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盐山小杨村张氏族谱

 沧州家谱穆国联 2022-11-26 发布于河北

盐山县小杨村张氏族谱(10则)

1、首次续谱序(一)
《路史》称黄帝子挥造弓矢,受封于张,是为张氏受姓之始。然以时代度之,鸿荒遥遥,杳难稽考矣。张氏之载,在经典最信而有征者,厥惟张仲,以故后世张姓多祖之。读《小雅·六月之诗》曰:侯谁在矣,张仲孝友。笺之者曰:张仲,吉甫之友也。宣王命尹吉甫北伐猃狁,及有功而归,饮御诸友而独标张仲者,不过因其孝友,以重是燕耳,非有他意也。吾窃以为,诗人之意不仅此,盖其心伤乎厉王监谤,人民道路以目,微特莫论国事,即父子兄弟之常经,亦且噤不敢声,乃者厉王崩,宣王立,中兴可望矣。而车攻马同日致力于外攘,未遑修明内政,且废后易储事伤天伦,宫闱骨肉之间实有难以明言者。设不力为维持,名教将从此扫地。兹幸于吉甫燕喜之际,胜友如云,会有张仲在焉,人言其孝友无间,诚一时硕果也,特笔以书之,使天下知孝子悌弟风。
注释:
①车攻马同:车辆坚固,马匹严整。形容军容壮盛的样子。
2、首次续谱序(二)
管扬庥而来燕来宜犹大,为矫虎臣光,庶几闻风兴起于以翼纲常而挽俗尚,意在是乎,意在是乎,孝友之足重也。如此,何居乎史家立传不列孝友。吾愿举张仲以补之。所惜者其轶事不概见,且无谱可征耳。然有谱可征则祖其人,无谱可征则宗其道。祖其人固可宗其道,而宗其道正不必祖其人,况世界沧桑,张仲去今已数千年乎。吾张氏谱牒坠落已久,其为张仲之嗣裔,兴否世系莫明,乌可臆断?惟家传孝友,尝数典而不敢或忘焉。兰平生事不关心,近数年来,因族谱未修,辄怦然而不置于怀。本年春正,胞侄子渤以修谱事就商,不觉欣然色喜曰:“此吾之有志未逮者,子果能成吾志,岂不甚善。然有难焉者,以吾始祖当前明永乐二年由滦州迁居盐山县之贾象镇,三世后,一支由贾象镇迁于小杨村,十世后又由小杨村迁至京兆密云县一支,夷考其时当在前清乾嘉之间,与我王父讳发祥公迁居张赵庄相先后,至今皆历数传矣。道路修阻,音问不通者,已四五十年。今欲修谱,岂可挂漏?此其所以难也。”伊乃起而对曰:“是侄男事也。”当即赴小杨村,与我族孙稼轩担任采访,冒险前往,以冀得一当计。是役也,阅历二十日,往还千余里,行李之萧条弗恤也,付莽之梗阻弗顾也。方针一定,百折不回,卒赖先人之灵,如愿而归。乃犹不遑暇处,按门挨户于聚族而居者,详为考证,于散处各村者,组织靡遗,有可征者载之,无可征者阙之,若网在纲,有条不紊。
举我张氏自迁居以来,五百余年散漫之世次,至此告一段落。历数月而谱稿成,此固二人之热心毅力,良堪嘉尚,要亦由其孝友之忱勃发而莫遏耳。兰老矣,草创讨论修饰润色,诸手续无能为役,惟扶杖以观其成而已。今当家牒告成,独津津于张仲者,盖深望后之人浏览家乘,知孝友两字,师表群伦,矧我张氏更当循循焉,以垂为家训,遵同祖训,俾子子孙孙传至奕世而罔替,至尊张仲为鼻祖,姑附诸阙疑之例可也。若更喆嗣挺生,而昂昂千里,无愧家驹琳琳宝树成为国器。亢吾宗以振孝友之家声,则尤延颈跂踵以俟之者矣。愿勉旃。
中华民国二十一年(1932)岁次壬申夏历仲冬上旬
十四世孙 荫兰  熏沐敬叙
3、首次续谱序(三)
尝闻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昔武侯治蜀,不设史官,论者犹或非之,况一家一族之间一本同源,关系密切,倘无谱牒以系统之,窃恐流传愈远,支派愈纷,久之,同宗将视等秦越,非所以庇本根卫枝叶也。
我始祖自前明永乐二年由滦州迁居盐山贾象镇,至三世又由贾象迁小杨村一支,至十二世我曾祖讳发祥公又自小杨村迁居张赵庄,其滦州原籍之家世渺难稽矣。追溯始迁祖至今历年五百余岁,历传十有九世,其中背井离乡流寓异地者,不知凡几,即聚族而居者,或至名字相重,或至亲疏难辨,推其原因皆缘于先世家道寒微,读书者寥寥,未叙族谱之故。渤日侍家严起居,二十年前即尝聆庭训,以族谱未修为憾,迩者年华已迈,又尝训谕渤等曰:“吾兄弟六人,惟我与尔四伯父尚在,然皆老矣,及斯时,再不将谱牒修辑,恐此后更无叙谱机会,汝等当注意及之。”渤由是牢记在心,本年春正下旬,因禀四伯父,恭赴小杨村与族人磋商修谱手续,佥谓京兆密云县张家树行一支声息不通者,已数十年,屡次邮函又弗能达,非亲往采访不可,第恐道阻且长,付莽丛生,往返甚属不易,议及此,咸有难色。渤当时愤然请往,即由淮清族兄、曰玺族侄筹措资金,偕同稼轩族侄克日起程,道经天津,至北京旋乘车赴密云县界下车,步行而前。一路之上见人即问,见村即访。犹记是日也,天色向晚,日影西沉,方忧投宿无路,忽于山深林密之中隐约发现一村落,急往奔赴询之,正张家树行也。于是进村访求族人,适遇从周族孙,一见即导之家中,欢洽非常,次复邀集族中长老,提及叙谱事,莫不踊跃赞同,以谓此诚我张氏之盛举也。越数日,由从周族孙将该支谱稿写讫,遂携带回里,计往返将及二十日,冒险而亡,竟如愿而归,得非我先灵有默佑者乎?惟是我张氏素无旧谱,此次开始编辑,并无轨道可循,渤尊奉严命,疑者阙之,信者录之,先谱图次谱牒,后附茔墓图,记其体例,有弗合宜之处,复经家严再三审订,数易稿本,始渐臻完备。今者缮录就绪,谨将经过事实略述于篇首,庶使后之人阅之,知椎轮肇造创始维艰。渤材质驽钝,对于家族义务不过随时秉承训教,稍效绵薄而已,敢谓有功于家乘哉!
中华民国二十一年(1932)岁次壬申夏历季秋下旬
十五世孙 子渤  熏沐谨识
注释:
①椎轮[chuí lún]:1.原始的无辐车轮。2.比喻事物草创。
4、首次续谱序(四)
窃维水有源而流长,木有本而枝茂,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故万物之中人最灵,三才之配人为贵,本之不可忘,固在于人也,即不忘本,自当有谱,修谱之事,即报本之心焉。是以谱存于家庭者,世系详先人之名讳,谱载于茔墓者,蒸尝瞻后代之义容。俟后尊祖敬宗,厘然不紊,则谱书之所关诚重要矣哉。溯我十二世祖讳明礼、明贤二公由盐山县小杨村原籍,迁居至密云县张家树行,约略计之,当在清乾嘉时代,迄今将近二百年矣。因道路修阻,与原籍族人声气不通者已数世,加以山居僻陋,门户式微,读书识字者寥寥无几,故虽有修谱之心,而无提倡之人,不料本年孟春晦日,我子渤族叔祖、稼轩族弟祖不惮远道跋涉之劳,突来寒舍,下及询其来历,知悉奉我十四世祖荫兰、荫葵两公训谕专为访查宗支,纂修族谱起见。于是集合宗人共议首肯,莫不欢欣鼓舞,凡长幼尊卑,融融洽洽,亲疏远近,勤勤恳恳,自此支派分明,情亦联贯,本源之气遂由滞得通,虽非光前裕后之嘉猷,亦可谓报本追远之义举矣。孙等材通樗蒲,不能光大前人,尚望后之有志者耀祖光宗,无负我荫兰、荫葵二祖提倡之热心,斯尤所祷祝以期之者也。至若此次修谱,原属创举,本支族人当时或有不明深意者,多赖同里孔君商臣、孟君月江从旁启导,始各释然,二君于我张门皆有戚谊关系,且为圣贤胄裔,邹鲁遗风,霑被亲属,故乐成人之美。如此,兹并书之于谱者,非第增重我家乘,兼以作纪念云尔。
中华民国二十一年(1932)岁次壬申夏历仲春
十六世孙 景华、景莲暨十八世孙  从周   谨识
5、贰次续谱序(一)
张氏族谱第二次续谱已订,现已完成,即将印刷,特为斯言深表庆贺,并以代序。
续谱之举所以追本求源,整理族序,传宗接代,寻找迷失,继先人之遗志,求后代之昌盛,此举之重大意义则甚明矣。
忆自七七事变以来,日寇侵华,民不聊生,族人之背井离乡,四散流离者甚多,至今音信皆无者有之。因而续谱之事困难甚多,幸赖我族之鸣钟、俊浩、志杰、志斌等人热心族务,不辞艰辛,筹措经费,整理文稿,四方奔波,任劳任怨,新谱赖以成焉。
愿我族后继有人,当数十年之后,根据此谱之基础再传新谱,世代相传,更臻完善,此固吾辈之愿,亦我后生之责也。
一九九二年三月二十日
十六世孙 张玉珩  敬识
6、贰次续谱补续(二)
为了使族人及其后代了解族史,永不忘祖,根据现已了解的史料,简明扼要地归纳叙述,以便一目了然,并尚能犹记。
此次续谱是因前续家谱只续至十六世,十六世以下缺续,故作补续,待后与老家族谱归宗。
7、贰次续谱序(三)
张氏家族树行村分支的由来,约早在清朝乾隆、嘉庆时代,由第八世祖德修公后裔,十二世祖明礼、益修公后裔,十二世祖明贤,由河北省盐山县(现黄骅市)小杨村迁至密云县(现为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树行村。树行村实是十二世祖创建,至今已有二百六七十年,在此已繁衍十代至二十一代,可谓人口兴旺,代代相传。另有一支后来即由第八世祖诚修公后裔十三世祖玉柱,后经辗转他乡迁入(年代失考),现已繁衍八代至十九代。
此次继谱是从十六世以下,较细致地搜集资料并补续。十六世以上的详细资料难以考证,更有不愿归宗及历来外迁至山南海北者,早已断绝信息,更是无法考证,故不在志。
8、贰次续谱序(四)
由修谱到续谱,老家曾多次来人,不辞辛苦不远千里而来,寻支归宗,但历次因某种原因受阻,尚无续就。老家多次来人之诚意,使我族人极为感动。有志者纷纷磋商,可望续谱。但由于水平关系,谁都不知道家谱的格式及续法,故必须得去老家拜祖求知。于是由庚午牵头组成由十八世孙从宝、十九世孙庚午、庚禄、庚福、二十世孙小虎,一行五人并由小虎出车,于公元2005年4月3日赴老家成行。到老家后受到族人极其热情地欢迎并款待。特别是十八世孙志斌、志正,二位长辈及其家人更是亲切有余,深受感动。四日复印家谱,五日上午与老家族人共同到茔地拜谒祖宗,表示哀思。下午当携谱而归时,有很多族人已在街上等候送行,其亲热场面真是难舍难离,使我们再次深受感动。于是我们就以极其感慨的心情拱手告别,至今回忆无穷。
积极参与续谱事务的还有十八世孙从旺、从瑞、从怀、国前、十九世孙庚玉等走家串户搜集资料。广大族人都积极提供资料并踊跃集资,为续谱事宜做出贡献,也是为缅怀祖宗表示内心之情,望子孙后代牢记祖训。
愿祖堂联曰:
祖功宗德传世界,子孝孙贤振家声
将祖宗之美德永远传承下去。
北京树行分支
附:
约早在一九三二至三三年间老家来人时所赠字画对联内容就是叙述家族历史,可惜早已失落,犹记联曰:
本根系出盐山地,枝叶荫浓密云天。
说明树行分支的由来及所至。
公元二〇〇六年秋末
十九世孙 庚午  庚福  谨叙
9、叁次续谱序(一)
尝闻:万里波涛,源之一水;千仞昆仑,起乎微尘。盖溯源盘根,物之常理;恋亲怀旧,人之常情。塞源断根,水木之朽腐不远;疏亲慢旧,行止之轻薄必见。是以理水必浚其源,荣木必固其根,立身必亲其亲,治事必恤其旧。至于姓氏之凛,族群之聚,冠荫簇而枝蔓清,根须深而脉络现,则谱牒之修为功,岂徒守旧迂所能尽。
古云,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故,国之本在家,必家齐而后国治。一家之修谱,尤一国之治史也。国无典史无可知兴衰治乱,家无谱序无以辨世系源流。斯二者也,皆有国有家所不能无者出焉。
又云,人安三代而失修谱则为不孝。张氏巨族也,源出黄帝,堂号清河,一传而传,垂五千年矣。年过时迁也,今其后裔遍九州而涉四海,立功于内而扬名于外者众矣,故于国家隆盛之际,感木本水源之恩,新修家乘,为启后世子孙之孝也。
近人修谱,多喜援引世宦九儒附会名贤,意欲借名为家车乘光,实不知笑今人于后而薄先人于冥冥之下也。此多为人诟。今阅我张氏谱牒,脉络分明,条理不紊,知其披残编,重实录,穷本源,考世系,遍觅梨枣付梓,斯厥两年始竣,此诚盛气而亦美事也。
当代之谱难稽也,君子当尽其心于斯。今我张氏谱成,上可慰祖宗百代之灵,下启斯子孙千秋之业,慎终追远,思祖睦族,功德无量,尽在于兹。诗云: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斯之谓乎。
公元2013年6月20日
20世孙 树明  敬题
10、叁次续谱序(二)
——记第三次修续张氏族谱
姓氏是一个家族的标志和符号,族谱则是本族历史的记录。张姓,乃我国三大姓之一。上溯其源,弓长张者本系黄帝的后裔,挥为始祖。据我国第一部研究姓氏的著作《世本》所载:“黄帝子挥为弓正,始制弧矢,张网罗,姓张氏。”可谓以官为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联为证:弓力千钧东风劲,长空万里北斗明。
一部族谱是一个家族的宝典。张氏族谱记载了先祖迁徙、定居、创业的艰辛,也彰显着前辈爱国、兴邦、旺族的功绩。张氏族人历来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承,一方面我们用血缘继承了先辈崇德、重孝、尚义、扬善的性格,另一方面,我们又通过文字记录了家族兴旺、发展和繁荣的历史脉络。从这个意义上讲,张氏族谱也是中华传统文化、黄骅地域文化与张氏家族文化的高度融合。当然,修续张氏族谱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缅怀先辈、激励后人。要让张氏后代子孙牢记传统、不忘根本,以前辈为榜样,既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志向;又有勤奋好学、勤劳致富、事业有成的真本领,为祖国的富强奋斗,为家族的兴旺处理、为父母的荣耀争光。
第二次修谱至今已隔20余年之久,值此祖国繁荣富强,我张氏一族人丁兴旺、家运日盛之际,进行第三次修续族谱,我族老幼闻之,无不欢欣鼓舞,齐声盛赞。
本次修续工作将谱书版式由原来的横版改成竖版,按老谱分文别类,逐一登记,谱牒谱图几经核对,最终修补完成。
修续工作由小杨村十七世明发、十八世志刚、志达、志正、志义、志福,十九世福林、福泉、福岭,二十世树明和旧城村十八世志良,张赵庄村十七世国柱、国泰,十八世志刚各自搜集整理了本村张氏人员的资料,并撰写和最终完成了族谱的修订和印刷。天津东丽区排地一支提供了资料。北京顺义因2005年来我处补续一次,故不再续,寄来一份资料说明情况。
今时过境迁,岁月蹉跎,父祖飘零,人事代谢。为寻根溯源,不忘根本,光宗耀祖,励志后辈,张氏族人修整宗谱。
公元2013年6月26日
十九世孙 福林  敬题
(张海波提供 药丽霞校录)


编者简介

      穆国联,河北南皮人,1965年生,1986年毕业于河北大学中文系,现供职于沧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出版著作有《沧州古今书征》(1996年内部出版)、《沧州名门望族与文化世家》(中国文联出版社,2012),策划主编《沧海书系》(团结出版社)、《大运河书系》(团结出版社)、《华夏园丁文丛》(团结出版社)、《文苑书香文丛》( 中国电影出版社)、《沧州骄子》等40余部。

      待出版著作:《沧州古今图书集成/沧州著作家传略》、《沧州谱牒序跋集》(寻出版合作商)

       敬请各界朋友提供沧州辖区各类家谱信息,为沧州地域文化研究提供(国史、方志以外的)家谱线索。

     沧州名门望族,姓氏文化研究,传统民俗礼仪文化讲座、寻根问祖,家谱核查对接,家史传记代写,家族寻根文化兴趣班,寻根游学,家族宣传片制作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