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澧州作家金艳丽: 那些流连旧书摊的好时光

 星河岁月 2022-11-25 发布于江苏

图片

作者简介:金艳丽,湖南澧县人,作品散见于《散文选刊》《散文百家》《中国青年作家报》《中华文学》《岁月》等刊,曾获《收获》征文奖等奖项,现居深圳。

   流连旧书摊的好时光  

文/金艳丽

在老家澧县工作时,离单位不远有一家二手书店。

书店隐匿在一条杂乱的小街上,书店门面没装修,让人极易忽略。

某天,我随意走进店里瞄了几眼,便发现了几本很对“胃口”的书。那些书在市面上很难买到,县图书馆也无法借到,我如获至宝。不久后,我又接连在这书店里买了好几次书。一来二去,和店老板——一个顶着一头乌黑卷发的中年男人混熟了。

图片

(网络图片,致谢原创)

店老板见我很爱读书,每次进了新货,便把我爱看的几类书放在一边,等我去拿。他还把我引到里屋。一进那屋,我就被那眼前的情景震住了。只见一大堆书整整齐齐地从地上码到屋顶,密密麻麻,远看近看,都是一堵密不透风的“书墙”。也是那一次,我从那“书墙”里翻到一本版本很好的《红楼梦》和一部我久觅不得的外国小说《日瓦戈医生》。

我是老顾客,一次性地抱回一堆书,店老板给我的折扣也多。对于我这样的读者和买者,他有些感激和欣赏。他老对我感叹:“现在人读书的少了,像你这般爱书的人更不多了。”

后来,我渐渐沉浸到小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了,读书越来越凭感觉,也开始看实用的书籍了,大都是些有关婚恋和服饰的花花绿绿的杂志。直到某天,我再也无法在这条灰蒙蒙的小街上找到这家书店,这才慌了起来。心里好一阵落寞。

与书店老板还有他的旧书邂逅是在某天傍晚,当时我正兴冲冲地赶赴朋友的聚会。在一个等车的路口,我看到一个似曾相识的人骑着一个三轮车慢悠悠地转过来了。车上码着一垒垒的书,车身很沉重,正在骑车的他踩得很吃力。我默默地看着他骑车、倒车、停车,又把一垒垒的书从车上搬运下来,在人来人往似潮涌般的人群中,这些举动是多么无声无息,暗淡无色。我走过去,和正在忙活的他打招呼。

店老板一见是我,忙热络地聊了起来。从他的谈话中,我才得知一直贩卖旧书开店的他,因为交不起门面的房租,只好搬离了原来的住处。为了讨生活,也因个人的欢喜,他便在这人多的路口临时摆起了书摊。

“这里地段好,不收租,还能一直摆到晚上。”他不紧不慢地说着。

他询问了我的近况,又热情地推荐了些“新货”。我接过那些书,不由得点点头,又细细打量了书摊上的书。书的种类很丰富,文学书、工具书都有,还有我们小时候爱看的连环画等。

除了这位熟识的人的旧书摊,我还光顾过小城电信大楼、北门口等地的旧书摊。大凡有卖旧书的摊位,我都乐得躬下身,淘一淘。就书的品种、质量、价格来看,还是那位熟识的店老板摆出的书最为丰富和实在,价格也最为实惠。

在我有限的几年淘旧书的生涯中,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淘到一本古籍线装书,泛黄的书面,上面全是繁体字,文字从最后一页最右边顶格开始书写,字体清新,线条流畅,拿在手里,我感觉像获得一本“武功秘籍”的孤本。自此,我便深深爱上那些在旧书摊前流连忘返的好时光。尽管后来常买新书了,我还是为能在这些旧书摊中淘到一本中意的书而窃喜。

近两年,漫步于老家的大街小巷,我发现那些旧书摊全都了无踪迹了。曾被称为“小城独特风景线”的旧书摊,那些在旧书摊前细拣慢淘的乐趣,都离我们渐行渐远了。

编辑:玫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