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jm永遇乐 2011-03-24

课题

 藤野先生

课时

二课时

主备

一、学习抓住人物的典型事例和特征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作方法;  
二、学习藤野先生正直、热情、治学严谨的高尚品质和重视中日友情、毫无民族偏见的精神;学习鲁迅先生将个人的志愿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   

 

 积累文言字词;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五柳先生的好读书,不求甚解 

教学具、课件、远教资源准备

 

合作伙伴

教学过程

复案补充

正在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驿站(yi4)    教诲(hui)    系住(ji)    芦荟(hui)

    瞥见(pi)    畸形(ji1)    匿名(ni)    请责(jie2)

    杳无消息(yao3)  深恶痛疾(wu3)  油光可鉴(jian4)  绯红(fei1)

    2.解释下列词语。

    宛如:正像,好像。 绯红:鲜红。

    油光可鉴:这里是说头发上擦油,梳得很光亮,可当镜子照。  鉴,

  原意是镜子,这里作动词。  驿站:古代供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更换马匹或休息、住宿的地方。

    掌故: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传说或故事。这里指学校发生的

  一些事情。不逊:无礼。逊,谦逊。诘责:反问并责备。

    杏无消息:从此再也没有消息。  杳:远得不见踪影。瞥见:一眼看见。

    二、导人

    恩师是让人永远怀念的。特别是当你独处异国他乡,在失望中苦

  苦追求,在追求中常遭侮辱的时候,都有一位老师给你无私的关爱和真

  诚的鼓励。那是永不坠落的寒夜星辰,永远在人生的征途中温暖地闪

  亮。这篇课文向我们讲述了发生在20世纪初那个特殊年代里感人至

  深而又发人深省的往事。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

  家、革命家。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

  日记>,抨击吃人的旧礼教和封建制度,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是中

  国新文学运动的旗手。后参加左联的领导工作,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

  下的左翼文艺运动的主将。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

  全集>。本文选自<朝花夕拾>,这是鲁迅的一个回忆散文集,写于1926

2月至11月,发表时总题为(旧事重提>19275月编订成书改名。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可以请几个同学读。朗读过程中,要求同学们考虑段落的划分,找出描写藤野先生的语句,以及藤野先生与作者交往过程中的几件事。

    四、分析文章的结构

    提问:全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概括出各部分的意思。

    明确:可以分三部分。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意思是:作者在东京的所见所感。(写在公园赏樱花;在会馆,留学生学跳舞。)2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并且时时通信告诉他此后的状况。意思是:回忆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和离别。主要写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和自己弃医从文的原因。3我离开仙台之后……深恶痛疾的文字。意思是:离开仙台后,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与崇敬之情。

    课文的第二部分较长,内容较多,可以让学生讨论,进一步划分层次。

    明确:第二部分分以下几层:

    第一层: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可惜每天总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写去仙台途中所见和初抵仙台后受到的优待。

    第二层: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写藤野先生给鲁迅的最初印象。

    第三层:过了一星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写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中几件有意义的事情。

    第四层:有一天……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写藤野先生受到日本爱国青年诬蔑的经过。

    第五层:中国是弱国……并且时时通信告诉他此后的状况写作者弃医从文的经过和与藤野先生惜别的情况。

    五、分析刻画藤野先生,突出他的品质一

    提问:课文如何描写藤野先生?

    明确:写他: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讲课是缓慢而很有顿挫。他衣着模胡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活画出一位生活俭朴,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科学和教育事业上的学者形象。

    作者采用白描手法,写人抓特征,几笔勾勒,非常传神。

    提问:在与藤野先生交往中,作者记叙了几件事?表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品质?

    明确:记叙了四件事。

    第一件事是藤野先生为作者添改讲义。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藤野先生一直坚持这样做,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作者用事实说话,表现了藤野先生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和对作者的热心帮助。

    第二件事是藤野先生为作者纠正解剖图,他循循善诱地说: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表现了藤野先生对作者要求严格,一丝不苟。作为一位学者,他尊重科学;作为一位教师,他主动热忱。

    第三件事是写藤野先生关心作者的解剖实习。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始而担心,继而放心,说明藤野先生对作者热情诚恳,体贴入微。一位教授能对一个普通的异国留学生如此关心,没有丝毫的偏见,真是难能可贵。

    第四件事是藤野先生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问题,对缠足引起的足骨畸形,他总想看一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说明他求实,注重调查,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

    提问:以上四例,作者采用了怎样的写法?

    引导学生讨论,归纳。

    明确:以上四例都是写实。写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中经历的实事,既可信,又耐人寻味。这些事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了藤野先生为人正直热诚,对工作认真负责,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

    六、小结

    这堂课主要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学习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七、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二。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听写词语:

    绯红    落第    不逊    诘责    托辞

    油光可鉴  抑扬顿挫  深恶痛绝  物以稀为贵

    二、继续学习课文

    学生阅读课文,思考并讨论问题。

    1.提问:课文一开头就描写了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和学跳舞两件事,如何理解作者的用意?

    明确:形成一座富士山,是形象、夸张的比喻;还将脖子扭几扭,他们以丑为美,丑态百出;标致极了是讽刺反语,这些清国留学生白天出入于上野公园,不务正业,游逛丧志。晚上会馆的地板咚咚咚地响得震天满房烟尘斗乱,这些留学生留而不学,于国不顾。

    作者对此嗤之以鼻。他鄙视、憎恶这种醉生梦死的生活,作者到日本留学的目的,是寻求救国救民的道理,学习有益的知识和本领,这是他爱国主义思想的体现。东京无非是这样,表明东京不足恋,这又为他去仙台结识藤野先生作了铺垫。   

    2.提问:作者为什么对日暮里水户有深刻的印象?

    明确:日暮里,含有日暮途穷的意思,屈原的<离骚>中有日忽忽其将暮的诗句,鲁迅先生在他的<彷徨>的题辞中曾引用。鲁迅来到异国他乡,必然会想到灾难深重的祖国,也很可能以古诗名句寄托自己的情怀,记起日暮里,就会自然触动作者思念故国之情。

    至于水户。是明末遗民朱舜水客死的地方。朱舜水在明亡后图据舟山为抗清根据地,失败后亡命日本,在日本讲学二十余载,力图恢复明朝,自誓非中国恢复不归,最后客死在异国。鲁迅很崇敬舜水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之志。

    3.提问:如何理解匿名信事件”?

    明确:作者气愤地叙述了这个事件后,又非常愤慨地议论道: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作者在这里用了一个本不是因果关系的因果关系复句,并且用当然加以强调,深刻地揭露了这种逻辑的错误,表达了对这种谬论的愤懑与抨击。然而作者冷静下来后,觉得:也无怪他们疑惑,马上

意识到,弱国国民受歧视,遭凌辱是不可避免的,于是激发了作者立志学好本领,来报效祖国的决心。

    “匿名信事件也极大地讽刺了日本的所谓爱国青年,他们捏造事实,无中生有;同时也表明了藤野先生主持公道,没有民族偏见。

    4.提问:如何理解看电影事件”?

    明确:鲁迅先生1902年东渡日本,抱定了医学救国的思想去学医。这在他的《<呐喊)自序》中有记载: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但是,在仙台医专学医时,他的思想变化了。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被杀的是愚昧的中国人,围观的也是愚昧的中国人,影片的内容震撼了作者的心。tt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更是刺激了作者,加之周围酒醉似的喝彩。这一切自然加剧了作者弃医从文思想的转变。在<(呐喊)自序>中,作者写道: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提倡文艺运动了。,,

    应该说,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因素很多,而看电影事件是他弃医从文的直接原因。

    5.提问:在课文最后一段,找出作者因受藤野先生品质的激励、教育,而决心勇于革命,为国战斗的句子,并加以体会。

    明确:“……,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这几句话,作者把对藤野先生的敬重与自己的爱国思想统一起来了,把对藤野的怀念与自己未来的使命结合起来了。作者所说的良心发现,就是作为中国人,为了祖国,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增加勇气,就是增加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势力以及它们的御用文人斗争的勇气。作者决心用笔作刀枪,周正人君子们开战,为革命呐喊,为光明的中国继续奋斗。

    小结:以上五个问题都是围绕着鲁迅先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分析的。这与分析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并不矛盾,不仅如此,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是统一的整体。

  三、学习本文语言的特点

  学生从文中找出例子加以评析。

  明确:

  如: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对藤野先生认真负责的精神表示钦佩。他更叮嘱我将来寄来照片给他,并且时时通信告诉他此后的状况。表明藤野先生对的关心,对友情的珍重。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深切地表达了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和感激。以上例子说明,不论是记叙的语言,还是议论抒情的语言,都饱含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抒写了作者的胸怀。

    又如: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无非不过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花前月下,游荡玩乐生活的厌恶。实在标致极了实在的确之意,增强了反语的讽刺力量。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大概有很大可能性不十分精确,不十分详尽之意,表示一种推测,作者来到仙台,虽然得到了一些优待和关照,但作者感受到的不是尊重,而是一种辛酸,一种弱国国民难于承受的辛酸,这里也反映了作者的民族自尊心。居然睡安稳了居然出乎意料之意,表示作者对恶劣的生活环境不以为然,说明了东渡日本的目的不在于对生活的追求,而是求得知识。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何尝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未曾或并非之意,说明看客们的麻木不仁、幸灾乐祸,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下的人们精神麻木的忧伤与痛恨。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似乎好像、仿佛之意,表明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深深怀念。

    四、小结

    本文是一篇散文,是鲁迅对20世纪初自己在日本留学的一段经历的回顾,重点叙述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热情歌颂了藤野先生公正、真诚。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这篇课文在写人叙事方面很有特色。在写人方面,作者善于抓住形貌、性格特征来刻画人物,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叙事方面,主线鲜明。脉络清晰,重点突出。这篇文章也可以说是作者青年时代爱国、报国的心路历程的写真,通篇洋溢着浓厚的爱国主义感情。

五、布置作业1.研讨与练习四。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