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楚国小剧场之《问鼎中原》

 宋的课 2022-11-25 发布于湖北

旁白:公元前614年,楚庄王即位。此前的楚国从先祖熊绎筚蓝缕,到楚武王自立王,再到楚成王千里之国,于得到周天子的可,守南。楚庄王即位16

景:楚庄王初即位,年少的他坐在王座上,台下群臣大吵大嚷,没人在意庄王。

令尹:(傲地)大王,楚国今日地方千里,少不了我王族的斗拼搏,臣以为您应该奖励王族,增加王室的封地,巩固王室,楚国的基业才能万年长青啊。

庄王:本王以为……

柱国:(立即打断楚王)哼,令尹大人的话不妥吧,楚国的千里之地可是军队将士们挥洒热血换来的,不奖军功去奖王族,你让将士们的鲜血都白流嘛!

庄王:这个问题,寡人想…..

司马:(立即打断楚王)这都什么时候了,你们就只想着封赏封赏封赏,我大楚的子民不该继续开疆拓土,进取天下嘛?要我说,大王新即位,应该亲自带兵出征,以为万民之表率。

庄王:(心中窃喜,总算有人提到本王了)司马大人说的对,寡人愿意…..

司徒:(不屑地)司马大人,您怕是老糊涂了,要大王亲自出征?他一个十六岁的孩子,战场都不知道什么样子,这不让战士们笑话,让敌人得意吗?

太宰:(激动地)难道我们现在不该立即去攻打宋国吗?

太傅:(黑着脸)不可不可,天下人笑我楚人是蛮夷,我们该收敛一些。

太宰、柱国、司马:蛮夷就蛮夷,扩大地盘才是王道!要打宋国!

令尹、太傅:不能攻宋!

两派吵得不可开交。

庄王:(一脸迷茫)你们就没看到寡人在这里吗?为什么没有一人尊重我,天啊,到底谁才是可用之人呢。

旁白:这些大臣们都为楚国立过汗马功劳,没有人把16岁的楚庄王放在眼里。每天的朝堂上,都是这样吵吵闹闹。

第二幕:一冲天

旁白:无人关注楚庄王,他也不再讲话,不管国事。他唯一公布的命令就是——本王,谁敢劝,不穀就敢杀谁。一晃三年过去了,庄王每日吃喝玩乐,好不自在。

场景:庄王正在一边喝酒一边欣赏音乐,身后有人在敲编钟,前面有人在跳舞,左边有人在给他倒酒,右边有人给他捶背。伍举上。

伍举:参见大王。臣今天过来想给您说个谜语解解闷的。

庄王:(满脸怀疑)说。

伍举:大王啊,楚国的荆山上有一只鸟,说来奇怪了,它三年不飞,三年不叫,请问这是一只什么鸟呢?

庄王:(坚定地)这只鸟,三年不飞,但是只要一飞起来就直冲天际;三年不叫,一叫就震惊天下。爱卿你退下吧,寡人知道该怎么做了。

伍举退,用手拍了拍胸口,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路上遇到苏从。

伍举:(满面春风)咱们的大王从今天起就要改变了,咱们就等着他一飞冲天吧。

旁白;庄王是变了,变得更喜欢吃喝玩乐,他依然什么也不管什么也不问。

苏从决定去见楚王。

庄王:(生气地)苏爱卿没听到寡人的命令吗?谁敢劝寡人,寡人就杀了他。(挑衅地—)你就不怕死吗?

苏从:(视死如归)如果大王能从此发奋图强,臣死也心甘情愿。

庄王:(一跃而起,走下台来拉住苏从的手,看向身边)你们都退下吧,把乐器和美酒都搬走,把藏书室的典籍还有各地的奏章统统搬过来。给寡人更衣,上朝!

场景:楚庄王焕然一新来到朝堂,大臣们依旧吵吵闹闹。

庄王:(庄严威武)从今日起,任伍举、苏从为令尹和柱国,撤原来的令尹和柱国。原先的令尹和柱国家产万贯,侵吞民产,百姓苦不堪言。今日我们就来整顿整顿我大楚的朝堂,该赏的赏,该罚的罚。

场景:有些人被侍卫拖走,有的人被任命新职。大臣们都忍不住用袖子一遍一遍地擦额头上的汗珠。

旁白:庄王从此励精图治,发奋图强,大臣们对他恭敬有加,楚国也蒸蒸日上。

第三幕:问鼎中原

旁白:公元前608年,庄王发兵讨伐戎人,途径东周。周天子派王孙满前来慰问楚军。

庄王站在马上,望着东周洛阳的一片河山。

庄王:(感慨地)我大楚要是有这样的河山,那该多好。(转向王孙满)周王室收藏的那九只宝鼎有多重?

王孙满:(若无其事)楚王啊,治理天下靠的是君主的德行而不是九鼎。

庄王:(生气地)哼,不就是九只鼎吗?我楚国就算把武器上的小铜钩抠下来都够造九只鼎了,还保证比你们的大比你们的漂亮。谁稀罕你们的九只破鼎啊!

王孙满:(义正词严)大王忘了吗?当年大禹一统天下,四方来贺。于是铸造九只宝鼎来治理天下。后来的事您也知道了,夏桀无德,九鼎传给商汤;商纣王无德,九鼎传给我大周。这是顺应天命,九鼎的重量大王您不该问。

庄王:(陷入沉思)大周虽然国力衰微,可是几百年不倒,他所依靠的不是武力而是文化啊。文化不正是我楚人所缺少的吗?光打仗厉害是不够的,除了武力,文化软实力也必须得抓。

旁白:庄王回到楚国,大力推行文化教育,鼓励人们学习周文化、周礼,派人去东都洛阳学习。楚国人越来越有文化,越来越时尚。楚庄王也成为春秋第三位霸主

结尾:

场景:楚国郢都的大街上,人们彩衣辉煌,婀娜多姿。

路人甲:哎呀,明天城南的彩绣馆有一堂彩绣课,讲的是最时髦的盘金绣,特别好看,我明天要去学习学习,回来了准备给自己做一件棉夹袍。

路人乙:我听说东周洛阳那边有位讲《周礼》的人过来了,我要去听一听,学一学,提高一下自己的礼仪修养。

路人丙:我更想去城北学习学那里的算术课,现在这么重视建筑,我准备做个建筑师,也要建造出最漂亮的房子,让天下人都有房子住。

甲乙:对呀,让天下人都有房子住,我们一起去听建筑课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