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同生命周期下,企业业务层面数字化目标的选择

 宁定致远 2022-11-25 发布于四川

随着数字科技的发展,数字化的应用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戏份越来越重,尤其是近几年,由于内外部风险挑战增多,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企业经营压力与日俱增,进一步推动了企业数字化的应用。

企业应用数字化的核心任务和内容

企业数字化的核心任务是将数字技术融入企业业务流,借助算力、算法和数据打造智能化闭环,使得企业的生产经营全过程可度量、可追溯、可预测、可传承,并通过内部运营管理数字化、外部商业模式数字化和行业平台生态数字化等,重构企业业务,实现企业在行业竞争能力、市场洞察能力、产品与服务创新能力、品质控制能力、运营管控能力等方面的飞跃,提升质量和效率,降低成本,重塑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数字化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组织数字化和业务数字化。

1

组织数字化

企业推进组织数字化,首先是借助数字技术让组织的领导者、管理者和每一位员工都拥有便捷高效的数字化生产工具和开放灵活的工作方式,实现办公数字化,解放生产力,激发创造力,让优秀被看见;其次是利用数字技术支持企业的战略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的全局性协同管理,实现扁平管理、高效协作、精细运营,提升组织整体效能,增强组织生命力。

2

业务数字化

数字技术能充分发挥网络协同的效应和数据智能的价值,一方面能够通过将业务流程和环节进行在线化、数字化的重构,对数据进行采集、提炼、使用和加工,保证数据准确实时完整一致,另一方面再通过全局性的数据平台和分析系统进行智能分析洞察,根据分析结果预测发展规律和趋势,智能化地辅助业务、资金和技术资源配置的决策,对业务流程进行重塑与优化,最终实现运营精细化、决策智能化和创新敏捷化,提升企业整体的效能。本文我们主要阐述业务数字化。

企业生命周期阐述

企业生命周期由美国著名管理学家伊查克·爱迪思(Ichak Adizes)提出,目的在于试图为企业找到能够与其特点相适应,使得企业找到一个相对较优的模式来保持企业的发展能力,一般来说企业发展与成长的动态轨迹,包括设立、成长、成熟、蜕变、衰退等几个阶段,不同的企业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而企业的组织也相应的会呈现不同的形态。在结合企业生命周期这个划分依据,我们可以对不同生命周期下的企业提出有针对性的业务数字化的发展目标。

企业业务层面的数字化目标

1

初创期企业:简化流程、透明高效

初创期企业通常面临的是“单一产品、区域市场”状况,其核心目标是如何推动核心产品的业务增长。在业务层面困扰初创期企业的痛点往往来自于业务流程不规范,关键业务环节的理人员不足以及管理经验匮乏。因此对于初创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业务层面的核心要求是帮助企业梳理并简化业务流程,将单点的业务环节的数据进行在线化及透明化改造,以提高各业务环节的稳定性与高效性。

2

成长期企业:降本增效,业务拓展

在核心产品获得市场份额、业务模式跑通后,成长期企业获得了市场信心与更大的野心。成长期企业通常面临的是“多元产品、多元市场”状况,其核心目标是在业务发展过程中稳固核心业务并寻求多途径突破。在业务层面困扰成长期企业的痛点往往来自于如何进一步优化核心业务环节及拓展多元化业务。因此对于成长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其核心要求是帮助企业提升在生产、供应链、销售和服务端的业务效率并降低成本,以及探索业务拓展可能性、制定业务拓展方案。

3

成熟期企业:精益运营,提升效率

成熟期企业由于外部行业市场竞争加剧,同时市场进一步趋于饱和,企业业务增长放缓,利润率面临下行挑战,业务层面企业开始寻求利润增长与边际成本的降低,“降本增效提质”成为这一时期企业的核心关注点。业务层面企业关注重心逐渐从成长期业务的高速扩张增长转向稳定发展与精益运营,同时更加重视优化产品质量、提升客户体验,借助数字化手段实现决策智能化与创新敏捷化,最终实现提升企业整体运行质效。

4

蜕变期企业:业务拓展,生态共赢

作为蜕变期企业,相比成熟期企业,既有主营业务增长速度日趋缓慢,作为超大型企业及行业龙头,现有赛道增长空间有限,新赛道探索与跨行跨界的生态融合发展成为蜕变期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蜕变期的新业务与成熟期的多元业务相比,通常有更大的行业领域或商业模式的跨度,甚至进入与传统业务完全不同的赛道,因此,传统业务的积累通常不可再复用,对于新赛道的快速认知与产业链体系构建成为全新挑战。数字化应用场景上,蜕变期企业已从企业内部的数字化逐步迈向全产业链和生态的数字化协同及智能化转型,利用数字技术和平台进一步开放共享自身的技术能力、业务优势以及创新能力,与产业与生态实现资源要素的共享、整合与重组,助力产业与生态圈的升级与转型。部分行业龙头企业一方面可以实现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供应链和服务的产业整体协同创新,形成需求端和供给端的精准匹配和动态平衡,最大程度的支持个性化、定制化、柔性化生产,并形成规模化效应,降低平台上各方的生产和交易成本,另一方面通过数字化平台与能力的开放共享,在降低门槛、创造价值等方面能够带动产业链相关的中小企业协同发展,赋能加速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

作者:李征,北大纵横合伙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