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惠州小记者研学团征文展示:劳动创造幸福

 天地一沙鸥1975 2022-11-23 发布于广东
编者按:今天正在给小记者写作班备课,准备给五六年级的学生讲如何写《人生第一次》   ,没想到素材就送上门来了。劳动创造幸福,一篇佳作以飨读者。 

                   劳动创造幸福
                               白云前小学  五年级      张羽彤
       幸福并不是有吃的,有玩的,有家人关爱的,而是劳动的收获,劳动的成果。但我们从来没有真正体会过这个道理。今天,我随着惠州电视台小记者研学团来到龙门县省级丝苗米产业园,多米乐研学博物和康莱达有机蔬菜农场,来感受这个道理。
     (开篇点题,并概括内容,非常简练)
      在龙门县省级丝苗米产业园,我们参观了多米乐研学博物馆,了解水稻的由来和生长历程,以及如何让“稻谷变大米”等。在体验完现代化大米加工后,我们还前往稻田进行水稻收割劳动体验,感受传统农耕的艰辛。体验完农耕种植以后,我们来到龙门农民画基地参观农民画,并在老师的指导下现场作画,用手中的画笔,画出一幅幅农村喜庆丰收的景象。而最让我记忆深刻的一件事,就是割稻谷。
      (对行程进行概括,叙述很清楚)

      故事是这样子的。我们来到稻田进行割稻谷。我原以为割稻谷是一件容易事。带上手套,拿起镰刀,看都没看老师是如何割的,就开始割起稻谷了。正所谓埋头苦干,势要拿出“悬梁刺股、铁杵成针”的志气和气势!但事情结果总是令人意外,不一会儿,老师就到我前面,我满脸都是吃惊,张大的嘴仿佛能塞下一个大鸡蛋,往前一看,发现了一个鲜明对比:老师割得又快又整齐,齐齐整整的一排刺痛着我的双眼,而我割很一堆一堆烂羽毛,还没有割干净稻谷呢!真浪费啊!我急得像㶽上小蚂蚁,不仅头涔涔而泪潸潸了。接下来,我越来越急燥,仿佛身后有无数蚂蚁在撕咬我的身心。这时,老师神情严肃地对我说:“瞧,你怎么不认真看我示范啊。”我羞羞的通红,巴不得挖一个洞钻下去。“好了,认真看。首先右手握住镰刀,然后两脚张开蹲下去,在将手握在稻谷上端,最后用镰刀一拉,就可以啦。记住了吗?”我使劲点了点头。果然,按老师的方法做,快了很多。呀!结果真是振奋人心,小小的稻田地处处有着我和老师同学的身影。
      (重点内容重点写,有一些细节描写,画面场景感还不错)
    在割稻谷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农民的辛苦和丰收时的喜悦。我不由想起了李绅一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从此我不再只仰脸看青天,不再只低头看白水,更会谨慎着我双双的脚步,我要一步一步踏在劳动的路上。(再次点题,并明志,韵味悠长)
 总评:1、中心突出,主题明确。
            2、段落分明,主次详略得当,结构合理。
            3、语言通顺流畅。
            4、不足:描绘还可以再生动一些,如果能加入环境渲染,心理描写,动作描写再细致一点就好了。
点评人:惠州电视台小记者团负责人,简琦杰

          想了解更多研学活动,敬请进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