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聆听:王自民《又忆当年修水库》主播/林夕

 星火文苑 2022-11-25 发布于安徽


荐赏
王自民 佳作




作者简介

王自民,男,河南灵宝人,大学文化,副教授职称,出版有《老子的故事》《王白民诗文选》等。





又忆当年修水库
作者/王自民


1970年7月中旬,我高中毕业后,夲想着参加高考,考上大学,继续深造的。可是,当年已取消了建国以来国家高考制度,没办法,只好回到了家乡灵宝市川口乡三圣村。当年,如果是城里的毕业生,叫知识青年。如果是农村的毕业生,叫回乡青年。
回到村里以后,正赶上县里组织修红线渠。(从我的家乡川口与卢氏县交界处到灵宝市大王镇全长约40多公里的一条穿山过崖的水渠)生产队就派我去修水利。




当年我去山上修水利,人还小,个头不高,人也好瘦小。
当年,我们村分在尚庄塬上名字叫史凹的一个小山村,让我们村修通这一段的水渠。
我背着被褥等行李,跟着大人,从家里步行了大半天,才赶到史凹村。紧接着,和大人一起将一个原来村上喂牲口黑古隆董的窑洞收拾收拾,地上铺些麦草,把个人带的被褥铺在上面,就可以在麦草上将就着睡了。
晚上,这喂过牲口的窑洞里,臭气大的很,这倒没啥,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整夜整夜的蚊子叮咬,还有跳蚤,根本无法入睡。早上起来,浑身上下全是红红的小疙瘩,痒的难受。
当年,粮食欠收,很少吃到用麦面蒸的馍,上顿下顿都是红薯面馍,辣子水,或者腌的咸菜。




每天在工地上干的活就是在暗暗的石洞里打眼,放炮,出碴。
一天,我用双手扶着钢钎,村上一个中年汉子抡起铁锤一下一下地打。
我双手紧紧紧地握住钢钎,一点儿也不敢疏忽,心里紧紧张张的,生怕他打偏了,伤住我的手。
越是担心的事,真没想到,果真发生了。
他举起铁锤,不小心一下子从我头上的左额角擦过,一瞬间,我头昏眼花,左额头被擦破,起了个大包,鲜血直流……。一连疼了好多天。
当年在水利工地上手扶钢钎被误伤,五十多年过去了,至今当年受伤的额头,时不时的就会感到不适,闷闷的。
当年从史凹村修了段时间红线渠后,生产大队又组织村里社员去位于距灵宝县城30多公里的窄口修水库。
当年在窄口修水库,县里要求统一按照部队的编制称呼。大队称为营,公社称为团,县称为师。各公社、各大队都制有专门的旗帜,我们属于川口团三圣营。




当年,我们住在五亩公社长桥大队东边的高岭上。全是自己动手打的小窑洞,刚打成的小窑洞,洞璧上全潮湿的很,为了防潮湿,我们从河道里背回大大小小的石头,铺在地面上,再用割的杂草经太阳晒干后,铺垫在石头上。晚上睡在上面,一翻身,就会被石头搁的醒来。早上起来,被子潮潮的,天天都得拿到小窑洞外太阳底下晒晒。
当年,初开始是用架子车从坡岭上拉土垫坝,待坝逐渐垫高时,就是用架子车拉石头,拉沙子。一辆架子车三个人,一个人在前面拉,后面两个人分别在两边推。
当大坝一天一天地升高了,师部便让人将东方红牌链条拖拉机固定在大坝上面,用一根粗粗的钢丝绳,分别固定在大坝上下
两头,用一铁钩子一头挂牢在架子车上,随着拖拉机一圈圈地旋转,将架子车拖拉到大坝上。
一个人用双手牢牢地抓紧架子车边侧的车杆,随着拖拉机的旋转,一步一步向坝上移动。这种活,危险太大,如果前边的那辆架子车上的铁钩子,一旦从钢丝绳上脱钩了,整车的石头便连石带车从大坝的斜面上飞也似的蹿下来,稍有闪失,下面的人往往就会被架子车或急速滚下来的石头砸伤,甚至致死。
有一次,就发生了这样的险情。一辆架子车眼看快要到坝顶了,铁钩子突然滑落,架子车从坝上飞驰而下,一名壮年汉子见状,迅速向侧边拼命地躲避,没料到,架子车被掉在地上的石头挡了一下后,车子改变了方向,飞也似的砸住了那名汉子,汉子当场倒地不起,后被师部战地医院(县医院抽调的医护人员组成水库工地临时急救卫生所)的救护车送去抢救,由于肝脏破裂,没抢救过来而不幸身亡。当天,我就在坝上,看到这样危险的场面,好怕人,好吓人。当听说那人不治而身亡的噩耗后,天天晚上做恶梦。




当年,营部干部觉得只有我一个是高毕业的,人又精明能干,就让我当营部食堂的司务长。
当了司务长以后,常常会经过修水库的工地去买菜买米买面买油等。每当路过水库工地,看到修水库的战士们汗流浃背地出力干活,我总会不由得停下来,仔细地观察观察,回到营部后,我抽空将看到的动人事迹,写成通讯稿件,直接送到师部广播站,被师部广播站及时地宣传报道。
记得那些日子,常常会听到师部广播站广播员清脆宏亮的声音:
“川口团王自民报道……。”
每当听到广播员“川口团王自民报道……?”这种声音,我心里可高兴了,水利战士不怕苦,不怕累的实干精神,鼓舞着士气,同样也感动着我。
没过多久,我们川口团部的领导,听说是我写的通讯稿常被师部的广播站采用,就让我们三圣营部通知我,抽调我到团部当通讯员,专门到工地采写通讯稿。当年,正是由于我采写的通讯稿常被师部广播站采用广播,有力地提升了我们川口团的知名度,因此,我们川口团多次受到师部领导崔宽心(时任灵宝县委书记)的表扬。崔宽心还让广播站的工作人员带着我,到他的办公室去。
“年轻人,好好干,将来会有用武之地的。”崔宽心书记一边拍着我的肩膀,一边笑着说。
当年,先后曾经在史凹村修红线渠,在窄口修水库大坝的日子,至今仍让我记忆犹新,让我难以忘怀。当年曾经住过的小窑洞,常常在脑海里浮现,常常激励着我,使我勤勉做事、稳步前行。
主播简介




林夕,来自黄河之滨金城兰州。喜欢诵读、听书、演播录制有声书、K歌、旅游。是一枚心态平和,随遇而安,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快乐生活的人。


郑重声明


此文版权归星火文苑所有,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方式再次发表,违者必究!


星火团队成员


总编:思馨
副总编:姜水
主编:姜晓凡,张成忠
音频主编:红梅花儿
音频责编:冰雕玉琢
主管:虎哥,石桥
技术顾问:矿
法律顾问:李木子
主播:红梅花儿诵读团队


编委成员:
深山篝火,野鹤闲云,云霞,吉祥如意,冰雕玉琢,宁静致远,青山独秀,纵峰野老,若寄若黎,俯仰兴星,炎焱燚,肱茵,岁月如歌,红颜无过,狼魂烈鹰,左心奋赞,儒越儒风,执此天涯,天道酬勤,遗忘无忌,千古一诺,归星,一土,元真,伊冷,逍遥仙,曲藏,秋思,墨刻,仇光,邵平,凯琳,戴妍,红梅花儿。(排名以加入平台先后为序)。


我们的宗旨是:
团结一致,勇往直前!齐心开创文学净土!与诗友惜缘共处:你若不离,我便不弃!

投稿须知



投稿方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