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七言绝句,描绘秋天的景色,抒发不同的情感

 新用户4068cq0H 2022-11-25 发布于安徽

一、总述。

1、课文结构图示

2、课文主题思想

《山行》描写了诗人深秋时节在山中行走时所见到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赠刘景文》生动地展现了深秋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荷尽”“菊残”“橙黄”“橘绿”的描写,突出了菊花傲霜斗寒的气概,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劝勉之情。
《夜书所见》中诗人通过对秋风落叶、小孩拨弄蟋蟀、篱笆下的灯火等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在秋夜思念家乡的感情。 
3、课文感悟
诗人笔下的秋天总是别有一番风味,无论是深秋美景,还是独在异乡的孤寂,都饱含着诗人浓浓的情感。
4、疑难探究

“霜叶红于二月花”这句诗中为什么用 “红于”而不用“红如”?

探究:“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全诗的中心句。诗人之所以用“红于”而不用“红如”,有两个原因:①“红如”指的是枫叶和春花一样鲜艳,都是装点自然的美景;而“红于”则体现出枫叶比春花更鲜艳,更耐寒,更经得起风霜的考验。②用“红于”更能突出诗人对火红的枫叶的喜爱之情。

5、写作特点
写景、抒情融为一体 
三首古诗都融写景、抒情于一体,都是写秋景的。 
《山行》意境开阔,结构巧妙,按由远及近的顺序向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林秋色图”,从而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条理分明,层次清晰。
《赠刘景文》所咏虽是深秋景物,但诗人并不为“荷尽”“菊残”而惋惜,倒是傲霜的菊枝、果树上橙黄橘绿的色彩引起了他的兴味,因为这些都是品格坚贞的象征。诗人把 秋景写得如此充满活力,就是为了歌颂在恶劣环境中不屈不挠的人。 
《夜书所见》中诗人通过描写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抒发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6、写作点津
对比
对 《山行》是诗人杜牧运用对比的手法谱写的一首秋的赞歌。诗人不仅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枫叶流丹、层林尽染、满山云锦的迷人美景,而且通过对比使人看到了秋天像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出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对比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是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体悟情感,理解事理。
怎么运用对比手法呢?
1、将对立的两个事物或人物进行对比。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2、将同一个事物或人物的两个不同阶段或不同方面进行对比。如:少壮不努 力,老大徒伤悲!

二、生字街

1、会写的字

寒(寒冷)(寒窗苦读)
径(半径)(捷径)
斜(斜坡)(目不斜视)
霜(白霜)(霜花)
赠(赠送)(赠礼)
刘(姓刘)
盖(锅盖)(盖房子)
菊(菊花)(春兰秋菊)
残(残害)(残冬腊月)
君(君子)(君王)
橙(橙汁)(橙黄)
送(送别)(送客)
挑(挑战)(挑灯芯)

2、会认的字

3同音字

xié    斜(歪斜) 鞋(皮鞋)
        邪(邪恶)  协(协助)

liú    刘(姓刘) 留(保留)
        流(流水) 浏(浏览) 

jūn    君(君子) 军(军人)
         均(平均)

chéng  橙(橙子) 成(成功)
            程(程序) 惩(惩罚)

4、多音

   ① tiāo  挑选  挑担    

      ②  tiāo  挑战  挑拨

巧记:他自信满满地挑( tiāo)选了一个具有挑( tiāo)战性的比赛项目。

5、多义字

坐:①  臀部放在椅子等物体上以支持身体。例:坐下、请坐。

      ②  乘、搭。例:坐火车、坐飞机。

      ③  坐落。例:坐北朝南。

      ④  因为。例:停车坐爱枫林晚。

三、新词苑

1、词语释义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坐】:因为。 

【霜叶】:被秋霜打过的枫叶。 

【红于】:比…… 还红。于,比。 

【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尽, 枯萎。

【擎雨盖】:举着的荷叶。擎,举, 向上托。

【菊残】:菊花凋谢。残,衰败。 

【君】: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 

【须记】:一定要记住。须,必须、一定。

【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深秋之时。

【客】:漂泊在外的人。 

【知】:推测,料想。 

【篱落】:篱笆。 

四、课文风景线



【赏析】:前两句诗写诗人所看到的山中景致。由山势起笔写到人家,写了寒山、石径、白云等景物,季节特征鲜明。后两句诗是写近景,表明诗人停车欣赏的原因。诗句描述了深秋枫林的美景,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译文】: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在白云缭绕的山中,有人家居住。停下车来, 是因为喜爱这深秋的枫林晚景,经霜的枫叶比二月春花还艳丽。

 【赏析】: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天的景象。后两句议景,揭示了赠诗的目的。秋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中年,青春虽已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可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译文】:荷花凋谢,像雨伞一样高高起的荷叶也枯 萎了,只有那残菊的花枝还傲霜斗寒。朋友,一年 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啊!那就是橙黄橘绿的秋天。

【赏析】:前两句写尽了深秋的凄清。一个“送”字和 个“动”字,用得十分传神,前者写出了惊秋之意,后者抒悲秋之情。“萧萧”“寒声”“江上秋风”写出了 秋意的清冷,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客游在外的凄凉,抒发了诗人孤独、凄凉、思念亲人的感情。后两句为倒装句,按意思上的逻辑,应该前后互移,写由深 秋夜晚的灯火想到的生活场景。这勾起了诗人对家乡的追忆、留恋,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 
【译文】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 在拨弄蟋蟀,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五、课后习题预解

点拨:
朗读《山行》时的总体基调是明快的。前两句可读出深秋时节山景的生机盎然;后两句语调高昂上扬,可读出诗人对枫叶、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朗读《赠刘景文》时,前两句语调宜平直舒缓,声音稍低,并适当强调“犹有”“傲霜枝”,表现菊花的残枝傲霜斗寒的精神;后两句语调宜高亢,读出诗人殷切嘱咐的感觉,其中“橙黄橘绿”速度宜慢,给人以想象的空间。
朗读《夜书所见》时,前两句宜语调舒缓,表现诗人的郁闷孤独之情;后两句宜明快一些,最后一句则语调上扬。背诵时可结合课文中的插图,想象文字描绘的画面,这样记忆起来就会顺利一些。默写《山行》时要注意格式,每句居中写,标点不要遗漏。

答案示例这三首诗写的都是秋季的景色。 
从《山行》一诗中的“寒山(深秋时节的山)”“霜叶(秋霜打过的枫叶)”可以看出是写秋天。 
从《赠刘景文》中的“荷尽(荷花凋谢)” “菊残(菊花枯萎)”“傲霜(傲霜斗寒)”“橙黄 橘绿(橙子、橘子成熟)”可以看出是写秋天。
从《夜书所见》第二句中的“秋风”可以看出是写秋天。 

答案: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的枫林晚景,经霜的枫叶比二月春花还艳丽。
朋友,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啊!那就是橙黄橘绿的秋天。

阅读点津
推敲字义、词义,理解句意
理解古诗中诗句的意思,要做到逐字逐词地推敲。要特别注意的是,古诗词中有些字词保留着古义,与现代汉语里的意思不同,不能望文生义。如《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这里的“坐”不能理解为“坐下”,而是“因为”的意思。在准确理解字义、词义的基础上,再整体把握诗句的意思。古诗句理解的步骤一般是:解词一串意一顺句。    


六、课外拓展,知识积累。

描写秋天的诗句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 [唐]刘禹锡《望洞庭》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 [唐]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唐]黄巢《不第后赋菊》

运用对偶手法的诗句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唐]杜甫《春夜喜雨》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唐]杜甫《春望》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宋]徐元杰《湖上》
 写秋的曲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梄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前行。夕阳从西边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

 美文诵读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皎皎明月从松林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流淌。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 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阅读小语】 《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 

【自悟空间】 

1、首联把地点               时间                  季                   环境                   全点了出来。 

     2.尾联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