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说“佛学其实是最彻底的心理学”?

 大智若愚wxy 2022-11-26 发布于重庆

佛学博大精深,它是对生命本源的一种生存探索。它以因果的观点,看待世界的变化、运动和规律,以心的力量感知生命的幸福。它关注人的短暂一生的快乐和幸福,离苦得乐。关注解决的是人生存的基本问题也是根本问题,所以它是最彻底的心理学。

一次一个学生问我一个英语生词,dosa,我不会。手机一搜,吓了一跳。

是“贪”,并且竟然与“爱”同源?!

那么佛经里的“贪”又是咋回事呢?

细想一下,哦,明白了,所贪之物乃己所最爱。比如一个人爱钱,最后就贪占多了,犯了罪。不该拿的,都拿了,怎么能行呢?一个人小时候没书读,有钱就买,买买买,结果几柜子书,后来不想看了。

爱一个人,就想占有他,占有他的一切。贪心重,爱得深,不给人空间,不留余地,结果令人窒息。选择离婚,自己还不知道错在哪里?

爱一个孩子,衣食住行样样精心照料,餐餐不重样,怕热怕冷,其实想想又何必呢?凡所之做,皆是自己内心的恐惧。动物,总有一天要自立于世,离开你自我生存,独立人格,独立思考,独立处事,独立面对这个世界。没有独立,就没有个体成长与发展。爱,以至于禁锢,则近乎贪了。

欲,乃正当所求。过度关注与过度宠爱,是为贪,包括对于伴侣之爱。由此看来,爱不可过,过则成贪。节爱,节贪,正欲,正念,戒嗔戒痴,离苦得乐,幸福自来。

life is limited,just accept。人的一生,需要克制,克制自己想要更多、得到更多的欲望。

想要,就是自己喜欢的东西,自己爱的东西就更是贪恋不已。如果放纵自己的口欲色欲,任由自己原始的本性狂奔,而自己的能力一旦受限,该不是将自己置于痛苦深渊?

accpet,接受,节制,克制,别无他法。

所以佛教里说,贪与爱同体异名,三界者——贪嗔痴是也。贪源于爱,不爱不贪。有人说:“人一贪婪,就从人性退化为了兽性,什么自私、暴力、血腥种种恶之花蔓延开来。”年少的女孩贪恋爱和自由,虽然她并不知道什么是爱,什么是自由。多听听父辈人世间的经验判断,容许一些沟通和妥协,那么事情就会好一些。

佛经讲:“贪爱就是凡夫众生对于五欲境界贪着而不能舍离。贪爱本质是一样的。贪爱是凡夫众生的严重烦恼,会障碍般若智慧,也会障碍解脱。凡夫长时间不能出离,皆因贪爱放不下所致。”所以,不去想欲乐,去贪节爱,离空净心,无欲少欲,得智慧之乐,置换物欲之乐。离苦得乐,幸福自来。

每个人的能力有限,生命有限,时间有限,可人人都如梦生醉死,并不自知。保持一颗清醒地自觉,认识自我,接受自我,定位自我,均衡自我,厚重自我,丰盈自我,超越自我,升华自我,才能真正的幸福自我。用你我智慧之心的力量,每个人都可以抵达人生的至乐之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