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稻盛和夫:人的智慧,产生于埋头工作之中

 书虸 2022-11-25 发布于山东

图片

图片
【每日·听稻】如果你想获得成功,想让成功持续,那么,你描绘的愿望,你怀抱的热情,都必须纯洁无瑕。因此,首先要舍弃私心,用清澈的心灵思考问题。——稻盛和夫#盛和塾

本文字数:4179字 | 预计阅读:18分钟
音频播放结束后将自动循环播放,可重复收听

图片

我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一直把“人心” 视为最重要的因素。

所谓“人心”,就是“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x热情x能力”中的“思维方式”。而“热情”也是由人心所生。

因此从表示人生和事业结果的该方程式中来看,也能知道“人心”有多么重要。

我是理工科出身,大学的专业方向原本是有机化学,尤其是制造合成树脂等物质的石油化学,更是我的专攻科目。

如今,存在着各种化学物质导致地球环境的污染问题,但在当时,我确实梦想通过化学反应制造出新物质,从而造福世人。

一般来说,凡是抱有这种梦想的技术人员,往往会倾向于“科技万能”的思维方式,但我从年轻时起,就认为“人心”要比科学技术更为重要。

在踏入社会后,我也一直没有动摇过这种“重视人心”的思维方式。

也正因为如此,在我的讲演中,有关“人心”的内容往往占了最大的比重。

1999年,山口大学迎来了建校50周年,该校的校长是广中平祐先生。

广中先生是世界级的数学家,而且还兼任京都大学的名誉教授。

生于山口县的广中先生之前被聘为山口大学校长,当时迎来了他的第二个任期。

广中先生热情邀请我给山口大学的学生们做纪念建校50周年的演讲,因为与广中先生私交颇深,所以我欣然答应。

图片

给大学生们讲什么好呢?经过一番思考,我决定把“人生的意义”作为演讲的主题。

所以随后几个月之内,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一个人获得生命、来到世间的人生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人生的意义即'提高心性’。”

“提高心性”“让心灵变得美好”“纯化心灵”“净化心灵”“成就美丽之心” ······

虽然说法各有不同,但其本质却殊途同归——努力提高心性正是人生的目的所在,正是赋予人生意义的行为。

各种机缘巧合,使我最终领悟到了这个道理。

如果一个人心灵污浊,那他的人生道路就会变得崎岖不平,因此必然会跌倒。

而如果一个人心灵清澈,则他的人生道路会变得平顺,因此能够度过幸福安定的一生。

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企业经营。如果企业家心灵清澈,则企业经营状况便会顺利且稳定。

所谓“提高心性”,即一心向善、美化心灵。这是一个人的人生旅程和经营事业都迈入良性轨道的原动力。

图片

从我自己的经验来说,不管是在商业方面,还是在人生的其他方面,可以明言:凡是依据“让对方受益”这一基准所做的判断,都获得了成功。

但很多人会有这样的想法:

“优先思考对方的利益当然很好,但如果对方心术不正,我们应该如何是好呢?只要踏入社会,就会遇到很多心怀恶意的人,你用'利他之心’待他,他却变着法儿把你当作他的猎物。”

有这种担忧的人恐怕很多吧。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意见可能是对的。

但我还是认为,就连心怀恶意的人,也都是由我们自己的心灵吸引而来的。

过去,曾有许多人前来诉苦,要求我帮他们出主意。有人还哭诉说:“遇到了那么坏的人,倒了那么大的霉。”

但仔细追问前因后果,就会发现,此人与他说的坏人半斤八两,他对别人也做过类似的坏事。

所以,我这样对他说:“你说什么呢?你自己不也做了同样的坏事吗?正因为你平时心里尽想坏事,所以才把坏人坏事招了过来。”

“心不唤物,物不至”这一法则在这里同样适用。

身边出现了居心叵测、欺骗别人的人,是因为自己和这种人有同样的心灵。




如果认真磨炼灵魂,心灵变得清澈美好,那么,我们周围人的心灵也同样会变得美好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就必须承认,自己心灵的修行还远远不够。

话虽然这么说,但心术不正的人真的出现了,该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是远离他,不与他发生关系。

如果交往后对他心生疑虑,那就找个理由不再与他见面。

如果他想加害于我们,那就坚决断绝关系,一概不再与之交往。

最不应该的是,针对对方的所作所为,我方也考虑这样或那样的对策,为了损害对方而玩弄阴谋诡计。

图片

一旦我们这么做了,我们自己的心灵也会变得与对方一样肮脏,堕落到与他们同样的水准。

经营企业时,有人甜言蜜语,介绍一些似乎可以轻松赚大钱的项目;有人道貌岸然,目的是利用别人,欺骗别人。

这样的人层出不穷。如果我们的内心被欲望蒙蔽,很快就会跌入他们设下的陷阱。

所以,悦耳动听的赚钱建议、投人所好的商业项目,每当有人向我进言,我都视其为“恶魔的耳语”,不理不睬。

警惕被这种人玷污自己的心灵。

同样,对于我认真投入的事业,有人无端批判,有人拖后腿。对于这些人,我的态度也一样:不加理睬。

图片

你的愿望——只要出于为社会为世人的美好心灵——就一定能实现。因为最高尚的愿望一定能带来最理想的结果。

相反,基于私利私欲的“污浊的愿望”,即使一时能实现,一时能成功,最后必然以失败告终。

借用华歌尔企业创始人冢本幸一先生的一句话,那失败是因为“拔出了邪剑”。

我和冢本先生都是京都的企业家,交往甚密。

在当时经济的混乱中,冢本做起了饰品生意,不久便创立了华歌尔。

因为有过九死一生的经历,冢本常说:“我有神灵相伴。”因为神灵保佑,所以事业一帆风顺,想干什么全都如愿以偿。

图片

有一次,冢本向他的心腹助手兼副社长讲到上述话题时,这位副社长说道:“社长说得不错。但是,当你拔出“邪剑’时,情况就不同了。

“社长有两把剑——正义之剑和邪恶之剑。因为你拔了正义之剑,所以事事顺畅,一切问题迎刃而解。但是如果你要拔出那邪恶之剑,你照样会挫折失败。”

“这就证明社长确有神灵相伴,当你拔出正剑时,神灵就鼎力相助,当你拔出邪剑时,神灵就冷眼相向了。”

“副社长一语中的。神灵是明察秋毫的。”冢本先生深为感叹。听了这话,我亦有共鸣。

所谓“邪剑”是指“卑劣的愿望”,只打自我损益的小算盘,思想中充满私利私欲。

这样的愿望再强烈,至多只能获得一时的成功,这种成功不可能持续。

相反,我们强烈祈求某种愿望一定要实现,并为此拼命奋斗,而这种愿望是摆脱利欲之心的高尚的理想,那么它就一定能实现,而且能够长盛不衰。

为了达成愿望,竭尽全力,绞尽脑汁,仍然无法进展,一筹莫展,山穷水尽,但就在这种时候,意想之外的灵感,想象不及的智慧,似天启般突然闪现,感觉是宇宙造物主在自己背后着力推动。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别以为神灵看不到。人的一切所思所为,是非曲直,神灵全都看在眼里。

所以,如果你想获得成功,想让成功持续,那么,你描绘的愿望,你怀抱的热情,都必须纯洁无瑕。

因此,首先要舍弃私心,用清澈的心灵思考问题,依据这种思考拔出“正剑”,事业就能成功,人生就会幸福美满。

图片

在我们身边有一些人,虽然头脑并不聪明,也说不上有多能干,但是,他们以纯粹的动机发起挑战,不懈努力,持之以恒,顺利完成了大家都认为难以完成的工作。

我们应该看到过这样的人吧。

一方面,以清澈的心灵描绘的愿望,成功实现的概率很高,而且这个成功容易持续。

也就是说,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经营中,幸运经常会光顾,幸运会连续不断。

图片

另一方面,才华出众的人绞尽脑汁制订了缜密的计划,却不能顺利推进。

不管多好的计划,如果其动机源于邪念,那么即使获得一时的成功,这种成功也无法持续。

那么,净化心灵、美化心灵的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呢?那就是全力以赴、全神贯注地投身于眼前应做的工作。

全身心投入工作时,怨恨他人、憎恶他人的杂念就不会浮现。犹如禅僧坐禅一般,当下的心灵会变得纯洁、美好。

为了磨炼心灵,我们没有必要特地去坐禅,没有必要居深山、击瀑布。




只要将全副精力投入眼前的工作,在当下这个瞬间极度认真、极度专注,就是任何方法都无法替代的精神修行





我听过一位木匠和大学哲学老师的对话,这位木匠从事庙宇的修建工作长达数十年。他们的对话让我深受启发。

那位师傅小学毕业后就当了木工,从事庙宇的修建工作,后来成为工匠,成了木匠们的“头儿”。

他将自己的整个人生,全都奉献给了这项事业。他的谈话内容精彩,耐人寻味,丝毫不逊色于专业的哲学家。

数十年间,这位匠人与树木相对,与树木交流,活用其经验和心得,为修造卓越的建筑倾注精力,一心一意。

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在提升人格。就像这样,全力以赴,把眼前的工作做好、做完美,这就是最好的心灵修行。

通过每天的劳动,心灵自然得以磨炼,性情自然得以陶冶。

埋头工作获得的收获不止于此。每天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心灵就能得到净化。

我认为,当心灵处于纯粹状态时,人就能触及所谓的“宇宙真理”,也就是触及事物的本质。

图片

从京瓷开始,凡是在我参与经营的企业中,我要求全体员工都拥有相同的“哲学”,每年都努力将其铭刻于心,要求大家都根据哲学做出判断、采取行动。

如果要问这个哲学是如何产生的,答案就是:这个哲学同样产生于埋头工作之中,产生于心灵净化的过程之中。 

在创办京瓷之前,我在京都一家绝缘瓷瓶公司从事新型陶瓷的研究工作。

那是一家很糟糕的企业,经营连续亏损、工资拖延发放已经司空见惯,研究设备也很缺乏。

但在当时,除了在既定的条件下投入新型陶瓷的研究开发工作,我别无出路。于是我就全身心地投入了眼前的这项研究工作。

当我这样全神贯注地投入工作时,杂念从心中消失了,我甚至接近了“无我”的状态。

图片

思想中的杂念从头脑中被清除,心灵进入了纯净状态。

当心灵处于清澈纯粹的状态时,就会突然冒出不知来自何处的“智慧的语言”,也就是好的想法、好的思维方式。

为了获得卓越的成果,应该怎么做才好呢?应该抱着怎样的心态面对每天的工作呢?

似乎是在回应我心中的疑问和烦恼,作为答案的智慧的语言在心中闪现。

这样产生的各种各样的想法和思考,我都记在了实验用的笔记本上,这成了我的习惯。

从研究者变成经营者以后,我的这个习惯也没有改变。

我把每天在工作中获得的体会,包括思考和语言,都记录在笔记本上。

这些从技术员时代开始记录的笔记内容多样,成为后来被称为“京瓷哲学”的企业哲学的原型,支撑着京瓷公司的成长与发展。

自那时起,半个多世纪以来,就我而言,哲学就是在企业经营这片汪洋大海上航行的海图,就是在人生道路上指示正确方向的指南针。

追根溯源,哲学也是“美好心灵”的产物。

图片
END

本文精选了稻盛和夫著作《京瓷哲学》《活法》(东方出版社出版)、《心》(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中的精彩片段。今天的学习内容为:人生哲学-实证-持续净化心灵。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