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辞职爆料-比亚迪车身转智能驾驶

 新用户06349574 2022-11-25 发布于福建

本文出发自传统机械的起点,这个坑也许也让你焦虑不安,迫切想要逃离现在的岗位,转到自动驾驶相关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职场愿望。

想必很多人处在有心无力的状态,作者有过一段从主机厂车身开发岗转行到自动驾驶行业的经历。现在自动驾驶硕士应届生起薪30w+已经是白菜价了,本科三五年经验,拿到30w+的也有不少。自动驾驶行业的东风,已经从太平洋东岸(美国),吹到了太平洋西岸(中国)。此时转行,恰逢时机!

为何下定决心从知名新能源车企机械岗换行到自动驾驶行业?如何才能从传统岗位转行自动驾驶方向?自动驾驶行业与传统行业的薪资差距有多大?为何车身研发不适合长期发展?文章将逐一分享!

全文4582字,可免费阅读35%。

一.工作背景信息

我是18年毕业,普通本科,车辆工程专业,校招进入广东某车企的,岗位是下车身工程师,负责车身钣金件设计、方案对接、工艺文件制定、相关零件的内外供应商管控和试制管理。

我在车身相关岗位干了三年,在产品岗干了两年,一个车型的改款工作,一个新车型的试制工作。在技术岗干了一年,参与了一个车型的四门两盖的力学仿真工作。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离职转行了。

一番操作之后,误打误撞却又精准地进入自动驾驶行业,现在在北京某公司,从事自动驾驶驾驶路径规划算法的设计与开发。

我为什么放弃已有的三年工作经验,从零开始,转行到自动驾驶行业。又是如何做到的,碍于文章结构和格式,只能在文未讲述了。下文将先讲述我的原来的车身岗位的工作,文章末尾,将讲述我的转行经历、给各位读者介绍的转行途径、和个人感悟及建议,希望能为迷茫的你,提供点帮助。

Image

二.职位学习环境

校招生入职部门后,会安排一个工龄3年以上的老员工带,他会教你一些技能也会给你布置一些任务,类似于师徒,不过大多数东西是边学边干。

在前公司的三年中,科室内部,部门内部,经常也会组织一些培训,最多一周一次吧,基本上都在工作日晚上,去的一般是新入职的人比较多。另外部门内部也有一些技术标准文件和学习质料,自学很方便。工作上手不难。

原公司的校招生在入职后,不需要下车间顶岗干普工的活,这点还是比较好的。但车身部的产品工程师在试制期间,需要下车间顶着产线和协调解决产线相关问题,这就是大家吐槽的进工厂的实情。

三.内部环境信息

在工作的三年中,我觉得BYD的同事领导都挺好的,部门员工多半是校招进来的,尤其是部门中高层员工。同事之间相处很轻松,没啥明显的派系斗争和勾心斗角。每位领导都有真本事,也很负责。从目前的结果看,产品工程师升值空间更大。

科室内部会不定时的吃饭团建,经费一般是部门划拨的和项目组划拨的,归根结底都属于公司的吧。有时科长和系统主管也自费请手底下的员工吃饭。在此感谢我以前的领导同事请吃饭。

Image

四.工资及加班状况

国内民营车企工资都差不多,起薪都不高,基本上都是工作满两年以后才加薪。

2018年本科校进入公司的,工作满两年才加薪,2021年离职前加了两次薪,税前不到9k。

2021年新入职的211硕士月底薪10k,加绩效一起,可达税前13.3k。今年校招开始按照学校档次定薪了,比以前高了很多,部分新人对老员工实现了倒挂,幸好我及时转行...见后续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