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彭德怀朝鲜战场发火无人敢劝,洪学智见陈赓坐门口,顿时有了主意

 兰州家长 2022-11-25 发布于甘肃

1951年6月,正在北京养伤的陈赓接到了彭德怀的电报,请他尽快到朝鲜前线相助一臂之力。

这封电报来得急,可是个中缘由不用说,陈赓也心知肚明。此次他重返朝鲜,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老战友,老搭档,更是为了安抚志愿军指战员的士气。

文章图片1

陈赓

在刚刚结束的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中,我军因为指挥失当,造成了一次重大损失:

180师在战略撤退的过程中,被敌人的机械化部队包围。经过浴血奋战,1万余人只有4000人顺利突围。

其余的战士中,有3000人壮烈牺牲,3000人被俘虏,这是我军在朝鲜战场上前所未有的巨大失误,从领导层到各级指挥员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考虑到比起一时的失利,全军上下的士气和情绪显得更为重要。要想安抚全军,首先要给彭老总“降降火气”,于是陈赓刚刚养好病,就迫不及待地来到了朝鲜前线。

文章图片2

陈赓事先没有通知彭德怀,他刚到彭老总办公室门口的时候,正听见彭德怀在里面发脾气。一旁的洪学智想要劝又无从下手,只好暂时走出了门。

看到坐在门口板凳上的陈赓,让洪学智眼睛一亮,他急忙请陈赓进屋帮忙劝劝彭德怀。

事实证明陈赓确实是一剂良药,他仅仅靠着一句话,就让彭老总消了火气。 

其实这已经不是陈赓第一次来到朝鲜前线了,在抗美援朝战争刚刚打响的时候,他就已经去过朝鲜。

文章图片3

彭德怀

两人情义

1950年11月1日,当时身在越南的陈赓知道了朝鲜战争爆发,志愿军入朝参战的消息。经过党中央决定,担任我军总指挥的正是他的老搭档彭德怀。

说起彭德怀和陈赓这对老搭档,他们的深厚感情要追溯到当初两人参加湘军的时候。

彭老总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由于家中贫困,所以他很小的时候就对地主阶级深恶痛绝。

1916年3月,彭德怀得到了一个参加湘军的机会,他顺势参了军。

文章图片4

次年在军中,彭德怀认识了同乡陈赓。

与彭德怀不同的是,陈赓出生在一个富庶的家庭中,他逃家参军一是羡慕习武之人,二是为了逃离封建婚姻的束缚。

就这样两个出身于不同阶级的年轻人,在军营中成为了知己。

除了出身不同,两人的性格也有很大差异。彭老总天生心怀锦绣,可是不善言辞,为人木讷;而陈赓却生来风趣幽默,不但交友广泛,而且处事圆滑周到。

按理说这两个性格相反的人之间,恐怕很难产生共鸣。可是世上的事本就是这么奇妙,这两个人的性格在长时间的相处中,反而因为互相弥补产生了特殊的化学反应。

文章图片5

自从两人逃离湘军,加入革命队伍开始,彭德怀和陈赓就在工作中一唱一和,相得益彰。

彭德怀为人严肃,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然而有时却缺乏变通,容易得罪人。这时就需要陈赓平衡各方的关系,团结各方人士,在工作上查缺补漏,左右逢源了。

两人不但在工作中互相帮助,就连私底下也只有陈赓能劝动倔强的彭德怀。

众所周知,彭老总直到40岁才结婚,而介绍人正是陈赓。对于彭老总的心思,他比谁都清楚。

在他的介绍和牵线搭桥下,不善于表达自己的彭德怀终于组建了自己的家庭,从这件事上也能看出他对陈赓的绝对信任。

文章图片6

彭德怀

对于平时不苟言笑的彭老总,一般人可不敢轻易地和他开玩笑,不过这里面可不包括陈赓,他是唯一一个敢戏弄彭德怀的人。

曾经在庆功宴上,他用白开水骗彭德怀用白酒干杯,被识破以后又用巧言脱身,让彭老总也拿他没有办法。

从红军时期到解放战争,这一对老搭档在共事的几十年内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也难怪彭老总到达朝鲜战场后,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陈赓了。

文章图片7

陈赓

再次协同作战

1951年1月23日,陈赓来到朝鲜前线,抵达了司令部。彭老总见到他自然十分高兴,邀请他参加了随后举行的中朝军队高层会议。

在会议中陈赓听取了彭老总的报告,并在会后参观了前线和我军后方的部队设施。为了把朝鲜战场的状况第一时间汇报给毛主席,陈赓几天之后就返回了北京。

如果说第一次的赴朝只是了解情况的话,那么第二次去朝鲜陈赓肩上就有了更重的责任了。这一次他不但需要鼓舞士气,做好彭老总的思想工作,也肩负着带兵任务。

文章图片8

陈赓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司令员兼政委,负责带领志愿军的后援部队增援朝鲜战场。可刚到彭德怀办公室,就赶上了他暴怒之下正在训人的一幕。

此时在办公室受到训斥的,正是180师所在的60军军长韦杰。

韦杰本来就是我军一位能征善战的将才,这一次的失利也不能说全是他的责任。可听完了他的汇报,彭老总却表现得不大满意,连问了他几个问题。

彭老总问:“你总结出来的失误原因是什么?”

韦杰吞吞吐吐地回答:“我觉得是军部电台被毁,导致的和180师失去联系导致。”

文章图片9

韦杰

彭德怀一听,就马上反驳道:

“我看是师长没有坚定的突围决心,临阵犹豫,导致了突围失败。”停了停他又说:“这明显就是指挥失误的问题。”

接下来他又问了第二个问题:“在撤退命令下达后,你们军部是否对于每一支部队,作出了妥善安排。包括意外情况发生后的应对措施?”

见韦杰不说话,彭德怀又说:

“是不是只是把上级命令简单的照本宣科,而没有因地制宜,具体布置?”

文章图片10

彭德怀

韦杰的沉默让彭德怀更加气愤,他清楚自己的推断基本八九不离十了。此时他的每一句话都包含着怒火:

“敌人只是挡住去路,并没有全方位包围的时候,为什么不突围呢?即使白天时机不好,为什么不趁着夜色实施突围?你平时对部下是怎么教育的?难道一遇到敌人,没有手把手的指挥,就不会打仗了吗?”

现场空气彷佛凝固住了,没有一个人说话,大家的情绪紧张到了极点。

眼看着彭老总的火气越来越大,就连平时在总指挥面前的熟人都不敢出言劝告了。

文章图片11

洪学智

因为室内气氛的压抑,洪学智默默走出房门思考对策,如何才能让彭老总消气呢?一出门,他看到了坐在门口的陈赓正在向他微笑。

在洪学智的眼中,陈赓简直就是大伙儿的救星,现在这个情况下,也只有陈赓才能完成对彭老总的劝说工作了。

还没等他开口,陈赓却说出了一句让他吃惊的话来:“不必多说了,我就是为这个任务而来的。”

洪学智正在惊讶的时候,陈赓又说:“你信不信我一句话就让彭总消气?”

洪学智自然不信,彭老总正在气头上,怎么会因为一句话消气。

文章图片12

没想到陈赓不慌不忙地走进屋,直接走到彭总面前。

见到陈赓的到来,彭总先是一愣。就听到陈赓说:

“彭老总,我远道前来还没吃饭呢,肚子都饿得咕噜咕噜叫咯。”

听完陈赓的话,彭老总表情没变,但语气明显轻松了很多。他长出一口气,说道:“那就先吃饭吧。”

就这样陈赓还真的用了一句话,就给大家解了围。

文章图片13

王近山

不过他知道将士们的思想工作才刚开始,下一个需要安抚的目标,正是王近山。

这位王近山,人称“王疯子”,是一员虎将。自从参加革命就因为作战勇猛,奋不顾身而得了这个外号。

成长为指挥员以后,他又得了一个新的绰号“常胜将军”,在解放战争中立下了很多功勋。这次在朝鲜战场上作为60军的领导者,也是他第一次遭遇如此大的惨败。

虽然王近山人称“疯子”,可是他却最怕彭老总。每次彭老总批评他的时候,这位脾气暴躁的将军一声都不敢出,活像一个犯了错的孩子。

这次也因为怕彭老总的责备,他干脆躲在房里闷头写起了检讨。

文章图片14

王近山

对于这个能打胜仗的人才,陈赓也有自己的劝慰方法。他来到王近山房内,自来熟的坐在了王近山对面。他明白要做王近山的思想工作,要先帮他放下思想包袱。

于是陈赓推心置腹地说起这次战斗的教训:

“近山啊,这次回撤失利,主要是指挥失当。不过彭司令已经替你们承担了责任,不过你们自己也要反思一下,毕竟我们的对手不同了,作战方法也要随之转变嘛。”

在他的耐心开导下,王近山也说出了心中的主要顾虑:

“我知道自己的错误,也想对彭老总当面作检讨。可是我怎么会脸见他啊。”知道了王近山的顾虑,陈赓也给他出了一个主意。

“既然你怕面对彭老总,不如我帮你把检讨交给彭老总,而你就直接回国当面向主席请罪吧。”

文章图片15

一句惊醒梦中人,王近山一下打开了思路,不禁连声夸赞:“还得是老领导有办法。”

这次我军上层领导因为指挥失误,导致的士气上的波动,就在陈赓春风化雨般的工作方法下得到了圆满解决。

掌控大局

1952年2月,陈赓回到国内汇报工作,之后第三次来到朝鲜前线。不久后因为彭老总的身体原因,只能回国就医。

文章图片16

在离开朝鲜之前,他向陈赓做了一番叮嘱:

“如果停战实现,我预想以邓华为志愿军司令员,甘泗淇为政委,杨得志为副司令员。但如果要打下去,你就出任司令员。”

可见在彭老中的心中,对于陈赓是十分放心的。没想到彭老总刚走,陈赓就迎来了大显身手的机会。

因为美军的火力猛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亡,我军在阵地上挖出了大大小小的“猫耳洞”。

出于协同作战的考虑,一线指挥员们又发明出了把相邻的多个“猫耳洞”相连,变成一个类似“地道”的系统。

文章图片17

在一次前线视察中,陈赓发现了这个发明,当时就觉得很有想法。于是他要求以十二军为试点单位,研究推广这种挖地道的战斗方式。

1952年5月1日,陈赓在各军参谋长会议上作了讲话。他以十二军的“挖坑道”战法为例,向全军讲述了自己对于现阶段战斗的理解。

那就是既然我军在火力上不占优势,但在用这种办法稳固了阵地以后,敌人再也无法轻易地推进了。

这个时候的战斗,就变成了我军挖工事,敌人为了和我军对峙也只能挖工事的局面了。

文章图片18

我军可以以坑道为依托,用炮火对付进攻的敌人。同时在其他阵地上对敌人发动小型出击,从而分散敌人的进攻重点,以达到瓦解敌人攻势的作用。

对参加了朝鲜战争的美军来说,这简直就是他们的噩梦。难怪美军的一位指挥官抱怨道:

“共产党的军队不是在打仗,而是在挖一条地下长城。”

根据战后统计,我军在朝鲜战场上挖出的坑道总长度,超过了1290公里,相当于连云港到西安市的长度。

这无疑是人类战争历史上的一个奇迹,也是我们可以凭借落后的武器阻挡美军现代化部队的主要原因。

文章图片19

在中国开国功勋中,陈赓是一位不多见的全能型人才。他文能作党政工作,思想工作;武能带兵打仗,连战连胜。

更可贵的是,他积极团结战友,无论在党内党外都交下了很多朋友。这样的全才能够加入革命,无疑是我党之福,也同样是国家之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