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只有认出真正的我,才能从根源上疗愈一切的情绪和习惯(下)

 勇敢的芯2 2022-11-24 发布于湖南

Image

具体内容请听录音

只有认出真正的我,才能从根源上疗愈一切的情绪和习惯(中)


我们说的这些执着的模式背后有三大支柱,就是

这三大感受:匮乏感,孤独感,被剥夺感。

我们很多内在的感受,其实都是由这三大感受演化出来的。比如说别人骂你,你很不爽,为什么不爽?因为你的自由被剥夺了,你的尊严被剥夺了,对吧?
 
你就有被剥夺感了,是不是?骂你是把你内在的那种被剥夺感给激发出来了。所以,你反抗,你不舒服,你难受。当然了,你还得看人,这个人是你的老板,你不敢反抗,又憋回去了。这个人是你的下级,你敢反抗,你怼出去,是不是?
 
我们要么憋回去,要么怼回去。
 
匮乏感我们是太常见了,看到别人有(我们没有)匮乏感升起;认为自己不幸福,有匮乏感;认为自己不好......匮乏感太多了。你觉得自己有缺失那就是匮乏感。
 
孤独感可以说是无聊,但无聊跟人多人少没关系。人多,你也无聊,人少你也无聊,人多也孤独,人少也孤独,这样你看出来了,这孤独感跟外在人事物没有关系。
 
所以我们内在的情绪,内在的习惯就是被这三大感受推动着走。特别是玩手机,很能体现出孤独感,无聊么,玩手机就是无聊推动着。

如果你说,玩手机好像也没有什么感觉,那么你试试不玩手机,这个感觉是不是立马出来了?

不爽,无聊,难受,是不是就出来了?

所以你不要说我玩手机没啥感受,只不过你没觉察到,你把这手机一扔,你不玩儿的时候,那些感受是不是就出来了?怎么会没有感受?

只不过这个手机被你满足的时候,你就适应了,觉得好像玩手机也没啥,是,玩手机是没啥,但是你把手机扔下来,事就大了,你不愿意(放下手机),更痛苦了,是吧?我们就一直被这种感受带动着走,你玩也不是,不玩也不是,玩吧好像没多大的开心,不玩吧好像更失落,更不开心。
 
再来看匮乏感,真的能够通过赚钱满足吗?孤独感真的能通过好吃的好玩的来满足吗?被剥夺感,真的能够通过别人的尊重,被满足吗?是不是很难?
 
因为这个感受跟外在的人事物没有关系,那跟谁有关?

定义的我有关。
 
前面我们说的定义的我:我是不好的,不完美的,不圆满的,这全都是定义的我。
 
现在大家还看不到那么深,看不到那个“定义的我在求定义的爱”,那就简单一点,去看这个感受本身。
 
当你孤独感、匮乏感出来了,就观察这个感受本身,不要把这个感受又向外关联,关联到事情上去,关联到人身上去。(通常我们认为)我找个人玩一玩,就不孤独了;得到了某个物品,就不匮乏了。

当你把这三大感受一直在向外关联的话,永远就没有机会去面对这三大感受,永远就没有机会去化解它,永远没有机会去疗愈它。

所以你想疗愈这内在的求爱模式——即内在的三大感受

最起码你要先从外在人事物中隔离出来,不要去关联外在人事物,这样你才会有机会回到内在的感受上去,直面它,化解它。
 
怎么化解这三大感受?

     ——就是要如实如是的去看待这个三大感受。
 
这三大感受,当你去感受它的话,你就会发现这感受只不过是一种波动,是一种你内在的身体上的或者是心理上的波动而已。
 
它只是一个波动,它内在没有任何东西,只是我们人赋予它意义:比如我这个感受的波动好像是匮乏感,我那个感受的波动好像是有孤独感,是你头脑给它定义的。
 
你真的如实如是去面对这三大感受的话,你会发现这个感受,它就是一种纯纯粹粹的波动。
 
这个纯纯粹粹的感受的波动它是什么?它就是爱的能量,是一种
 
这个爱也不是像我们平时说的——特别爱一个人的那种爱的感觉,那只是爱的其中一种感觉,只是爱的其中一种滋味,爱——可以显化成无数种滋味。
 
所以你一定要知道爱,千万不要把爱固定到一种滋味上。所以像你的任何感受,当你如实如是去看的时候,它就是一种波动,一种频率,一种滋味。当你去感受这种滋味的时候,感受着感受着匮乏感就没了。
 
为什么没了?

       ——它就慢慢的消融

它为什么会消融?

       ——是因为你的头脑不再去定义它了,你只在那个感受上,这时候你就没有跟头脑的诠释在一起,就没有跟定义在一起

你只在那个感受上,那个感受当然会慢慢的转化成一种爱的滋味,爱的频率了。
 
其实它本来就是,它就是这个频率(不是说转化成爱的滋味,爱的频率),这种匮乏感的频率,本来就是一种爱的频率,爱的滋味。只不过我们用头脑不断的去定义这个匮乏感。头脑会定义这个匮乏感就是因为缺钱缺车子,缺房子等等。
 
通常我们会把这种匮乏感跟外在的人事物绑的特别紧。其实匮乏感这种感受,你真的跟它直面待在一起的时候,它只是一个纯纯粹粹的,如实如是的波动而已。这种波动,慢慢地你就会体会到这里边的妙,体会到它里边的这个滋味。
 
慢慢地,就会发现这个匮乏感就不是匮乏感,它是一种平安的滋味,爱的滋味。

当然了,我们在这里也不要把爱这个字,平安这个词想象成一个什么特殊化的东西了。你不用把它想的这么高大上。爱,就比如说在这个当下,你感受一下全身,你一定有很细微的感受,这就是爱的感受。
 
甚至你去感受一下你这个身体存在的本身,你就会突然发现:这就是我的身体?这是我的存在?你会很惊讶。因为你跟自己在一起了。

所以这种感受慢慢多起来的话,你就不会执着在那个头脑的定义上。
 
当我们真的深入到这里的时候,会发现你那些求爱的模式,执着的模式,它其实并不存在,它在爱这里是不存在的。

它只存在在哪里?

       ——存在于你的头脑里,存在于你的意识的“识”里边,存在于头脑的思维里面。
 
后面逐渐地会发现:我这个求爱模式中的理由都是谁给的?———都是头脑给的。

头脑给的这些理由靠谱吗?

一点也不靠谱。你今天求爱是求这个条件的,明天或许就不想要这个条件,换成另一个条件对不对?
 
从小到大,你有发现过:是否存在一种你一直想要的东西,每时每刻都没变过?从小到大你就为了一个理由活着了吗?

很少,反正我是没有的。你说我从小到大只为了一个信念,一个理由活着?我感觉我的理由信念一直在变。
 
但是,抽象层次的那个信念是不变的,抽象的那个信念(定义的我求定义的爱)这个模式它没有变,越抽象,越内在的东西它是很难变。就是潜意识里边的东西它跟感受绑的很深,所以很难改变。
 
但是绑定外在的这些条件,跟物质条件有关的这些理由,是不断的在变化的。比如我们从小说长大要当科学家,现在再想想,你还想当科学家吗?都变了。

所以说我们求爱的这个理由,执着的这个理由,是不靠谱的,头脑告诉你的这些理由都不靠谱,不信你自己写写,把你今天做事的理由和明天做的事的理由写出来,再看看靠谱不靠谱。
 
我们再来说一下,为什么执着?为什么会求爱?其实这里边有比较深的东西,深在哪里?
 
你求爱是因为你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你若不知道的话,你干嘛去求呢?
 
(以下可反复听录音去体会)
所以在潜意识深处,甚至说超意识深处,你是知道什么是爱,你的内在本来就有那个爱并且你是知道什么才是真爱。

你的外在表现是不断的去求,求到了(想要的),你感觉了一下(或过了一段时间),好像觉得又不是。

你发现了吗?是不是你是知道什么不是爱?因为你求到的东西都不满足你,然后把它pass掉因为你知道它不是,(虽然)接着你会再去求下一个。
 
你看这一辈子都是在求一个爱,感觉好像是这个,发现不是;然后去求下一个,感觉了一下,好像又不是......。这一辈子求来求去,求的这个本身就说明你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
 
求到了之后,把它抛弃了,说它不是爱(不然你不会抛弃),那正说明你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所以说这个里边有很深的东西,因为我们内在真的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并且内在真的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的滋味。我们内在超意识深处就已经有这个爱了,对不对?
 
我们了解了这个之后,我们就要知道,这个执着真的没必要去执着,越执着越会成为一个习惯,越会成为一个惯性模式。

你要抛开这些执着的条条框框和条件,回到超意识深处,去发现内在本自具足的东西。你的爱从来没缺过,满满的爱都在那里。
 
当你能够发现那种爱的话,你做任何事情,爱自然会流淌出来,自然就会遇人用爱去交流,遇事用爱去做。

所有的习惯都转化成了一个为爱服务的习惯、为爱交流的一个习惯。
 
我们千万不要把习惯变成一个定义的我去求定义爱这样一个习惯,你只要是建立在“定义了我求定爱”这样一个习性模式里,就一直会在这个“有求”的轮回里面,就会不断的重复体验:求到的开心→然后失落→又求→求不到痛苦、烦恼、纠结→再求→求到了开心→......→求不到、痛苦、烦恼......就是一直轮回。
 
如果说你真的明白这种内在超意识深处的本自具足的爱,把它延伸出去,你就能够见到太多太多的这个爱的展现。
 
所以我们说到这里,所有的疗愈、情绪疗愈也好、习惯疗愈也好,其实都是从爱出发的一个疗愈,都是让你回到你超意识深处,本来就有的爱的那个地方,回到一体意识里面。
 
实际上爱一直在那里,只不过我们内心深处的本来具足的爱,被我们头脑头脑的各种定义、判断给掩盖和障碍住了,所以我们看不到了。
 
那么,我们循序渐进的这样一个疗愈,不断地去看透自己内在的这个情绪模式或者习惯模式,慢慢地把这个模式破掉,也经由这些模式,一定会发现内在本质具足的、圆满的爱。
 
我开这个情绪疗愈这个课,其实就是想和有缘人一起去发掘我们每个人内在的这些情绪模式、习惯模式,然后去化解它。

我讲的这些理论,也不是去要求别人要做到,那一定先是在我的身上去体验。经过我的体验,我发现原来是这么回事儿,原来还可以这样疗愈,再分享给大家,你们也可以学着去做。

当然了,如果说你能够领悟的更深,有自己的方式方法去疗愈自己,那没有必要说一定是按照某个老师说的,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这个方式去做,去化解自己内在的情绪模式、习惯模式。

但是不管你用任何方式、方法,源头都是一样的,疗愈的终极是一样的,疗愈的根源是一样的,都是发现那个爱,成为那个爱,让那个爱自然的流淌。

不要用你的头脑的定义、评判去把那爱给障碍住了。

一定让爱,让爱之光、自信之光没有任何障碍的流通出来、照耀出来,那这样的话我们的这个疗愈才彻底、才到位。

 2021.11.25 屈于心

(本主题完结)

 “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唯一的目的就是忆起我们的
          本质,所有的发生都是种体验,所有的体验都
               是再次提醒我们回归本质,感恩能遇见你们,
                   希望能与你们在交流中不断地扩展、延伸                             爱…… ”


  Image

更多屈于心的文章,请前往【满意禅拍】订阅号阅读。现每晚20:00屈于心先生会在视频号直播关于情绪疗愈的正确实操方法,希望大家多多关注。【依侨嘉】在今后的日子里会持续推送屈于心先生的文章,这是真正的福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