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检查肿瘤患者都要做,十大注意事项必须牢记!

 肺癌康复圈 2022-11-23 发布于安徽

本期专家

孟祥姣 教授

山东省肿瘤医院

胸部放疗四病区主任


随着大家对肺癌疾病的认知提高,早筛查、早诊断意识更强了,不少人已经能做到每年定时体检,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情况。

同时也有朋友对体检项目犯了难,尤其是经常在网站上看到商家大力推荐的,包含PET-CT检查的“防癌体检”,听说PET-CT是“查癌神器“,想享受PET-CT的高尖技术,又害怕辐射带来健康危害,不知道到底该不该做。

其实,近年来,PET-CT作为体检项目,其有效性和风险性一直争议不断。那么PET-CT到底是什么?能不能查癌防癌,对身体有无影响呢?今天就来给大家解答疑惑,相信看过这篇后,你就知道自己是否需要做PET-CT了。

  01  

PET联合CT

肿瘤无所遁形

PET-CT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PET(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一部分是CT(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

FDG-PET是反映病变的基因、分子、代谢及功能状态的显像设备。它利用正电子核素标记葡萄糖等人体代谢物作为显像剂,通过病灶对显像剂的摄取来反映其代谢变化。由于恶性肿瘤会抢夺营养因此恶性肿瘤摄取的葡萄糖远远多于其它正常组织,从而被检测到。

CT可以清楚地获得病变的形态、大小和位置等解剖学特征,但是仅靠结构特点诊断疾病存在局限性,且要病灶发展至“形态改变”才能被发现,因此不能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

PET-CT是将PET和CT整合在1台仪器上,组成1个完整的显像系统,称为PET-CT。患者在检查时经过快速的全身扫描,可以同时获得CT解剖图像和PET功能代谢图像,两种图像优势互补,使医生在了解生物代谢信息的同时获得精准的解剖定位,从而对疾病做出全面、准确的判断。

  02  

肺癌诊疗的好帮手

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优点广泛应用于肺癌分期、鉴别诊断和预后判断[1],与常规CT相比,PET-CT能在临床症状和病灶形态出现变化之前更全面、更早地发现肿瘤病灶

在肿瘤诊断中,PET-CT有着明显的作用和优势:

  • 肿瘤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并为疑难的病灶提供准确的穿刺或组织活检的部位

  • 恶性肿瘤的分期

  • 显示肿瘤生长代谢状况

  • 为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尤其是精准放疗)提供准确的定位

  • 对肿瘤各种治疗的疗效进行评估

  • 早期鉴别肿瘤复发

  • 为不明原因的转移性肿瘤寻找原发病灶

  • 恶性肿瘤的预后判断


  03  

肺癌患者很需要

健康人群没必要当做常规体检项目

那么回到文章开始时的问题,体检中的PET-CT值得做吗?自己到底需不需要做防癌检查呢?

首先PET-CT价格高昂,检查费用动辄几千,作为普通的体检项目,有些“浪费”。

其次,尽管PET-CT检查所注射的显像剂仅含有极微量的放射性,且衰变较快,不会对人体构成伤害。但不少专家也持反对意见,认为即使单次PET-CT是安全的,但是作为健康体检,长期多次的累计,是否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尚无明确的研究[2]

此外,也有人认为,PET-CT的高灵敏性,连很小的肿物都可以发现,但有时发现的小肿物并没有意义,反而要为了求证到底是不是恶性肿瘤,而去做更多的检查,造成恐癌焦虑。

综上,虽然对于体检是否要做PET-CT没有定论,不过可以建议大家,肺癌高风险人群或者想要筛查自己是否有患肺癌的朋友们,《CSCO肺癌诊疗指南》推荐做低剂量螺旋CT,没有必要在健康体检中定期、多次的做。

那么什么情况下,哪些人群需要做PET-CT呢?

1.需要诊断是否是肺癌的人群

上文提到肺癌高风险人群推荐做低剂量螺旋CT进行筛查,但有时结节性质不容易判定。PET-CT能够从代谢的角度观察病灶,为病灶的定性提供补充信息。如果肺部肿物的代谢比较高,那肺癌的可能性就会比较大;如果发现了远处转移,那就可以基本确诊肺癌,特别是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2]

2.针对肺癌已确诊人群

关于PET-CT诊断肺癌的研究比较多,PET-CT可帮助判定淋巴结的性质、胸膜的性质,判断是否存在远处转移,尤其是肌肉等普通强化CT表现不典型的转移灶PET-CT有独特优势。特殊标记的PET-CT有助于诊断不同病理分型(鳞癌、腺癌、小细胞肺癌)的肺癌、基因分型,不过病理检查始终为金标准[3]

此外,肺癌患者接受治疗后,及时检测治疗效果也非常重要。PET-CT可以监测患者术区有无复发,全身有无转移等情况,有助于合理地选择治疗手段,了解患者的治疗情况,及时地进行调整。在评估免疫治疗疗效方法,PET-CT优于普通强化CT。

当然,如果确诊肺癌,PET-CT在排除脑转移灶、肝转移灶时不如MRI检查,根据病情,如果没有MRI检查禁忌,尽量行颅脑增强MRI检查,肝脏可在强化CT发现不易鉴别的结节时再行MRI检查。

  04  

PET-CT十大检查攻略

需要做PET-CT的患者,在检查前要做好准备,尤其是要记住以下这些注意事项:

1.检查前需禁食4~6小时,可饮白开水,检查前晚饭清淡饮食,禁用高糖类、葡萄糖类药物(如:止咳糖浆等)。

2.检查前请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检查前一周内不宜行食道吞钡、胃肠道钡剂或钡剂灌肠造影检查。检查前避免应用升白针,升白针影响骨显像的准确性。

3.部分患者尤其是糖尿病患者需要做血糖浓度测定,血糖控制在11mmol/L以下。有些糖尿病患者需要使用胰岛素,在预约时请事先说明,医生将指导患者调整好血糖,避免影响检查。

4.请携带齐病情相关资料备查(包括病志病史记录、治疗相关情况、影像学检查资料如CT、MRI、ECT等 、血清学检查、内窥镜检查等临床资料)。

5.请勿穿戴有金属拉链、纽扣的衣裤前去检查。

6.年老体弱者及幼儿必须由家属陪同,危重病人须由医务人员陪护。女性受检者如正在妊娠或哺乳期,请提前告知医生。怀孕妇女、情绪不稳定者或急性持续痉挛者禁止做PET检查。

7.检查过程中患者将在检查床上平躺约8-10分钟,过程中应尽量保持身体不要移动。切勿移动身体,以免影响检查效果。

8.检查后不要急于走要听从医护人员安排才能走,部分病人可能需要进行延迟显像。

9.检查后需要多喝水,以利于显像剂的代谢而排除体外,一般2-3个小时后,可以将注射到人体的显像剂残留通过尿液全部排除干净。

10.接受PET/CT检查的患者被注射放射性药物后,患者即成为“移动的辐射源”。注射入体内的放射性药物全部排出体外大约需要1天时间。因此,在检查药物所产生的放射线没有完全消失之前请避免近距离接触孕妇和婴儿。但患者也无需担心药物辐射会对自己造成危害,剂量都是在安全范围内的。

综上所述,罹患肺癌患者是很有必要做PET-CT,肺癌筛查推荐做低剂量螺旋CT,没必要将它当做常规体检,毕竟价格较高,不过少部分地区已经将PET-CT纳入医保的报销范围了,有的商业保险涵盖该项检查,可在一定程度减少肿瘤患者们的经济负担。

专家介绍


孟祥姣 主任医师

山东省肿瘤医院 

胸部放疗四病区主任

芝加哥大学访问学者

荣获中国肿瘤青年科学家奖

山东省齐鲁卫生与健康杰青人才

为首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

山东省临床肿瘤学会转化医学专委会主委

山东省临床肿瘤学会非小细胞肺癌分会副主委

山东省抗癌协会小细胞肺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放疗专委会放射外科学组委员

Cancer Biology &Therapy(IF4.7)青年编委

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IF 13.751)等杂志审稿人

肺癌

相关好文

70%的肿瘤患者都需要,这个治疗能减少复发,延长生存期

死亡风险飙升4.28倍!这个肺癌高发并发症一定要重视

《30分钟精准杀灭癌细胞,还不伤及无辜,什么治疗如此神奇?

参考文献

[1]Ren H,Xu W,You J,et al.Analysis of the role of PET/CT SUV-max in prognosis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n resectable 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J].Zhong guo Fei Ai Za Zhi,2016,19(4):192-199.

[2]《科学生活》2018年 第2期 | 刘平安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核医学科

[3]孟娟 PET/CT在不同病理分型的肺癌方面的应用 中国CT和MRI杂志[J].2019,5, 17(5)115 do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5131.2019.05.013

内容制作

封面图片:觅健

责任编辑:觅健科普君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