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叶丽新:语文教育评价的专业化发展

 新用户37829311 2022-11-26 发布于陕西
图片
图片

图片


语文教育评价的专业化发展

——兼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理解与实施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叶丽新

近两年,《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等系列文件接连发布,显示出“相关部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节奏、力度前所未有”[1]。评价改革的决心需通过专业性的评价实践实现。

评价实践的专业化发展需要指引。当前,对于基础教育领域而言,评价最主要、基本的依据是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作为课程最高文件,原本就有着指导评价实践的责任和功能,而自2019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提出“取消考试大纲,严格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命题”,课程标准作为基础教育评价基本依据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强调。《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版课程标准”),也的确对评价环节提出了更加具体的建议。

以下,以2022版课程标准的理解和落实为契机,简要探讨当前语文教育评价专业化发展的着眼点。

体系化建构:课程与评价两个层面均作整体考虑

在经典的课程开发理论中,教育目标、课程设计和评价过程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譬如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相互依存[2];在经典的教学设计理论中,如迪克与凯里的教学设计模型,评价是贯串整个教学过程始末的[3]。总之,理论上来说,宏观层面,评价是从课程开发起始阶段就要考虑的问题;微观层面,评价应伴随整个教学过程始末。这样一种评价观,在2022版课程标准中得到了体现。


(一)整个课程层面系统考虑评价问题


与以往所有版本的语文课程标准相比,2022版课程标准对评价的重视达到了最高点,正文共六个部分,其中有四个部分以不同方式涉及评价。

首先,“课程理念”部分专列一条指向评价——“倡导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重视评价的导向作用”。这是在课程设计起始环节、宏观层面强调评价的重要性。200多字的阐述,触及了评价的诸多基本问题,如评价目的、重点、方式、主体等。其次,“课程内容”部分,各个任务群“教学提示”最后一条实质是教学中的评价提示,为各个任务群提出较有针对性的教学评价建议。随后,课程标准呈现“学业质量标准”,“为核心素养评价提供基本依据”。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核心素养要求。评价就是要考查学生是否达到学业质量标准所描述的各种表现。最后,“评价建议”部分专门、直接提示各类评价的基本要点。

评价理念—具体内容的评价要点—指向学习结果的评价依据—评价实施建议,评价相关内容贯串课程标准全文,为评价实践提供了由宏观至微观的多层次指引。

(二)评价内部形成立体化评价实践体系

在日常语文教育实践中,评价无处不在。这些评价实践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之一是,评价主体在设计与实施评价活动时具有足够的自觉意识。其中最基础的认识准备是知道有哪些评价类型,这些评价类型各有怎样的价值,彼此之间如何协同作用。2022版课程标准为提高实践层面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做出了较大努力,第一次在课程标准评价建议层面尝试构建全过程、多类型语文教育评价体系(如图1所示),并且尝试明晰每一类评价实践的指向和要点。

图片

图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评价体系

2022版课程标准评价体系有如下几个特点。其一,高度重视过程性评价,直观表现是过程性评价建议篇幅略超过终结性评价建议篇幅。其二,过程性评价建议部分厘清了日常教学评价实践的主要板块。除了结合“双减”背景对作业设计与使用提出更高要求之外,还聚焦了看似平常但十分重要的“课堂教学评价”,明确提出了“阶段性教学评价”。日常课堂教学中的评价对学生思维方法、学习方法、情感态度等的影响更为直接,值得作为专门领域开展深入研究。如果说“课堂教学评价”是在微观层面观察学生的学习反应,“阶段性评价”则是在中观层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容易显示在一定累积基础之上所形成的学习特点,由此更容易显现学生学习质量的“变化”情况。其三,2022版课程标准所构筑的评价体系还开放性地纳入了“过程性评价的综合结果”,这有助于过程性评价落地。由此,终结性评价便有了两个评价数据来源:学业水平考试结果与过程性评价结果,据此可以更加全面地评价学生。

从课程高度统筹考虑评价,在评价层面统筹考虑各级各类评价,这样两个层面的体系化设计与实践,有助于真正实现“教—学—评”之间的一体化,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整个语文课程体系的良性运转。

针对性设计与运用:内容、学段、个体多维考量

要让评价体系真正发挥效用,每一类、每一次评价都要用在恰当的时候,符合教学需要、贴合学生实际情况,即评价必须具有针对性。解析2022版课程标准中与评价相关的内容,可以找到提升评价针对性的三个实践抓手:学习内容、学段要求、学生个体差异。


(一)特定学习内容有不同的评价侧重点


不同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对象、能力培养方向各有侧重,评价观察重点和反馈方式等也可能各有侧重。课程标准各个任务群“教学提示”最后一条主要对此作出提示。

譬如,“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第四学段“学习内容”中提及的学习对象有“关于生活感悟、生活哲理方面的优秀作品”“关于科学探究方面的文本”“诗话、文论、书画艺术论的经典片段”“革命领袖的理论文章、经典的思辨性文本(包括短小的文言经典)”,这些作品本身都带有“思辨性”。相应地,学习活动、评价任务也要以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充分思考,评价观察角度要兼顾学生的思维过程与成果,兼顾显性的活动表现与隐性的思维品质。对此,该任务群教学提示第(4)条做了较有针对性的提示,如图2所示。

图片

图2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教学评价提示解析

再如“整本书阅读”任务群,学习对象为整本书,对于义务教育阶段更习惯阅读单篇课文的学生而言,首先要过的一关是能把整本书读完,并且能读进去,读了有反应,进而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某种意义上说,整本书阅读教学初级阶段,阅读过程更重要。过程充分、有效,相关结果会水到渠成。而较大阅读量、较长周期的阅读,最好有一些评价工具指引阅读过程。课程标准对于整本书阅读教学第四学段的过程性评价提示,基本抓住了关键要素,如图3所示:

图片

图3 “整本书阅读”任务群教学评价提示解析


(二)各学段评价关注学生的进阶表现


2022版课程标准“过程性评价原则”中有一条为“过程性评价应统筹安排评价内容”。其中很重要的一个视角是学段规划,课程标准中表述为“评价内容应立足重点,关注各个学段的水平进阶”。这意味着在进行评价时,评价任务的设计要注意相关内容、能力要素在不同学段的考查要点;观察学生表现结果时要考量其是否符合特定学段的学习要求。

分学段课程目标、分学段学业质量表现,为评价时关注“水平进阶”提供了依据。当然,在具体操作时还要仔细推敲表现描述,分析学段之间的衔接点和差异点。譬如将学业质量标准第三、第四学段关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阅读与鉴赏”学习表现要点做进一步解析,可以获得一些较为细致的观察点,如表1所示:

表1 学业质量描述进阶的方式与表现

(以第三、四学段学业质量局部内容为例)

图片

比较可以看出,同样是对课程内容中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阅读与鉴赏”表现的描述,第三、四两个学段的学业表现有着比较明显的联系点与差异点:第四学段在第三学段学习基础上,学习内容和学习对象有所拓宽和加深;在水平要求上,第三学段的不少要求都是“初步”的,而第四学段则没有了这样的限定;在具体行为类型方面,第四学段较第三学段有更多、更高的要求;在行为的精细度、难度、复杂度方面,第四学段有着更加精细、复杂的行为过程和结果要求(见表1第三列曲线部分)。

另外,课程标准各学习任务群教学提示部分,也提及同一任务群在不同学段的评价要点。譬如,“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最后一条教学提示中提及“第一、第二学段应多关注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第三、四学段要重视考察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最后一条教学提示中提及“第一学段关注阅读兴趣,通过朗读和想象等,侧重考察学生对作品情境、节奏和韵味的大体感受;第二学段在阅读全文基础上,侧重考察学生对重要段落和语句的理解,以及对作品的语言和形象的具体感受;第三、四学段,侧重考察学生对语言、形象、情感、主题的领悟程度和体验,评价学生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关注研讨、交流以及创意表达能力”。

总之,学段目标、任务群教学评价提示、学业质量标准的综合分析有助于确认各学段的评价要点,体现学段进阶,让学生成长的阶梯清晰可见。


(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


评价注重“针对性”的微观表现是能关注每一个学生,通过评价刻画每一个学生专属的成长轨迹。

在课程标准“过程性评价原则”中两处提到学生“个体”。一处表述为“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在兴趣、能力和学习基础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这是从横向、在学生群体中凸显学生个体的独特性。教师要尊重这种独特性;学生个体则一方面要意识到自己的独特性,另一方面也要尊重他人的独特性。另一处表述为“应重视增值评价,关注学生个体的进步幅度”,这是从纵向成长的角度突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足迹。

上述原则需要通过日常评价行为细节落实。任务设置和反馈评价阶段都应有相关考虑。“作业评价建议”提出“增强作业的可选择性”,这是在任务设置阶段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作业评价建议”和“阶段性评价建议”也分别就反馈评价阶段提出了保护个体差异的要求:“教师要认真批改学生作业,针对学生素养水平和个性特点提出意见,及时反馈和讲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学生个体作出及时反馈和有效指导。”

从学生个体发展角度落实评价的针对性,不仅仅是为了追求评价的准确性,而且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认识到自己发展的特点,知道如何自我导向,调整后续学习。“评估必须鼓励学生以更富有成效的方式反思他们的读写,确立各自的读写目标。这样,学生能变得更加潜心于学习,对自己的学习更加负责。”[5]

发展评价技术:打磨各类工具,助推理念和设想落地

在课程标准过程性评价建议和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建议部分,均多次提到“科学性”要求。相关表述如“科学确定评价起点”“科学选择评价方式”“增强测评题目的科学性”“科学制订评价标准”。抽象的“科学性”需要靠实践中的技术规范来落实和保障。发展评价技术是语文教育评价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评价技术,从研究层面来说是一个大课题,从实践层面来说需要反复探索、打磨。以下先以基本的评价工具为抓手做框架性的简单勾勒。评价工具不仅指试题、试卷,横向看还包括其他类型的评价任务,纵向看还包括评价任务产生之前的规划工具,评价实施中的信息收集工具、评分反馈工具等。


(一)规划工具


关于评价规划,课程标准对学业水平考试和过程性评价两个层面都提出了相关要求。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建议部分专门单列“命题规划”条目;过程性评价原则部分提出“应统筹安排评价内容”,这是间接要求过程性评价也要有规划。规划需要落到笔端,于是就有了各种规划工具。就考试命题规划而言,原来有“蓝图”“命题双向细目表”,理论和实践层面对其局限性已有一些反思,在当下和未来需要有一些新的探索。譬如随着试卷综合性程度的提高,以“测评框架” [6]文本的形式逐一说明测评构念、测评领域、各领域测评目标、水平要求、题型题量、情境和语料等基本情况。就日常评价而言,规划周期从长到短,规划由粗到细,规划工具的表现形式可以不限。无论用什么形式,关键是要说明一定时间周期里的评价重点、评价类型,以及各类型评价的次数、目标、内容、完成时间和成果形式等。譬如一个单元的评价可能需要考虑并说明如下问题:除了单元测试,是否应有一两次长周期完成的表现性作业,两大类评价的侧重点是否互补?课前、课中、课后评价任务的比例和形式分别是怎样的?


(二)任务工具


狭义评价工具主要指需要学生完成的各类评价任务,如纸笔测试卷、日常作业等。对过程性评价而言,最熟悉的评价工具——纸笔测试远远不够,需要更多的表现性评价任务,以全方位记录或体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表现。在一次调研中,笔者曾让老师们罗列日常教学中与评价相关的任务,得到了如下一些答案:默写、课堂提问、语文单元测试、课余的聊天、课外活动(如阅读、完成研究性论文)、入学前的水平测试、课前预习检查、作文档案袋、随笔、当堂检测、每周作文、课堂2分钟演讲、阅读摘抄……这是不完全列举,但已经可以看出,老师们对评价工具的认识已经较为开放,过程性评价类型已经较为多元。不过,这是教师群体智慧的集合,期待每一位教师都能具备这样的意识并有相应的丰富实践。


(三)评分反馈工具


关于评分反馈工具,2022版课程标准较为刻意地突出了两样:过程性评价中的评价量表,纸笔考试主观性、开放性试题的评分标准。

2022版课程标准在“整本书阅读”任务群、“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提示中分别鼓励教师“可以围绕读书的主要环节编制评价量表”“可以针对主要学习环节和内容制订评价量表”,在过程性评价建议部分也提出“在小组合作、汇报展示过程中,教师应提前设计评价量表、告知评价标准,引导学生合理使用评价工具,形成评价结果”。评价量表的制订,关键是解析特定任务从哪些角度观察学习结果,各个维度可能有哪些层级的表现,以便于学生有针对性地诊断自己的学习状况。需特别强调的是,过程性评价中的评价量表“诊断”价值大于评分价值。关于评价量表,已有不少较为成熟的研究和实践成果,如阿特(Alter, J.)和麦克塔尔(McTighe, J.)的《课堂教学评分规则——用表现性评价准则提高学生成绩》一书,全面介绍了评价量表的类型、设计与使用问题。[7]

“要健全主观性、开放性试题的评分标准,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对简单结构作答和复杂结构作答实行分级赋分”,课标中的这句话十分引人注目。其本质是要求改变主观性、开放性试题的评分方法,即从原来的“采点给分”转向分级(或分层)赋分。

原来的采点给分是根据学生答对知识点或掌握的技能个数给分,但这种评分考虑了答案的“量”,忽视了答案的“质”,仅能测查认知结果,测不出认知过程。主观题的分数属于顺序数据,本质在于反映学生表现的等级水平,这种等级水平不应该是简单的量上的区别,而应该是在理论指导下对于学生表现的能力等级水平的区分。[8]这里所说的“理论”[9],首先是关于测量“构念”的理论。科学区分学生表现等级的前提是对于所测的东西有基于学理的、充分的认识,对于每一个测评任务的指向、期待结果有科学的认识。

同时,可以借鉴一般测评理论、认知理论。譬如彼格斯(Biggs)等人的“可观察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structure of the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简称SOLO)[10],是可借鉴的理论之一。课程标准中“简单结构作答和复杂结构作答”的表达应该是源于SOLO分类理论,是对学生回答结果的粗约分类。至于在真实的评分实践中究竟该给学生的回答分为几个层次,则可以参考SOLO的层次划分原理,综合考虑测评需要和学生实际表现水平而酌情设定层级数。

评价量表和分层评分标准,的确是提升过程性评价和纸笔测试科学性的关键要素,甚至也是扭转当前评价对教学产生负面影响的关键所在,值得进一步探索。

结语

以上,结合语文测评专业化发展的需要,梳理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各部分内容中各个层面、角度的评价要求。理解和落实课程标准评价要求的过程,是推进语文教育评价专业化发展的一个契机。

当然,课程标准毕竟不是专门的评价文件、指南,部分评价要求、建议还需要进行持续、深入的探索,如:

有些内容还需要结合既有的测评理论做进一步的细化。譬如,过程性评价根据具体实践分为课堂教学评价、作业、阶段性评价,在此基础上,有必要参考其他的评价分类框架细化评价行为。如结合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这样的分类框架来提高每一次评价行为的针对性。

有些内容还需要基于研究和实践反馈做进一步细化和调整。譬如学业质量标准与课程目标、内容的关系需在实践场景中做进一步分析,学业质量标准的表达逻辑也需要实践的进一步检验。

有些内容需要寻求研究、实践、制度的合力推进。譬如分层评分标准的运用与推广,既要群体层面的思维方式变革,也要有阅卷制度的保证。再如“过程性评价的综合结果”,如何表达、如何落实也还需要探索。

另外,“对学生个体作出及时反馈和有效指导”“对学生作业进行跟踪评价,梳理学生作业发展变化的轨迹”等不少理念可能需要寻求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

综上,当前是推进语文教育评价专业化发展的好时机,可以在课程标准所勾勒的蓝图基础上有针对地改进实践、深化研究。

(本文为上海市语文教育教学研究基地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朱军文.分层、分类、协同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J].教育发展研究,2021(7):3.

[2]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施良方,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

[3]迪克, 凯里, 凯里. 教学系统化设计[M]. 5版.汪琼,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

[4] 叶丽新.学业质量标准:从充分理解到运用与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20(10):46.

[5] Task Force on Assessment. Standards for the Assessment of Reading and Writing[S]. Newark, DE: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Inc., 2010:11.

[6]叶丽新.读写测评:理论与工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20:15-27.

[7]阿特, 麦克塔尔. 课堂教学评分规则——用表现性评价准则提高学生成绩[M].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组, 译.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

[8]温红博,李峰.高考语文阅读主观题评分方法对题目参数分析的影响[J].考试研究,2020(1):65-66.

[9]杨向东.理论驱动的心理与教育测量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10]彼格斯,科利斯.学习质量评价:SOLO分类理论(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M].高凌飚,张洪岩,主译.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语文学习》2022年第9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