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治病的两大关键

 夜半钟声潇潇雨 2022-11-26 发布于安徽
中医和西医是截然不同的两大医学体系。中医治病的核心,简而概之就是寒、热、虚、实四个字。中医解决疾病问题,不是“看着病,治病”,而是要判断它的寒热虚实,寒则热之,热则寒之,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寒热虚实既可能单独存在,也可能三两或同时存在,相互夹杂。再有一个药量的问题,例如某种证,你开了某种药,药证对应没有问题。但是你的药量没有达到,那么这个病你可能就治不好。所以古代中医不传之秘,就在于量上。

西方医学解决心梗问题,最常用的做法就是搭支架,搭了一个不够,还得再搭,搭到5个之后人一点精神都没有了。中医主要是通过号脉来分析病人的寒热虚实,用辩证的方法活血化瘀的方法来解决心梗问题,临证效果也是相当地好。

《内经》中有句话:“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意思是说,人都是在虚了以后才得病。老年人为什么多病?因为老年人的气血在日渐衰弱。所以给老年人看病时,一般情况下,黄芪的用量会比较大。给老年人号脉,他的寸、关、尺部虽大,但你会感觉到脉管是虚空的,也就是气血都是比较虚了。右边的尺脉号不出,那就是肾也虚了,就需要用些补肾的药。
看病的过程,就是一个调整结构的过程。上边有热,就得用点黄芩或黄连。下面有寒,重的话就用点附子、肉桂。属于肾阳虚的,就用点补骨脂、巴戟肉、肉苁蓉等补阳的药物。

中药本身有归经归位的特性。一般说来,寒是往下走的;热就跟火一样,往上面升。一般人都是上热下寒,补肾阳的话,一定是补他的下面。黄连能清心火,黄芩能清肺火。然后,下边用上补肾阳的药,或驱寒的药。

中医看病,其实就是在“纠偏”,当身体出现了寒热虚实的偏相,把它纠正之后,身体里的病就会好了。

中医调的是整体,整体改变之后,局部必然会改变。所以,一个人体的局部不管是出现了肿瘤,还是其它病症,都要受控于人体的整体环境。当初长瘤子,是整体环境不够好,给瘤子创造了有利条件,所以它才长。现在,你的身体在纠偏调整之后,整体环境已然大大改善,瘤子生长的有利条件已经不复存在。只能逐渐缩小,直至消亡。
中医在具体临证中,所遇病人往往是一人一个样,一人一种脉象,你很难拿一个方子,来解决所有这一类病的病人。你必须要依据每个人不同的症状,不同的病理阶段,辨证施治,才会有好的治疗效果。

西医很多时候,可以有统一的药来用,不论什么病。比如阿司匹林,比如地塞米松,比如人们耳熟能详的那几种维生素......等等,几乎成了西医治疗各种疾病的万金油。

中医恰恰相反,“十医九不同”,即使面对同一个病人,十个中医大夫里面,几乎每个大夫开出的方子都不同。

道不同,则法不同;法不同,则圆方、变化、因果、归宿,自然都不尽相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