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12】倪海厦-人纪系列黄帝内经篇

 艳子很安静 2022-11-24 发布于辽宁

第三十二篇 刺热

肾热病者,先腰痛胻酸,苦渴数饮,身热。热争则项痛而强,胻寒且酸,足下热,不欲言,其逆则项痛员员澹澹然。戊己甚,壬癸大汗,气逆则戊己死。刺足少阴太阳,诸汗者,至其所胜日汗出也。

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

热病从部所起者,至期而已;其刺之反者,三周而已;重逆则死。诸当汗者,至其所胜日,汗大出也。

诸治热病,以饮之寒水乃刺之,必寒衣之,居止寒处,身寒而止也。

热病先胸胁痛,手足躁,刺足少阳,补足太阴。病甚者为五十九刺。热病始手臂痛者,刺手阳明太阴而汗出止。热病始于头首者,刺项太阳而汗出止。热病始于足胫者,刺足阳明而汗出止。热病先身重骨痛,耳聋好瞑,刺足少阴,病甚为五十九刺。热病先眩冒而热,胸胁满,刺足少阴少阳。

太阳之脉,色荣颧骨,热病也,荣未交,曰今且得汗,待时而已。与厥阴脉争见者,死期不过三日,其热病内连肾,少阳之脉色也。

少阳之脉,色荣颊前,热病也,荣未交,曰今且得汗,待时而已,与少阴脉争见者,死期不过三日。

热病气穴:三椎下间主胸中热,四椎下间主鬲中热,五椎下间主肝热,六椎下间主脾热,七椎下间主肾热,荣在骶也。项上三椎陷者中也。

颊下逆颧为大瘕,下牙车为腹满,颧后为胁痛,颊上者鬲上也。

肾脏有热,这就看上去好像肾发炎、急性肺炎,刚开始好像肺炎一样,现在是肾发炎。有热的话刚开始是“腰痛”,就是“胻”,这个字念heng,就是足胫的地方,脚胫的地方,过去这个“胻”字就是牛的背,我们就叫做“胻”。

你摸摸牛的背,感觉一下牛的背,如果你没有摸过就看图,见图思意啊!你再摸摸你的脚胫就像牛背一样,胫骨那边会酸痛,非常的渴一直喝水。“身热”,因为肾主金津玉液嘛,金津玉液是指唾液,所以肾脏有问题的时候,嘴巴一定燥渴。

如果病人告诉你:“说奇怪了,每天早上起来嘴巴很干燥”,以前我们一看就是肾脏,因为津液没有了,肾主唾液,唾液没了,肾脏就有问题。现在不是啊!你要想想看,你中午在外面是不是吃了味精?味精吃下去就整个干掉了,所以味精伤肾,所以就不要吃味精。当然,给你的敌人吃可以,自己不要吃。

“热争则项强”,因为太阳,膀胱经跟肾经是表里经,我们可以看到“胻寒”,就是脚的胫骨是冰冷的,病人会给你讲脚是冰冷的。“足下热,不欲言,其逆则项痛”,足下热是什么意思?

这个脚呢,正常应该是脚底的地方是热的,脚背是冷的,如果脚底跟脚背都热起来,就不对了太热了。“肾热”的话,“戊己甚”,土日会严重。所以在最后一段,最后一句话就是“诸汗者”,所有会发汗的。“至其所胜日汗出也”,有没有?他克的日子,就好像壬癸会有汗的现象。

第274页,我前面跟诸位讲过,(老师板书:这是人的脸、眼睛,我们把人身上的图对上去以后,在中医的《内经》里面的理论,人脸上的左边是肝,下边是心脏,中间是脾脏,右边是肺脏,上面是肾脏,肾脏在上面,这是木、火、土、金、水,五个脏的位置。)

如果我们在望诊看过去的时候,肝脏有热的时候,“左颊先赤”,左边的颊先会看到赤色。“心热”的时候,这个“颜”,是指额头,不在下面,这个时候水火是相反的。就好像《易经》里面,读到后面的时候,这个是火水未济卦,倒过来就是水火既济卦。

遇到水和火的时候会相反过来,这是一个卦象,火气会往上冲,造成上面的额头前面是红色的,正中央的地方是红色的。当然你如果看到这个中间很好,只有眼角上方的展珠上面一点点红了,那是痔疮啊!你不要说:“老师,这个是心热”,在正中间是红才是心热,这个角就不是,我们很多望诊一看就知道。

“脾热病者鼻先赤”,因为热就是红嘛!是赤色。“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的话,“颐”就是下巴红起来。所以你看到下巴红,“老师,这是心”,没有,心本来就是红色,这是肾脏,刚好这两个是反过来,是水火未济。

病还没有开始发,你看到脸色知道他要发热病了。先赤,“见赤色”,这就是“治未病”。所以你看到颜色的时候,你还没有发热病,还没有发炎的时候,要赶快先刺啊!就不发了,这是上工治未病,望诊可以看到的。

“热病”呢,从这个部位看到的时候,“至期而已;则刺之反者,三周而已”,意思就是说,如果你刺的方法不对,相反的刺错了,变成三期、三个周期他才会好。如果是正常的话,应该是到期,到最旺的时候就会好了。可是如果刺错了,还是会好,但是时间会拉得比较长。如果严重的逆刺,你刺的方法不对,病人会死。

所有“当汗者,至其所胜日,汗大出也”,这是前面都介绍过,什么时候大出。“诸治热病”,我们在治疗所有的热病的时候,我们下针之前先让病人喝冷水,大量喝水,喝完以后下针,然后衣服要穿得薄一点不要太热,住的地方,要冷一点不要太热,这是治热病的方式。

第二节 五十九刺 热病气穴

后面这一段讲“五十九刺”,后面我们有一篇是《黄帝内经》第六十一篇,篇名叫《水热穴论》,讲的就是“五十九刺”,到那时候我们再介绍。继续说前面的热病,如果胸刚开始发热,从胸胁开始的时候,我们“刺足少阳,补足太阴”。

如果是从手臂开始,这里是下治疗的方法而已,你如果不记得没有关系,你就记得刺热论,当你下这个刺热的时候,回头翻一翻。中医东西太多了,背也不好背。如果热病,刚开始是手臂开始痛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了,是“手阳明”跟“太阴”,对不对?其实你可以推理就知道,那胸胁痛是不是肝和胆的地方,对不对?马上就想到了。

如果是热病始于头顶的,“老师,头顶就是太阳”,那就是太阳出,对不对?如果热病始于足胫的,足阳明胃经是连着足胫在走,是“足阳明”。“热病先身重骨痛”,我们是不是一想到“身重骨痛,耳聋好瞑”,这时候我们“刺足少阴”。

“身重”的话,也代表“太阴”,你就可以在太阴上做,但是后面的骨痛跟耳聋,还有头昏,眼睛会发黑,这种都是少阴症,你可以“刺足少阴”。病严重时“五十九刺”,这个“五十九刺”,我刚刚讲过,我们后面会介绍什么叫做“五十九刺”。

第276页,这里还是在讲热病,我们如何知道他是热病?如果是“太阳之脉”,颧骨的颜色很浓、很鲜、很光亮,这都是“热病”,热病会从脸上看出来。这是“荣未交”,就是血还没有交接过来,这种完全是阳热。这个时候“今且得汗”,凡是热病在表,通通是汗解,太阳经都是汗解。

如果说“与厥阴脉争见者,死期不过三日”。厥阴脉意思就是,我们平常太阳脉是阳,所以寸脉应该比较浮一点,寸脉是阳脉就比较浮一点。头,寸主上半身,也比较浮一点。那现在和厥阴脉相碰到在一起,他是这个意思,厥阴脉相争,“死期不过三日”。

如果病已经连到肾的话,“少阳之脉色也”,这个太阳啊,它有时候就会连到肝,因为太阳是午子,它也会连到肾,因为膀胱经跟肾经是表里经,这些都是在经脉上面。

如果这是血未交的时候,你看看,通通是得汗、得汗。如果说太阳脉和少阴“争见”的时候,“死期不过三日”,不是三天啊,像这种脉表上的时候,都是二十一天,没有那么严重。我们都是汗解、汗解,都可以汗解掉。

后面要介绍,就是“热病气穴”,这一段讲到这里,就是比较重要。“三椎下间主胸中热,四椎下间主鬲中热,五椎下间主肝热,六椎下间主脾热,七椎下间主肾热”,这个穴在骶骨那边,骶骨是背后的尾椎骨这一带。

“为什么?老师,你前面不是讲肺是第三椎,第四椎是厥阴俞,第五椎是心俞,第六椎是督俞,第七椎是这个膈俞。现在怎么穴位都往上走呢”?原来的肝在第九椎,现在跑到第五椎去了,脾原来在十一椎上面,肝、胆、脾、肺、三焦、肾。现在脾热跑到第六椎了,肾热本来第十四椎,现在跑到第七椎,为什么?

因为太阳受病的时候,如果这个病结在背上,背的太阳经跟督脉是连到的,它进入督脉的时候,一热起来的时候,热得本性就是往上冲,所以在头脸上就可以看到颜色。在督脉上,原来气在下面,膀胱、肾气在下面都会往上升,所以你不能按照督脉去想,这个第几椎、第几椎,它是往上升,你通通要往上调,就是这意思。

这是热病的气穴,所以在遇到热病的时候,我们再按三、四、五、六、七的时候,得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这是“热病气穴”的位置,在这个气穴的位置。你可不可以下针?当然可以下针了,除了帮你诊断以外,都可以下针的。

所以如果你在背后按,如果你不记得,但你在背后按,督脉有压痛点,你在督脉两边都可以下针,在它的俞穴上下针,甚至这个督脉本身你都可以直接下针,直接下针时你不要想尽办法钻到骨头里面去啊!

那很麻烦,你就扎到碰到骨头就可以了。记得,我们要散热的时候,起针的时候不要扪针,手不要把那个针口按到,针直接拿出来,让它气漏一点出来比较好。

最后一句,他说“颊下逆颧为大瘕”,“大瘕”就是腹部里面,肚子里面有长东西。我们画个图,我们人呢,这个是“颧”的位置,这个是“颊”的位置,这两个位置刚好,角是这样子的。

位置找到以后,如果是“颊下逆”,就是说这个颜色由“颊”往上逆,赤色的往上逆,这就是腹中有硬块,一般是子宫肿瘤啊,都可以看到肚子里面有硬块。如果这个赤色在下颊侧,就是颊车,这个地方就是颊车的穴道。在颊车的地方看到呢,就是腹满,肚子胀满。

如果是在颧后,颊的上方,这个地方看到赤红色呢?“鬲上”,这是胸膈的位置,热在这一段的地方,这是正面可以看到。背后呢,就是我们刚刚讨论到的,从第三椎到第七椎,讲的是胸、鬲(膈)、肝、脾、肾。

所以我们这样记胸,“鬲”就是讲的膈膜,中间的横膈膜,然后肝、脾、肾,三、四、五、六、七,这时背椎在上面,我们可以找到的,知道他的热性病,这个热从哪里来?我们可以诊断。

所以常常讲,这个热其实讲就是炎症,如果简单讲就是现在西医讲的炎症,肝炎啊、肾炎啊、肺炎啊、胰脏发炎啊、脾脏发炎啊,就这样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