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校长三课”有何迷人之处?

 贺兰山在线 2022-11-25 发布于宁夏

——“校长三课”研究系列之一
★陈绍清
           01
怪象聚焦:一段不是引子的“引子”
近段时间,我在办公室整理当教研员以来的工作资料,其中《教研记录本》多达42本。短短六年间,我听课近1000节,查阅备课本、听课本近6000本。翻阅这些宝贵的教研资料,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校长的备课本极少,听课本记录极约,教学反思和专业评课导课记录极简
校长是学校整体教育质量提升的第一责任人。校长不上课,不会观课、评课、导课甚至是改课,又怎么能带领干群抓学校的内涵发展呢?
基于以上朴素的认知,笔者想以《“校长三课”:有何迷人之处?》《由“校长三课”想到校本教研建设》《“校长三课”:深刻改变区域教研生态》为题,以系列教研推文的形式为一线校长的专业发展支招。
本期推文,笔者将深度解剖一个鲜活案例,清晰呈现“校长三课”的迷人模样。
02
案例呈现:“校长三课”长啥样?

这个案例说的是湖北省松滋市教育局开展的“校长三课”活动,为了便于大家窥全貌、睹真容,下面原文呈现其内容:
松滋“校长三课”赛出教育新气象
(通讯员:胡昌林 山栀子)“以前,只听说教师教学搞竞赛,今天见识一把手校长上课比赛,教育的风气真的变了!”这是湖北省松滋市实验小学的老教师刘革成在看到学校校长黄华斌全校磨课,准备参加全市校长教学比武时的感慨。
12月29日-30日,2020年的最后两天,松滋市黄杰小学和松滋市实验初中分外热闹,松滋市“校长三课”上课评课竞赛活动在全市引起不小的轰动。
校长上课和评课比赛,以为只是说说而已,没有想到会来真的!”市黄杰小学副校长胡雄早早地就带着语文老师们来到赛场守候,等待这场意外的精彩。
29日上午第一节,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奎就带领各党组成员进入赛场。“有高度、亮度、温度、厚度和安全度的教育哪里来,核心在课堂,关键看校长!静心办校,课比天大,只有校长“率带”,才能引起同频共振!”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奎说。
29日下午1:30,市教育局近二十名机关干部没有午休就直奔黄杰小学大会议室,他们组团旁听的是刚从局办公室主任位置调任市实验小学校长岗位的黄华斌的课。对于这名旧同事的课显得兴趣盎然。“原来在机关口若悬河的他,看看走上讲台会怎么样?”40分钟后,老同事们不禁对新校长啧啧点赞……
两天里,松滋市共有42名义务阶段学校“一把手”校长参与“校长三课”现场竞赛。“校长当主角,机关干部当观众,一线教师当评委,全程直播,全市亮晒。”副局长周启平说,“校长要把本事拿出来,把风采亮出来”。
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培训校长和干部的好机会,我们要借此向校长学姿态,学状态。”洈水镇中心学校校长向勇带领全镇所有中小学校长及行政干部组团观摩。南海、王家桥、斯家场等乡镇的干部也纷纷进城“观战”。
校长同观一节课,同评一节课,不同学科的视角,都是不一样的精彩。”来自一所乡村小学的校长易煜在全程观摩评课比赛后,很是激动。
我从来没有想到,校长们的课都上得这样好。”担任评委的刘继蓉老师惊喜地说,“这些校长们上课与老师还真不一样,视野开阔,大气磅礴,很值得老师们学习。”
 松滋市“校长三课”是全市教育党建“乐乡教育党旗红”的重要项目。自2019年4月以来,全市以“校长三课”强“红色引擎”带“红烛先锋”推动校长及领导班子任课、上课和观评课成为常规常态先“晒”后“赛”,以“率”促“带”。全市出台了“中小学校长及班子成员任课基本标准”,要求所有中小学校长必须带头任课,每学期开学专项督查统计各中小学校长任课观课情况公开通报纳入学校年度绩效考评。“校长不上课就下课!校长率先才能带好教师!机关干部进学校检查不进课堂听课,学校不予接待!”党组书记、局长郑奎在全市教育工作会上的话掷地有声。
“一面面无形的党旗插到课堂上,老师们的阵地意识更强了!”市昌荣小学普通党员教师汪会玲的话,描绘了松滋教育的一片新气象。
03
深度解剖:“校长三课”有何迷人之处?

个人认为,松滋市教育局开展的“校长三课”活动价值深远,有三个迷人之处:
首先,“迷”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敢于“动真格”的大魄力。
诚如松滋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奎所言:“有高度、亮度、温度、厚度和安全度的教育哪里来,核心在课堂,关键在校长!静心办校,课比天大,只有校长'率带’,才能引起同频共振!”
实话实说,笔者当时看了郑局长说的这段话,激动了好一阵子。我至少要为这位松滋市教育局点赞“三点”:
  1.局长们懂教育,说的是让人信服的内行话。不可否认,一些局长(教委主任)在很多高、大、上的场合说了很多永远正确的废话(官话、大话、套话),但这位郑局长“不一样”:认真揣摩“高度”“亮度”“温度”“厚度”“安全度”“静心办校”“课比天大”“率带”“同频共振”9个关键词和“核心在课堂,关键在校长”1个关键句,我被这位局长专业的话语体系深深打动了。
2.局长们爱教育,做的是内涵发展的专业事。副局长周启平的发声,同样让人感佩。他讲到:“校长当主角,机关干部当观众,一线教师当评委,全程直播,全市亮晒。校长要把本事拿出来,把风采亮出来。”这段话透露出如下关键信息:松滋市教育局抓教育是有极强的专业底气的,“翻转式”的教学大比武教研机制,将传统的比赛规程翻了个底朝天。以前“高高在上”的校长们现在成了赛课的“主角”,以前普普通通的“小老师”现在成了高高在上的“评委”,市教育局近20名机关干部成了“观众”。单从这种赛制的改变来看,这个教育局的局长们非常热爱教育,做的是引领区域教育内涵发展的专业事。这种创新思维和专业行动,不得不让人心生敬意。
3.教育局有魄力,敢于向教育的沉疴痼疾开刀。笔者认为:教育属于公共服务行业。教育局姓“教”,就是为学校服务的如何向一线学校提供热情周到、专业精准的服务?这是对教育局服务意识、服务能力的智慧考量。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一些地方教育局,机关作风不太好,百姓“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时有发生。笔者由此想到本县“益康医院”在中心位置亮出的一句话——为病人服务,短短5个字,道出了一所民营医院一心一意地为病人服务的核心价值观。医院尚且如此,教育更应该在服务上主动“有为”!向教育的沉疴痼疾开刀,把校长们“逼”上前台,让他们接受一线教师的“学术检阅”,松滋市教育局说到做到,其抓教育治理的魄力非同一般!
其次,“迷”在校长们敢于主动“亮剑”、用实力说话的大格局。
校长们的课上得怎么样?评委刘继蓉老师的感言是最美最好的解释,刘老师这样评价:“我从来没有想到,校长们的课都上得这样好。这些校长们上课与老师还真不一样,视野开阔,大气磅礴,很值得老师们学习。”
借此机会,我也想夸夸松滋市教育系统的校长们:由课及人,由课赞人,你们是一群从好课中走出来的、具有大情怀、大担当、大格局的优秀教育人。
大情怀,是因为你们把教育当成了事业,而非简单谋生的职业。一个把教育当事业的人,他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喜爱的工作中去,乐于为教育“痴”为教育“狂”。
大担当,是因为你们敢于自断退路、主动亮剑,向老师们展示“好课堂”的美好模样。行胜于言,你们通过“校长任课、晒课、赛课”这种最直接的方式传递教研正能量,这是校长们“率带”的最好说明和最美担当。
大格局,是因为你们用慧眼观察教育,用慧行研究教育,用最美的行动展示“好教育”的最美姿态。从某种意义上讲,校长的大格局就是一所学校最好的风水。校长的一言一行,一招一式,都与学校的发展命运息息相关。一个格局大的校长,总是把“建设好校园、开发好课程、构建好课堂、深耕好教研、培养好学生、锻造好教师”当作自己的教育使命。相信松滋市的校长们会以自身的格局撑大区域教育的格局,在学校这方大舞台智慧书写“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华彩乐章。
  第三,“迷”在“党建+校长三课”背景下的区域教育“好生态”。
要营造良好的区域教育生态,必须要有好抓手、好载体。笔者认为:“教育党建+校长三课”,就是松滋市营造区域教育良好生态的秘诀
“校长三课”让教育党建有了新内涵。松滋市教育局将“校长三课”纳入全市教育党建“乐乡教育党旗红”的重要项目,全市以“校长三课”强“红色引擎”带“红烛先锋”,推动校长及领导班子任课、上课和观评课成为常规常态,先“晒”后“赛”,以“率”促“带”,走出了一条“教育党建+”的创新之路。
教育党建因“校长三课”有了新亮点。如何让教育党建由“虚”变“实”?松滋市教育局出台了“中小学校长及班子成员任课基本标准”,要求各中小学校长必须带头任课,督查部门每学期开展专项督查,统计各中小学校长任课观课情况,在全市进行公开通报,督查结果纳入学校年度绩效考评。市教育局局长郑奎更是提出了“校长不上课就下课!校长率先才能带好教师!机关干部进学校检查不进课堂听课,学校不予接待!”的刚性要求。设置评价标准,打好实施组合拳,松滋市教育局用“壮士断腕”般的雷霆手段,为“松滋教育党建”建设探出了一条新路,彰显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新担当、新作为。
(作者单位:重庆市云阳县教育科学研究所)
推荐阅读:
1、【时评】“校长三课”涵养教育新生态|山栀子
2、【家教】小初衔接,家长如何应对|山栀子
3、【论道】成长型校长的“五种角色”|山栀子
4、【时评】别让儿童摩擦升级为家长冲突|山栀子
5、【论道】观评课,教师专业成长的“必修课”|山栀子
6、【故事】向“孩子”学习|山栀子
7、【论道】追寻“理想”,深耕课堂——“后双减”与“新课标”视角下的变革与重构|山栀子
8、【随笔】追寻“尺码相同”,建好“学习空间”|山栀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