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病

 chi_ping 2022-11-23 发布于陕西

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病

医学指导:心血管科 王伟教授、李荣教授

文/赵新军、谢抗

高血压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是心脑血管病主要的危险因素,临床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耳鸣耳胀、颈项僵紧、视物模糊等。最新的中国高血压调查研究显示,18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病患病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46.9%、40.7%、15.3%,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血压病人群的治疗率和控制率依旧处于较低水平。目前中国已有2.45亿高血压患者,血压正常高值人群也在不断增加,给居民和社会带来的经济负担日渐加重,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可从服用药物与改变生活方式两方面入手,综合治疗与调护。《黄帝内经》中“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视”,认为本病的眩晕与肝肾有关。

中医药在防治高血压方面有着丰富经验,治疗时从整体出发,注重脏腑间生克制化规律,通过调整全身机能活动,促进心、脑、肾多脏器病理改变的恢复,从而达到血压下降的目的。

中医药治疗

中医一般把高血压分为以下几种证型。

(一)肝阳上亢型:表现为面部潮红,烘热,头晕,头痛,项强,心烦易怒,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脉弦。治法以平肝潜阳,可予以天麻钩藤饮或龙胆泻肝汤。

(二)肝肾阴虚型:表现为头晕目眩,腰酸耳鸣,遗精,咽干,五心烦热,面红目赤,口渴欲饮,失眠多梦,舌红降,脉弦细数。治法以滋补肝肾。方药予以六味地黄丸或一贯煎。

(三)痰湿阻络型:表现为胸闷恶心,肢体沉重,肌肤麻木不仁,头晕,目眩或头重如裹,倦怠多梦,纳呆,舌淡胖,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治法以平肝化痰,祛湿通络。方药予以半夏白术天麻汤。

(四)气虚血瘀型:表现为头晕头痛,神疲乏力,失眠健忘,胸闷气短,面色暗,舌质淡暗或紫暗,边有齿痕或有瘀斑,苔白,脉弦细。治法以益气活血,方药可予血府逐瘀汤。

(五)心肾不交型:表现为眩晕头痛,心烦不寐,耳鸣健忘,腰酸梦遗,口干,舌红,脉细数。治法以滋阴降火,宁心安神。方予以交泰九。

(六)阴阳两虚型:表现为头晕目眩,心悸少寐,胃寒怕冷,四肢不温,腰膝酸软,耳鸣耳聋,面浮肢肿,大便溏薄,小便清长。治法予以滋养肝肾,温补肾阳。方药予以大补元煎或金匮肾气丸。

(以上用药及治疗均需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生活方式改变

(一)精神内守:保持平和心态。现代医学研究显示,高血压与性格及情绪状态密切相关。长期的紧张、焦虑或抑郁等精神压力持久不消除,易促发高血压。

(二)食饮有节:饮食有节,饥饱有度,进餐必须要有规律,饮食最好的状态是“三分饥,七分饱”。饮食清淡,切忌肥甘。中老年人日摄盐量应该控制在4g以内。

(三)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起居顺从自然规律,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日常锻炼可以选择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中医运动疗法。

参考文献:

[1]马丽媛,王增武,樊静,胡盛寿.《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关于中国高血压流行和防治现状[J].中国全科医学,2022,25(30):3715-3720.

[2]《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临床应用指南》标准化项目组.中成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应用指南(2021年)[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42(07):773-781.

专家简介

文章图片2

王伟,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药理学重点学科带头人,证候与方剂教育部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首届岐黄工程首席科学家,首届岐黄学者,吴阶平医药创新奖获得者,入选国家千百万人才工程,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担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中西医结合新药创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等学术兼职。

从事教学、科研及临床30余年,主要从事心血管病的中医防治基础与临床研究,新药研发工作。先后主持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科研课题10余项,发表第一/通讯作者论文321篇,含SCI 111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1作2项,2作1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1作),获发明专利9项,作为临床研究主要负责人研发的清肺排毒颗粒获新药证书并已上市,研发并转让复方中药新药1个,3个单体药已完成成药性评价。对心血管病、代谢性疾病的中医药防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慢性胃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等内科病的中医治疗。

出诊安排:周三下午,门诊南楼岭南名医门诊。

专家简介

文章图片3

李荣,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主任、直属内科第一党支部书记。德国访问学者,LACbes全国带教专家,广东省第二批中医优秀临床人才。国家华南区域中医心血管诊疗中心负责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心血管重点专科负责人,中国老年医学学会中医药分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循证医学分会副会长,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脏介入专业委员会常委兼副秘书长,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高血压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律失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持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厅局级科研课题20多项。作为主编、副主编和编委共出版论著11部。2016被评为广州市“羊城好医生”。2019年-2021年连续入选《岭南名医录》。2022年被评为“我最喜爱的岭南大医生”。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病、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复杂冠脉病变介入技术、左心耳封堵技术等。

出诊安排:周二上午(普通门诊,门诊楼4楼1室);周四上午(岭南名医门诊,门诊南楼8楼19室)。

温馨提示

编辑:刘庆钧
复核:郑小英、杨艳
责编:钟天送

文章图片4
文章图片5
文章图片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