元代:釉里红的诞生

釉里红创烧于元代,是当时具有代表性的陶瓷品种,十分珍贵。元代的釉里红与青花可以说是“近亲”关系,不仅在同一个历史时期面世,而且胎釉特征、器型、装饰纹样、绘画手法都有很多相似。但是跟青花相比,元代釉里红的产量很小,除了前文所说的技术原因外,也可能跟蒙古族人的审美有一定的关系。蒙古人之所以热爱青花,是因为他们视青色和白色为神圣的色彩,非常尊崇,而对红色就没有那么深厚的感情了。加之技术难度较大,成本较高,所以元代釉里红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元代釉里红的器型有大罐、梅瓶、玉壶春瓶、高足杯等。装饰纹样以各种缠枝花卉为主,也有绘制龙纹、凤纹的,配上蕉叶纹、莲瓣纹、回纹等几何纹边饰。元代的瓷器,器型普遍厚重饱满,配上繁密的装饰、奔放的绘制笔触和鲜艳的红色,非常符合草原人热情奔放、洒脱自由的性格特征。

明代:探索中前进

明代是青花瓷的巅峰时期,尤其是明初的青花,在艺术层面上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明代晚期,青花瓷在单线勾勒、平涂的基础上,又发展出了富有层次的分水技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天地。而明代的釉里红,似乎并没有像青花那样“风生水起”,相较而言,它的样貌较为单一,绘画手法也少有突破。但明代的釉里红瓷器依然是一种十分名贵的品种,常作为官窑瓷器出现在皇室,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明初洪武时期的釉里红多沿袭元代旧制。器型、装饰等,都没有太大变化,多是以粗犷、奔放的风格为主。由于当时处于朝代间的更迭状态,经济、商业等都在恢复期,这就决定了瓷器生产的资金,以及市场都不甚理想,而洪武时期釉里红的发色仍处于很不稳定的状态,颜色经常烧制失败。如上图这件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瓷碗是很有代表性的一件洪武时期的釉里红瓷器,与元代釉里红风格较为接近。

但也有一些洪武时期的釉里红瓷器发色良好,制造精良。如上图这件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明代釉里红缠枝菊花纹玉壶春瓶,就是一件烧制很成功的作品。这件玉壶春瓶一改元代盛行的厚重粗犷的风格,在造型上很有讲究,尤其是口部的外侈弧度和颈部向内收紧的曲线,给腹部较为丰满圆润的造型增加了一丝俊秀气质。颈部的边饰绘制得十分细腻,一丝不苟,腹部的缠枝菊花纹也画得既生动活泼,又认真仔细。最重要的是,这件釉里红缠枝菊花纹玉壶春瓶的发色较为成功,除了接近器底部分的图案色彩有轻微的“烧飞”现象,大部分装饰部分都呈现出了深沉饱满的红色。

明代中期的釉里红瓷器出现了一种新的装饰方法:在白地的瓷胎上,以平涂的方法,将釉里红涂绘到图形中去,再上白釉烧成,与之前以线描勾勒图案的方式有所不同。这种釉里红的绘画品种,又称为“宝烧”。如上图这件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宣德款釉里红三果纹高足瓷碗,在白色的瓷釉下,以釉里红平涂的手法绘制了3只石榴。3只石榴像剪影一样,形状饱满可爱,秀美中又带有几分天真稚拙,仿佛极简主义的现代艺术作品一样,于简约中真实再现自然之美。

清代:绚烂绽放的釉里红

清代的釉里红已发展得非常成熟,窑工们已经能够熟练地控制窑炉内的烧成气氛与窑内温度了。这个时期的釉里红瓷器不仅发色更加稳定、艳丽,造型上也更加新颖多变。如上图这件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乾隆时期的釉里红折枝花果纹葫芦瓶,就是模仿自然界的瓜果造型而设计的器型,绘制的花纹线条也更加纤细规整。因此,清代可以说是釉里红瓷器盛开绽放的时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