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列夫·托尔斯泰《《复活》(节选)》阅读训练

 阅读美丽星空 2022-11-24 发布于山东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复活》(节选)

列夫·托尔斯泰

聂赫留朵夫在小屋的门楣上和门廊的门楣上又接连碰了两次头,才来到街上。几个孩子都在门外等他,还有几个抱婴儿的女人,包括那个抱着脸色苍白的娃娃的瘦女人。他打听这个女人是谁。

“她就是我对你说的那个阿尼霞。”岁数大些的男孩说。

聂赫留朵夫转身招呼阿尼霞。“你靠什么过活?”

“怎么过活吗?要饭。”阿尼霞说着哭起来。

聂赫留朵夫掏出皮夹子,给了那女人十个卢布。还没走两步,另一个抱娃娃的女人就追上了他,然后是一个老太婆,接着又是一个女人。她们都说自己穷,要求周济。聂赫留朵夫把皮夹子里的六十卢布零钱都散发掉,十分忧郁地走回管家的厢房。管家笑眯眯地迎接他,告诉他农民将在傍晚集合,然后走到花园里,在撒满白色苹果花瓣、杂草丛生的小径上徘徊,思索着刚才见到的种种情景。

“老百姓纷纷死亡,食品普遍不足。老百姓一步一步落入这种悲惨的境地,他们自己却没有发觉,也不怨天尤人。而我们认为这种状况历来如此,理所当然。”现在他十分清楚,老百姓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唯一能用来养家糊口的土地被地主霸占了……这种现象再也不能这样继续存在下去。现在他才恍然大悟,为什么他想到处理库兹明斯科耶土地的办法,就感到害臊。他在欺骗自己。他明明知道谁也无权占有土地,却还要肯定自己享有这种权利。他心里拟定了一个方案,把土地交给农民,收取租金,并规定地租是农民的财产,由他们自己支配,缴纳税款和用作公益事业。

晚饭后,聂赫留朵夫对管家讲了自己的方案,征求他的意见。管家笑笑,装出一副似乎早就想到过这问题,并且乐于听取聂赫留朵夫的意见的样子。其实他对这个方案可以说是一窍不通。因为根据这个方案,聂赫留朵夫必须放弃自己的利益。管家头脑里有一个根深帝固的信条——人人都在损人利己。

“我懂了。就是说这笔公积金的利息归您收取,是不是?”管家满面堆笑说。

“绝对不是。土地不能成为私有财产,收益应归大家共享。”

“这样一来,您岂不是没有收入了?”管家收起笑容说。

“我就是不要。”

管家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又笑了,现在他明白了,聂赫留朵夫这人头脑有毛病。于是他就研究聂赫留朵夫放弃土地的方案,看能不能从中找到对他有利的东西。当他明白没有这样的可能时,他对方案就不再感兴趣,只是为了讨好东家,脸上才保持笑容。

……村长的院子里人声沸腾,聂赫留朵夫一到,农民们就停止谈话,纷纷脱下帽子。这里的男人几乎个个穿着树皮鞋、土布衫和老式长外衣。有几个光着脚板。

聂赫留朵夫向农民们宣布,他打算把土地都交给他们。农民都不作声,脸上表情也毫无变化。

“因为我认为,”聂赫留朵夫涨红了脸说,“不种地的不应该占有土地,而且人人都有权使用土地。”

“这个当然。这话说得很对。”几个农民响应说。

聂赫留朵夫又说,土地的收入应该大家平分,因此他建议他们接受土地,付出他们自己定的价钱作为公积金,这笔公积金今后仍归他们享用。农民们脸色越来越严肃了,他们通过祖祖辈辈的经验知道,地主总是以损害农民的利益来维护自己的利益的。因此,要是地主把他们召集过来,向他们提出什么新办法,那准是想用更狡猾的手段来欺骗他们。

“那么,你们打算定个什么价钱使用土地呢?”聂赫留朵夫问。

“怎么要我们来定价钱?地是老爷您的,权柄在老爷您手里。”人群中有人回答。

“不,这些钱将来都要用在你们村社的公益事业上。”

“这我们不能定。村社是村社,钱是钱。”

“你们要明白,”管家含笑说,“公爵老爷把土地交给你们,要你们出一笔钱,但这笔钱又当作你们的本钱,供村社使用。”

“这号事我们太明白了,”一个牙齿脱落的老头没有抬起眼睛,怒气冲冲地说,“这事有点像银行,到时候就得付钱。我们不来这一套,因为我们已经够苦的了。再来这一套,非得破产不可。我们还是照老规矩办吧。”

聂赫留朵夫提出要立一个契约,他将在上面签字,他们也得签字。他们听了,反对得更加激烈。

……聂赫留朵夫就这样一无所获,回到帐房里。

……“他这人真鬼!”一个皮肤黝黑、胡子蓬乱的庄稼汉摇摇晃晃地骑着一匹肥马,对旁边那个身穿破旧老式长外衣、又老又瘦的庄稼汉说。他们夜里到大路上放马,纵容他们的马溜到地主的树林里吃草。“'你只要签个字,我就把土地白白送给你。’哼,他们捉弄咱们还不够吗?不成,老兄,办不到,如今我们也学乖了。”

“他说'你签个字吧’,”胡子蓬乱的庄稼汉继续评论东家的话,“你一签字,他就会把你一口活活呑下肚子去。”

“这话一点不错。”年纪老的那一个应和说。

他们不再说什么。只听得坚硬的大路上响起嗒嗒的马蹄声——

(有删改)

6.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他们自己却没有发觉……而我们认为这种状况历来如此,理所当然”这些话体现出当时俄国农民麻木不仁、地主视盘剥农民为理所当然的事实。

B.“'这个当然。这话说得很对。’几个农民响应说”“我们还是照老规矩办吧”两处语言描写说明农民认同聂赫留朵夫说的话,但并不理解他的做法。

C. 聂赫留朵夫的计划不但遭到管家的反对,也遭到农民的反对。管家反对是因为他感到从中无利可图,农民反对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不过是地主的新把戏。

D. 聂赫留朵夫认为包括自己在内的贵族和地主占有土地是造成农民苦难的原因之一,于是决定把土地分给农民以赎罪,这也是他“复活”的途径之一。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章多处运用细节描写,如“聂赫留朵夫在小屋门楣上和门廊的门楣上又接连碰了两次头,才来到街上”这个细节体现了农民贫困的现状。

B. 聂赫留朵夫与阿尼霞的对话让聂赫留朵夫进一步认识到农民的贫困,为下文他对农民问题的思考做了铺垫,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C. 文章在刻画管家的形象时,突出了他的笑。他的笑,有时表现了他的故作聪明,有时表现了他的奴性和世故,有时也表现了他对聂赫留朵夫的嘲笑。

D. 文章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一是将聂赫留朵夫与管家对比,二是将聂赫留朵夫与农民进行对比。通过对比突出了丰满的理想与冰冷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8. 聂赫留朵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9. 末尾两个农民对话的情节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6分)



6. C 7. D    

8. ①心地善良,有仁爱之心。他同情阿尼霞和其他农民的疾苦,不仅把自己的钱给了穷女人们,更要把自己的土地分给农民。②勇于反思。他为自己明明知道谁也无权占有土地,却还要肯定自己享有这种权利的想法感动害臊。③行动果敢。他想到造成农民贫困的原因之一就是土地被地主箱占后,立刻行动,要把土地分给农民。④社会经验不足。他做事凭一腔热血,因不了解农民的心理而碰壁,做事简单化。    

9. ①塑造了农民贫穷、对地主阶级保持警惕、自以为聪明又有点狡猾的形象。②侧面表现了当时地主阶级长期对农民巧立名目进行盘剥的社会现状。③表明长期的阶级对立让农民与地主之间有了隔阂乃至仇恨。④从情节上进一步补充和解释了前文农民拒绝接受好意的原因。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选项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C项,“遭到管家的反对”错。原文只是说“他对方案就不再感兴趣”,不感兴趣并不代表反对。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D项,不是对比手法,是衬托手法。对比没有主次之分,而衬托有主次之分,此处聂赫留朵夫是主要人物形象,管家和农民们的形象对聂赫留朵夫起衬托作用。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概括分析能力。要把握人物的形象,注重分析人物的具体做法、心理以及神态、肖像等描写手法涉及的具体内容。注意审清题干要求,“简要分析”的意思是答案要呈现“面(概括性格特征)”+“点(举出例子证明)”模式。要做好此类题,首先要提取文本相关信息,力求全面;然后细心筛选,力求准确;最后加以整合,力求简洁。

解答本题,需要通过对人物言行、心理等的描写和别人的评价进行概括。文本主要情节是聂赫留朵夫同情农民,要把土地无偿分给他们,这体现了他心地善良,有仁爱之心。文本提及他处理库兹明斯科耶土地的办法,为自己明明知道谁也无权占有土地,却还要肯定自己享有这种权利“感到害臊”,这表明他勇于反思自己。他一认识到土地问题是农民受苦的根源之一,就立刻付诸行动,这体现了他的果敢。后来方案实施不利,以及农民对他的评价,反映了他缺乏社会经验的事实。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情节安排结构布局的理解分析能力。要求考生把握指定情节的内容,并从对情节(推动情节发展、构成情节逆转、掀起波澜)、对人物(展现人物性格)、对主旨及给读者的感受(增强文学色彩、历史厚重感,丰富文章内容、意蕴,引发读者思考、兴趣、共鸣等等)等方面来思考其作用。赏析情节安排的妙处一般表现为三大方面:(1)在结构上设置悬念,为后面的情节的发展做铺垫或埋伏笔、照应前文、推动情节发展或转、线索,贯穿全文。(2)内容上点明人物活动的环境、表现了(突出了)人物性格、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3)表达上明确写作特点或者语言特色,分析这种特色或者手法,最后点明对于情感或者人物塑造的作用。分析情节在文中的作用,一般从情节发展、人物形象塑造、主题表达等方面考虑。对于本题来说,从塑造人物形象这方面看,两个农民对聂赫留朵夫要将土地分给农民怀有警惕之心,自以为看透了地主阶级的把戏,却未能领会聂赫留朵夫的好意,表现了农民贫穷、对地主阶级保持警惕、自以为聪明又有点狡猾的形象。从主题表达方面看,此情节侧面表现了地主阶级长期以来对农民巧立名目进行盘剥的社会现状:表明长期的阶级对立让农民与地主之间有了隔阂乃至仇恨,个别仁慈的地主即使表现出对农民的善意,农民也未必理解和接受。从情节发展方面看,进一步补充和解释了前文农民拒绝接受好意的原因。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