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阳明:人的烦恼,多源于这两个字

 壮志凌云oh0e9m 2022-11-23 发布于山西

 500年前,王阳明说:“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500年后,却有不少人问:“我为什么要讲良知?”仿佛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里,讲良知不能收获金钱、名利、豪宅等等既得利益,只能遭遇吃亏、退让、忍耐等等“被欺负”的场面。

 殊不知,良知才是你最大的优势。它让你面对人际时找回自信,面对诱惑时懂得取舍,面对浮躁时学会从容。

 “天下事虽万变,吾所以应之,不出乎喜怒哀乐四者。”

——《传习录》

 译文:世界上的事情虽然变化莫测,我用来应对(这些事情)的方法不外乎“喜怒哀乐”四种。

解 说 

王阳明深谙做事要因地制宜、因时而化、顺势而为的道理。他说:“天下事虽万变,吾所以应之。”

在平定江西匪患时,王阳明深知土匪强盗很多都是农民演变而来的,所以,他并没有采取一贯的严厉打击的办法,而是把杀人越货十恶不赦的人和被迫铤而走险的贫苦民众区别开来,把已经犯罪和还未犯罪的人区别开来,把愿意改恶从善和死不悔改的人区别开来。

 在剿匪过程中,他始终从当地的实际环境出发,坚持因地制宜、因时而化、顺势而为的原则。而当具体到个人时,王阳明更是谨慎,即使是确认犯了罪的人,他也要根据该犯人的认罪的态度来决定处罚。

而且,在每次去剿匪之前,王阳明都会先行发布招安的布告。有多少土匪和山贼愿意背负一个恶名呢?见王阳明有心招安,许多人都主动弃暗投明。最终,王阳明的这番剿匪行动不战而胜。

这便是王阳明心学的奇妙之处,他并没有对所有人一概而视,而是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采取不同的方略,做到了“顺势而为”四个字,所以,他的成功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时代在变化,但王阳明因地制宜、因时而化、顺势而为的观点却并不过时,尤其是身处瞬息万变的社会,欲成大器者,在面对不同环境、不同事物、不同情况时,也应该因地制宜、因时而化、顺势而为。

心是人身上的灯,心若昏暗,世界就昏暗;心若光明,世界就光明。 点亮你心中的那盏灯,让它照亮你生命的旅途,给你带来温暖和快乐。

1、物随心转,境由心造

钱理群先生曾说:“人生道路是坎坷的,会遇到很多黑暗。要战胜黑暗,就必须唤醒内心的光明。”佛家讲:明心见性,照亮自己的本心,方能化解内心的烦忧。

对于王阳明来讲,世界上所有问题,都可以在自己内心找到答案,万事万物的根源都在自己的心里。他在一首诗中写道:“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曾有学生问他:“老师,一朵花独自开在南山,跟你的心又有什么关系?”王阳明回答:“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花当然是自开自落的,可它能否扰动我心,却由我来决定。

物随心转,境由心造,一切烦恼皆由心生。眼中所见的世界,就是你内心的世界。你若光明,这世界就不会黑暗;你若温暖,这世界就不会凉薄。

2、世间风起,心灯不灭

世间之事纷繁复杂,如想成功必定要修炼自己的身心。所谓“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写道:“日间工夫,觉纷扰则静坐,觉懒看书则且看书,是亦因病而药。”

在龙场,面对着随行之人的沮丧与病痛,王阳明不仅自己砍柴烧饭,打理日常琐碎,更为随行之人吟诗歌唱,鼓舞他们的精神。荒山是暗的,可人的心却光明。王阳明就这样静坐在石棺之中,参悟了“理”的奥秘。

宋朝有位高僧,曾写下一首禅诗:“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世光生,照破山河万朵。”这颗明珠,就是我们的内心。

在黑暗中踽踽独行,记得为自己点亮一盏心灯。心中有光,人生也就充满希望。

3、此心光明,不向外求

《菜根谭》中说:“性躁心粗者,一事无成;心和气平者,百福自集。”如果一个人眼前只有阴暗,可能不是世界出了问题,而是他的心态出了问题。

王阳明有个弟子叫徐樾,自以为理解了阳明心学的真谛。王阳明就让他举例子说明,徐樾每举一个例子,王阳明便否定一个。这样举了十几个,已无例可举,徐樾开始焦虑、沮丧。

王阳明指点道:“你太执着于外物。”徐樾不解。王阳明指向烛火:“这是光。”又指向船外被烛光照亮的湖面:“这也是光。”再指向河面星星点点的渔火:“这都是光。”徐樾起先茫然,随即顿悟。光既不在烛火上,也不在日月星辰之间。

王阳明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只要心中有光,那么光便无处不在。与其远望别人的光亮,不如点燃自己的心灯。

你会发现,原来每个人的心都是圆满的,都可以自足其性,根本无须向外界苦求。心里有盏灯,人才能活得敞亮。

心中有灯的人,既能照亮自己,也能温暖别人。点燃心中的那盏灯,让自己活成一束光。

 苏格拉底说:“知足是天然的财富,欲望是人为的贫穷。”很多时候,人生万千烦恼,不是所得太少,而是想要太多。人生烦恼,多源于“欲望”两个字。

4、 欲望,是痛苦的根源

 王阳明说:“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一个人想要成为自己,就一定懂得克制自己,有一分本事吃一分饭。

 人心最难直视,佛魔也只在一念之间,一旦沦陷在欲望之中,就永远没有回头的余地。纵欲是本能,克制是自律,人这一生,懂得节制,才能走得更高更远。

 艺术家洪浩曾以“我的东西”为主题,创作过一组摄影作品。他每买一件物品,就拍照留念,然后把他们合成在一张照片里。

 起初看到照片里全是自己想要的东西,洪浩觉得赏心悦目。可当物品越来越多时,他开始感觉到一些不适。直到后来,物品越来越多,逐渐占据整个画面,一种近乎窒息的压迫感扑面而来。

 他才顿悟,“以前物质匮乏,快乐却不少见,如今快乐却只能从物质上找到,可没想到为这个快乐付出的痛苦,却比以前更大。”想通这点之后,洪浩开始有意控制自己的消费欲,定期清理不需要的物件。

 整整三年,他努力精简自己的生活,每年只去两次商店,身边只留常用的东西。当他从物质生活中解脱出来,他才找到自己生活的节奏,有更多时间,去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

 当一个人欲望很小的时候,只要一点小小的期望被满足,就会感到莫大的幸福。可当欲望增加到一定程度,幸福感非但不会再提升,反而会迅速跌入谷底。

 人一旦陷入了难填的欲望当中,就会不断地消耗自己。学会节制自己的欲望,才能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修得知足,守得清欢。

5、 给内心做减法

 王阳明说:“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

 定期清理家庭卫生,只留下必备的东西,你慢慢就会发现,原来有那么多东西,都不是必需品。定期审视自己的人生,才发现,有那么多占据自己精力的东西,其实都没有任何价值。

 人生从来都不是加法,而是减法,你的年龄在增加,但你的余生在减少。日子是过一天少一天的,未来的路也是越走越短的,只有给人生做减法,才能顺应人生,顺应生命的规律。

 减掉内心的贪欲和攀比,不去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平平淡淡反而会让人觉得更加舒服。减去没有意义的社交,把时间花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面,没事的时候看看书,养养花,惬意又美好。减去自己的坏情绪,每天都保持着好的心态,不再动怒,不再忧郁。

能力是一个人前行的动力,而欲望是一个人前行的阻力,当欲望大于能力时,你就会彻底迷失方向。

负重前行很累,轻装上阵才能走得更远。前行的路上,该舍弃的东西就要舍弃,给人生做减法,主动断舍离,才是对自己最大的宠爱。

6、学会克制欲望

《亲友书》中说:“一切财产中,知足乃为最殊胜,是故应当常知足,知足无财真富翁。”膨胀的欲望,让人永不满足,这是痛苦的源头。

懂得知足,才是真正的富足。克制自己的欲望,不断舍弃自己不需要的东西,懂得知足常乐的道理,人生才能平和安宁。

人成熟的一个重要内在体现,就是其能否控制好自己的欲望,欲望过多或过少,都将对其人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可以说,一个人如果能控制好自己的欲望,也就能控制好自己的人生。

 爱情也好,友情也罢,这世间千千万万的情,都与人的欲望有关。而人的欲望,就像占据房屋半壁墙的爬山虎一样,如果不能很好的控制,终究会越过房顶,缠绕整个房屋,让屋内的人看不到阳光。

一个会控制自己欲望的人,是聪明的也是幸福的。至少他不会在自己年老后,回首往事时,追悔自己欲望所造成的不可挽回的悲剧。

苍蝇贪吃蜂蜜,终究会溺死在蜜浆里,贪婪的人,不仅得不到什么,连自己也会搭进去。《庄子·逍遥游》中说:“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鸟只需要一个树枝就可以安家,偃鼠喝水,最多也不过是喝饱。

人生下半场,最好的活法,是思想做加法,欲望做减法。不被繁芜的欲望所俘虏,不被浮华的生活所绑架,懂得节制,才能活得极致。

 索提那克禅师说:“人生欲望,如树上杂枝,你无法完全消除,却需要定期修剪。”往后岁月,愿你行有所止,欲有所制。在这纷繁喧嚣的尘世中,活出简单与克制,享受舒缓与坦然。


7、面对人际,有良知即有自信

 一个自卑的人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宁可自己吃亏也要迁就别人。总是下意识的去附和别人,在他人面前总是显得很卑微。他们生了气会忍着,总是怕闹矛盾,一旦有矛盾就提醒自己别在意,但内心真实的想法却并不认为自己有错。这样的他们其实特别纠结,身心受到残酷的折磨。

大多数人都有自卑的情绪,但这绝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后天慢慢形成的。这个过程很复杂,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当你不相信自己良知的力量时,就会产生自卑。相信自己良知的人没有一个是自卑者,因为他们心中都“住着”一个圣人,这个圣人就是自己的良知。

王阳明对弟子们说:“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很多人因为不自信良知的力量,而渐渐埋没了本该充满心中的浩然之气,不再能明善恶、辩是非,与人交往也变得无法真诚坦荡,慢慢就变成了自卑的“阶下囚”。赶走自卑的方法很简单,反身求己、自省内查、扫除私欲,唤醒良知,让良知的力量化解自卑。

 有人仿佛天生善于社交,热情好客又进退有度。仔细观察他们,你会发现他们在热情的内心深处时刻保持着一种清醒的认识。无论他们在事业上是多么的成功,你都会发现他们平易近人得就像是你的兄弟。

 其实这种对人际关系极有掌控力的人,只是因为他们的内心“住着”圣人,良知带来的自信占据着内心的最高处,才让他们行走世间,仿佛乘风破浪,所到之处皆为其开道。
 
8、面对诱惑,有良知即懂取舍

放弃优势不仅是一种智慧,还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很少有人具备的积极处世的态度。按照王阳明的解释,人在有良知的情况下都是圣贤。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优势,但很多人的良知已被物欲遮蔽。

有人认为自己头脑灵活,有人认为自己处事能力很强,还有人认为自己才华横溢。的确,如果不是白痴或疯子,人的智力水平不会有很大悬殊,所以每个人都有别人没有或者别人有却比别人强的优势。

但是,你真的认为自己自负多年的优势是真的优势吗?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抱着自以为是的优势不放,到最后却弄巧成拙。

心学讲求的永恒就是修行不止,即便是良知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必须时刻警醒。如果不把自己的优势升级,它自然会变成劣势。

有时如果我们能放弃内心的固执、狭隘和偏见,以及一些优势、利益和享受的话,我们能得到的可能要远比想象中的多。适度的放弃,脚踏实地去干每一件事,最后也会得到很好的结果。

9、面对浮躁,有良知即能从容

生活中,我们时常抱怨或是听到别人抱怨:世界太吵,无法工作,恨不得给周身按下“静音键”,王阳明却说工作即修行。那是因为如果能在工作中致良知,进入“四和”境界,就没有什么不能从容面对。所谓“四和”就是与天和、与地和、与人和、与己和。

与天地和,就是万物一体之仁,做官时,要把百姓当作自己的一部分;与人和,则是处理好自己与上下级的关系;与己和,就是听从良知的命令来行事。

 王阳明对“工作即修行”的解释是:在工作中自然而然地按照良知要求去行事,除了良知的指示外,心无旁骛。

无独有偶,日本实业家铃木正三说:“工作坊就是道场。”基于对禅宗智慧的深刻体会,他把劳动看作是人性的自然流露和提升精神境界的需求,在工作中锻炼自己的能力,磨炼自己的心性,借助劳动来证悟自身的价值,并通过工作使自己的思想境界得到升华。

因此,当我们希望提高自己的人性时,并不需要困难的修行。只是在平常生活中赋予自己的角色,或者自己应该从事的营生,不管是公务还是家事,或者求学,都要谨慎地、孜孜不倦地坚持。

这本身就是为磨炼人格所做的修行。或者说,正是在每天的劳动中才能够磨炼、提高心智,并一点点走上领悟的道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