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进作者||鲁迅《藤野先生》

 昵称503199 2022-11-25 发布于山东

编者说

统编教材本着“立德树人”、“守正创新”的原则,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格外重视,新增了大量古诗文和现、当代作家的作品。

为了让更多的学生熟悉这些教材中的作家,好教师团队把统编教材7-9年级以及高一至高三中的作家完整地梳理一遍。

今天,为大家带来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藤野先生》的作家【鲁迅】


图片
作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早年与厉绥之和钱均夫同赴日本公费留学,于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鲁迅”,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最为广泛的笔名。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

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图片

创作背景

《藤野先生》这篇散文,1926年10月12日写于厦门大学。

它主要记叙了1904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一段学习与思想经历,重点回忆了与这段经历有重要关系的藤野先生。

1902年3月,22岁的鲁迅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离别祖国,到日本留学。

1904年8月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想用医学“救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医”,为反压迫、反侵略的斗争出力;还想以医学作为宣传新思想的工具,启发人们社会改革的信仰,达到改造国家的目的。

但是,现实的教育,使他终于认识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重要的是改变人们的精神,于是1906年秋便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去东京,决定用文艺唤醒人民,使祖国富强起来。

鲁迅在仙台医专学习期间,结识了藤野先生,并建立了深挚的情谊。

鲁迅与藤野先生分别20年后的1926年,正值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进入高潮的时期,也是鲁迅世界观发生伟大飞跃的前夜。

这年秋天,在反动军阀及其御用文人的迫害下,鲁迅离开北京,来到厦门。他在一封信中曾说:“我来厦门,虽是为了暂避军阀官僚'正人君子’们的迫害,然而小半也在休息几时,使有些准备。

”所谓“休息”和“准备”,乃是回顾自己走过的革命路程,清理和解剖自己的思想,总结斗争经验,以迎接新的更大的战斗。这篇文章是在上海所作。

图片
原文赏析

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描写了清国留学生恶浊庸俗的生活,流露出作者矛盾、失望、痛苦、厌恶的复杂情绪,反衬一个爱国志士忧国忧民的悲愤。

2.文章开头为什么要描写在东京的“清国留学生”的生活?

“清国留学生”不思进取,在东京过着奢靡恶浊的生活,“我”对这些极为反感和失望,因而才会想要离开东京,前往仙台。表现出“我”强烈的爱国之情,同时为下文和藤野先生相识做铺垫。

3.初到仙台的“我”受到优待,究其原因是“大概是物以稀为贵”,说说你对句中的“大概”的理解?

“大概”表示推测,作者推测了自己在仙台受到优待的原因是当地没有中国的学生,“物以希为贵”,包含着一个弱国国民的辛酸。

4.请赏析第⑪段中破折号的作用。

破折号起补充说明的作用,补充藤野先生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之间的原因,突出表现藤野先生专注、执着的医学研究精神。

5.怎样理解“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这句话?

用“所以”表示因果关系,用“当然”加以强调,突出了这句话逻辑之荒谬。这种出于偏见而武断作结论,侮辱人格的做法引起作者极大的愤慨,这种愤慨不仅是因个人的人格遭受侮辱,更是因民族衰弱在列强面前遭到歧视而产生的悲哀。话中体现了作者极强的民族自尊心和忧盼祖国强盛的愿望。

6.导致鲁迅弃医从文最直接的原因是什么?这表现出作者是个怎样的人?

在课堂上看电影时,看到国人那种麻木、不觉醒的精神状态,他认为学医只能医其身体上的痛苦,而不能医其心灵上的疾病,只有拿起笔写文章,才能唤醒国人的麻木的意识。

这是鲁迅崇高的精神境界的反映,表现了他总是站在国家与民族利益的高度想问题与做事情,将自己的人生与祖国和民族联系起来,具有极强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尊心。

7.文章的结尾有何作用?

这一结尾把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与爱国主义精神统一起来,把对往事的回忆与现实政治斗争结合起来,从而深化了主题,使文章更具现实意义。

图片

作者故事

1904年,一个名叫周树人的年轻人来到日本留学。

当时正值日俄战争爆发,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土地上打仗,却有中国人卷入其中被杀戮。

原本怀着学医梦想来到日本的周树人,在课堂上的幻灯放映中看到了日活公司战地采访班在战场拍摄到的场景,被深深刺激:中国人被当作俄方间谍遭到残酷处决,而周围的一大群中国人充做看客,居然没有任何表情地围观,反观身边的日本学生都在为日军的暴行欢呼。

这一幕不仅激活了他的民族意识,更让他认识到:仅仅身体强壮但精神麻木的国民是没有什么用的,与其学习医学强健中国人的身体,不如启蒙中国人的精神。

留学生周树人在这一刻意识到,启蒙和培育健全人格是第一位的,从医病之志向医国之志的飞跃,奠定了日后文豪鲁迅的思想基础。

作为一个来自弱国的留学生,周树人在学校里饱受了沙文主义膨胀的日本学生的白眼与污蔑。藤野严九郎的出现,在周树人眼中自然放射出异彩。

他的认真、严谨、宽容与善意,让周树人在充满敌意与蔑视的眼光中找到可信赖的人。

那张背面写有“惜别藤野谨呈周君”的藤野先生的纪念照片始终伴随周树人——鲁迅左右,不曾遗弃。而二人之间的这份信任、友情经过20多年的发酵,终于在笔端呈现为一篇不朽的散文。

图片

藤野先生送给鲁迅的照片

我常想,正是由于鲁迅在仙台的经历,使得他有了更加宽阔的胸怀。民族意识的觉醒使他成长为一名坚定的爱国者;而学医以及与藤野先生的相遇,使他相信人和人之间存在的美好,这对于他日后成为一名人道主义者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大胆推测,正是这样的信念,使得20多年后,鲁迅在备受挫折的日子里,在《藤野先生》的结尾写下“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藤野严九郎后来的情况也恰恰证明,他与鲁迅别后虽未再谋面,但心始终是相通的。

《藤野先生》发表后,鲁迅多方打听惜别20多年的恩师的近况,“在我所认为我师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而藤野知道大文豪鲁迅写了自己的故事之后,念于自己的窘境始终没有与鲁迅联系。

1936年10月,鲁迅的死讯传到日本。据藤野先生的侄子回忆,看着报上鲁迅的照片,藤野把报纸举过头顶拜了几拜。当得知鲁迅不只把自己的照片挂墙上,写在散文里,而且这些年里一直在寻找他,想见他或他的后人一面时,藤野先生深感懊悔,写了短文《谨忆周树人君》,刊发在日本报纸上。

他在文中提到:尽管日清战争过去多年,还有很多日本人辱骂中国人为“辫子和尚”,说中国人坏话。仙台医专也有一伙人白眼看周君,把他当成异己。

我在少年时代学习过汉文,对中国的先贤甚为尊敬,所以要爱惜来自这个国家的人。这就是我对周君感到特别亲切、特别感激的缘故。

藤野先生的正义感反映在他在战争期间的态度上。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全面侵华。由于军购药品激增,药价暴涨。

藤野先生的乡下诊所有不少存药,但面对药商的高价求购,却推说这些药是为满足当地村民需要所存,一点都没有卖给对方。他对儿子们说,“你们要记住,中国是将文化教给日本的先生”。

鲁迅的恩师藤野严九郎就是以这样力所能及的方式抵制了不义的侵华战争,但他却没有活到自己的祖国与他所敬重的国家握手那一天。1945年1月,藤野先生被迫从军的长子藤野恒弥病死在广岛。

时年71岁的藤野先生,强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回到诊所重操旧业维持生活,在8月11日战争结束前四天因积劳成疾不幸离世。

而鲁迅早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前便溘然离世。去世前,他一方面深深挂念着抗战局势,一方面仍坚信中日两国总会有“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的一天。

注: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