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塔黄,三十而立。

 翟萌萌同学 2022-11-25 发布于江苏

在青藏高原东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流石滩上,生长着一种神奇的植物,塔黄

它是一个明星,备受植物学家和摄影爱好者的关注,所有人见到它的第一个想法通常是,该用哪种姿势与其合影?

它也是一个异类!高山苦寒之地,环境恶劣,大部分植物为求生存,都主动放弃挺拔的身姿,转而追求以「矮」为美。

及膝灌丛还不够,最好直接贴在地上,抱团取暖,长成垫状才最安全。

藓状雪灵芝/ Arenaria bryophylla

石竹科无心菜属

风吹不动,寒气亦无法入侵的垫状体

而塔黄却选择了一种截然不同的生存策略,往高处发展。

孤单挺拔的身姿,让其在看似荒凉的流石滩上,总是那么醒目,如战士一般屹立在高山之巅。

塔黄/ Rheum nobile,蓼科大黄属

西藏色季拉山口,海拔4700米

每年春夏时节,高山上积雪消融,生长季来临。

塔黄」都会从地上冒出头来,伪装成一颗白菜的样子,接受阳光,制造养分。

与其它高山植物一样,此时它个子也不高,方便避开凛冽的寒风。宽大的叶子铺展开来,显得水灵又娇嫩。

幼年塔黄,流石滩上的「小白菜」

到了冬天大雪来临,这颗「白菜」的地上部分就会枯死。枯死前叶片会把养分都回流至地下粗大的肉质主根里。

然后开始休眠。

年复一年,生长休眠交替循环,塔黄就这么低调的活着。

等到30多年以后[1],人都而立了,塔黄的养分也积累的差不多了。它才开始着手完成大自然赋予的使命,开花结实,繁衍生息。

塔黄巨大的花序,通常高1~2米

塔黄的平均开花年龄为33.5年[1]

塔黄的成人礼,也是它的死亡仪式。它这一生只开一次花,结果后生命便了结。

从积雪消融的那一刻起,它就开始拼命生长。短短两三个月,它就能从地上抽出一根巨大的花序,瞬间成为流石滩上的巨人。

粗大的根系直插地下深处,让其屹立不倒。

而大型花序外面,则被宽大、半透明的淡黄色苞片层叠包裹。苞片里面,藏着它最珍视的下一代。

这些半透明苞片将整个花序轴包括起来,形成个疏松透气的空腔,如同一个温室。而这个温室,就是塔黄送给下一代的最好的礼物。

塔黄用苞片建造的温室

有了温室,寒冷、风雨、强紫外辐射,甚至传粉问题都迎刃而解。

我们知道,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就会降低0.6℃。以海拔4700米色季拉山口为例,既便是7月份,温度也只有10度左右,夜间甚至会低于0℃。

植物的繁殖器官最是娇嫩,花粉、胚珠的发育等生理活动对低温尤其敏感,而温室则为其正常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温度条件。

在晴朗的正午,塔黄的温室能为其增温10℃左右。阴雨天气倒不怎么明显。

「巨人」塔黄

舒适的温室不仅保护着娇嫩的花朵,也为各种昆虫提供休憩的场所

它们在里面爬上爬下,不经意间就会带走花粉。或者从外面带来花粉,不经意间又把它们给蹭到了柱头上。

即使传粉工作结束后,苞片也会不脱落。塔黄的温室会一直保护着幼嫩的果实,直到种子完全发育成熟。

塔黄的瘦果,具3棱,蓼科植物一个典型的特征

参考文献:

[1] Bo Song,Peter Stoll,et al. Demography of the giant monocarpic herb Rheum nobile in the Himalayas and the effect of disturbances by grazing[J].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201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