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诗词】《石灰吟》是“粉身碎骨”还是“粉骨碎身”?

 琢文说 2022-11-24 发布于北京

题记:

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本期说说于谦,注意不是于谦儿——有没有儿化音是两个不同的人。

(这是于谦儿)

于谦是明朝政治家,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他曾经在英宗被瓦剌俘虏,大明王朝危在旦夕的时候,力排南迁之议,指挥“京师保卫战”并取得了胜利。

(这是于谦——示意图)

于谦托物言志的诗作《石灰吟》广为流传,也出现了不同版本。其中争议最大的就是第三句,是“粉身碎骨”还是“粉骨碎身”?甚至在教材中都不统一。

(北师大版)

(人教版)

(苏教版)

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言,于谦死后文稿大多散失,后世刊行的多数是后人搜集整理而成,所以文字常有不同。

就《石灰吟》中的争议,其实,如果了解古诗格律,“粉身”还是“粉骨”是比较容易判断的。

这是首句入韵的平起七绝,从格律上来讲,每一句中第二、四、六字的平仄是固定的,同时要遵循“同联相对,临联相粘”的规则。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例如此诗中第一句中二、四、六字分别为“锤、凿、深”,分别是“平、仄、平”。相应的第二句中对应的字“火、烧、等”为“仄、平、仄”。

可能有人会问,“凿”是二声呀,也该是平声啊——这问题就复杂了。

古汉语分四个声调:平上去入。到了元朝,语音逐渐发生了变化:平声分化为阴平和阳平,就是现在的一声和二声,上声有一部分字归并到去声里,剩下的是现在的三声,去声和由上声归并的一些字是现在的四声,古代的入声本是一种短促的仄声,在元代时分化到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当中,所以现代以北方话为基础的普通话中已经没有入声字了。

但在古诗词中,入声是切实存在的,而且有韵书作为规范——古代科举考试有作诗一项,是否符合格律是基本的评判标准。不管各地方言平仄如何,作诗皆以韵书为准。就这首《石灰吟》而言,“凿”、“出”、“白”均为仄声。

依据格律常识,那自然应该是“粉骨碎身”。同时,古诗文流传中出现争议,通常选择距离作者生活年代近、出版水平高的蓝本为准,在古书《于忠肃集》(《四库全书》本)和《于肃愍公集》(清·丁丙辑《武林往哲遗著》)中的记载均为“粉骨碎身”。

另外,如果追根溯源,也是先有的“粉骨碎身”一词,其最早出自唐朝蒋防的《霍小玉传》“平生志愿,今日获从,粉骨碎身,誓不相舍。”

明朝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中也有“平生志愿,今日获从,粉骨碎身,誓不相舍。”之说。

还有大家熟悉的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操告以前事,曰:'若非陈县令,已粉骨碎身矣。’”

及至清朝洪昇《长生殿·骂贼》“俺不免乘此,到那厮跟前,痛骂一场,出了这口愤气。便粉骨碎身,也说不得了。”粉骨碎身可以说是固定的成语了。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如今经常听到的“粉身碎骨”又是怎么来的呢?

这个词产生就比较晚了,是近代文学作品中经常使用的。由于这些文学离我们比较紧,所以反而觉得耳熟。

如果战争狂人胆敢轻举妄动,发动战争,结果必然会被压在大山底下,弄得粉身碎骨。(杨朔《东风第一枝》)

为了我们的伟大的、亲爱的祖国,纵令是粉身碎骨,我也甘心。(周立波《参军这一天》)

目前看部编版教材中《石灰吟》这首诗,还是尊重了原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