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借史励志 心诚志坚——佳联赏析(二)

 川雪898 2022-11-25 发布于广东


         借史励志  心诚志坚

            ——佳联赏析(二)

                  川      雪


清代著名作家蒲松龄在科举考试失利后,为激励自己,书一联《自勉联》 刻于铜镇尺上: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自幼聪慧好学,19岁以县、府、道三考皆第一而闻名籍里。后来却屡应省试不第。他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 直至71岁时才援例成为贡生。平日除微薄田产外,以教书、做幕僚维生。  

蒲松龄坎坷的遭遇和长期艰辛的生活、科举制度的腐朽与现实,让他愤而放弃科举而著文,毕一生精力完成名著《聊斋志异》这一部旷世的志怪小说。

上联中的“破釜沉舟”,见《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说的是项羽率军伐秦,过漳河的时候,命令士兵只留三天的干粮,然后把船沉没,把锅砸碎,以示有进无退,一定要夺取胜利的决心。 “百二秦关”,古代通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的秦国领地。

下联中的“卧薪尝胆”,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说的是春秋时越国被吴国灭亡,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拘押了三年,后遇赦返回越国,睡在柴草上,每天临睡前都要舔一下苦胆,以提醒自己不忘亡国之辱。“三千越甲”,指越国的军队数量不多。“三千”为虚指。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有志向的人,做事都会成功,就像项羽破釜沉舟,最终使百二秦关归楚所有;苦励心志的人,上天不会辜负他,就像勾践卧薪尝胆,仅用三千兵马,就灭亡了吴国。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内容丰富多彩,故事多采自民间传说和野史轶闻,将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会化,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憎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理想寄托。蒲松龄将他一生内心美好的愿望、情思都寄托与他书中的神鬼、狐妖、花木精灵中,他能够把真实的人情和幻想的场景、奇异的情节巧妙地结合起来,从中折射出人间的理想光彩。在深夜孤苦灯下,故事中的神鬼、狐妖、花木精灵与他做伴、对话,以慰藉他贫苦而不甘平庸的心,在想象中去解决现实中无法解决的矛盾,又充满希望的要改变这人世!      

《聊斋志异》其内在品质具有理想的人性和美的光辉,是内在美和外在美和谐的统一,这种美也只有在虚幻的世界中才能做到完美结合,它不但是一部旷世名著,而且是留给人类世界中另一种绚丽美好的精神向往!

1962年,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在参观山东淄博市淄川区蒲家庄蒲松龄故居时,题写了一副对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高度评价了《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和社会意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