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道,“文”言自然,“字”道世界。 文以载道,以文微言大义。 而文字就是“微言大义”所载核心基础。 汉字,以文言文,以文言字; 文字,其本质就是文言文字。 孔子核心讲“仁义”。 内为仁义,外显礼仪。 ![]() 如何从汉字思维来理解“仁”“义”、“仁义”“礼仪”之关系? ![]() ![]() 何谓“仁”? 形声会意合体字,二人为仁,从人从二,人声。 ![]() 其中“二”,人与人,我和你,表示“亲近、切近”之义, 一分为二,切分为二;这就是“二”之“切近”表意。 合二为一,相对统一。我是一,你是二,三是其他。 二者合一, 二人为仁,仁亲爱人。 二人为仁,仁切近人。 ![]() 本义: 亲仁,仁亲近人。 仁亲,仁者亲人。 ![]() 何谓“义(義)”? 义(義) 道义,合乎正义。 “义”繁体为“義”: 会意合体字,羊我为義,从我,从羊。 ![]() “我”,象插旗立于此。借指己身,自称第一; 我为执己持中,我为我持中正。 ![]() “羊”,象羊二角下弯曲之形; “羊”为“善”,与善美同意。 “羊”善美有显于外。 ![]() 二者合一, 其一,以“羊”善美而“我”持中正为正“義”, 以此表示“正义”之义; 其二,“我”持中正以“羊”善美适中得宜显于外为“義”, 以此表示外显礼仪之“礼容得宜则善”本义。 有“威儀(仪)出于我”之义。 本义:
![]() ![]() “仁”与“义(義)”的关系—— “仁”与“义”的不同—— “仁”与“义”是相对的, 仁者,人也, 核心在人,在人心。 二人亲仁,二人仁亲近人; 是说“仁”必亲及人; 是说“仁”必亲近爱及人。 仁言仁人,人也,人内心也。 ![]() 義(义)者,我也, 核心在我,在自。 是说義(义)必在我。 我为一,我持(旗)为中。 我持(旗)中正之旗以显“羊”善美之仪表。 这就是说 義(义)必由我执中正。 我持正義(义)。 ![]() 仁为内, 仁亲人心内; 义显外, 义正我显外。 ![]() 仁义与礼仪—— 仁,仁为人心; 义,我显正义; ![]() ![]() ①仁义与礼仪—— 仁义为内,礼仪表外。 ![]() ②礼与仪—— 礼为内核,仪为外表。 礼,礼以敬人;礼让敬人。 礼敬必及于人; 仪,义显仪表。容止仪表。 仪表合仪,仪表合度,仪表适宜。 ![]() ③义与仪—— 义内正,仪外表我义。 正义内心,合仪外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