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喜讯!惠州中山公园的隋代梌井重见天日

 东江 2022-11-26 发布于广东

去年上半年开始,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惠州中山公园开展考古发掘。当时我在本号发了一个帖子,希望一并发掘隋代梌井(见本号2021年4月8日《惠州中山公园考古发掘,希望隋井重见天日》)。现该考古项目已经完成,考古成果于近日前通过各大媒体对外公布。根据公布的情况,发掘出明清时期惠州府署建筑基址,并挖出古井一座,称:“井的年代约可追溯到明代,使用时期可至民国晚期,废弃于1950-1970年代之间”。

那么问题来了,挖出的这口古井是否就是许多惠州人心念念的隋代梌井?为此我请教了惠州文史界的前辈,应可断定它就是消失了半个多世纪的梌井。

考古发掘出的“明代古井”(图片来源于“广东文物考古”)

公元590年,隋文帝在惠州梌山设置循州总管府,修建官署,开凿水井。由于到民国之前,梌山都是州府衙门所在地,所以这口隋代古井一直保存完好,直到上世纪50年代还保存着。据相关报道,老惠州人、文史专家何志成先生回忆:1953年他读小学时还在梌井旁玩过,亲眼所见井口有护栏,旁边石柱上刻“梌井”二字。但不久改造公园,填埋梌井改为花圃。

现在仍有一张梌井的老照片留存于世。那是1925年10月17日,国民革命军东征攻克惠州后,在第一公园(今中山公园)举行军民联欢和纪念阵亡将士大会。当时拍摄的大会场景,照片前方右下角正好拍到了梌井,为梌井留下了珍贵的实物影像。照片上的梌井,有低矮的四方形井沿,上面还有用于打水的石制井架。

对比老照片和最近发掘出的“明代古井”照片,可以发现,发掘出的古井和老照片的梌井位置是一致的;再细看,尽管老照片里梌井的井沿和井架都已经不在了,但围着古井的方形外围,那青砖和边缘的条石,现在依然清晰可见,与老照片完全一致。很显然,考古发掘出来的古井,就是梌井无疑了。

1925年的梌井(老照片)

那么,为什么考古成果里只说是“明代古井”,而不直接说是隋代古井呢?因为今中山公园的梌山,从隋代在此设立循州总管府开始,直到民国以前,都是州府衙门所在地。这口开凿于隋代的梌井,自然历代都有修葺。考古是根据实物作为依据的,他们发掘出重修于明代的实物材料,并公布为“明代古井”,是可以理解的,但这并不否定该井最早开掘于隋代的事实。就如位于桥东白鹤峰苏东坡故居里的东坡井,尽管现存材料是清代重修的,但仍然被认定为宋代古井一样。

发掘出隋代梌井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惠州古城内现存最古老的不可移动文物,这无疑为惠州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浓重的一笔。下来,希望在中山公园的升级改造中,依据历史图片恢复梌井的原貌,为惠州的历史文化增光添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