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乌鸡白凤丸”居然能降尿酸?道理在这!

 edenclub 2022-11-26 发布于海南

前几天到表姐家做客,表姐说表姐夫在吃“乌鸡白凤丸”,因为坊间传说能降尿酸。由于这样的传说太多,我当时也没在意,但紧接着遇到的这位痛风病人,一下点醒了我:痛风这个发作起来“红肿热痛”具齐的病,看似实证,实则为虚。

图片

什么意思呢?

意思是,痛风这个病的种种表现,虽然看起来是实证,实际上却是虚证。说得再简单些,就是身体因代谢能力不足,尿酸才沉积进而引发了痛风。

至于坊间传说“用乌鸡白凤丸降尿酸”的做法,总的来说,方向是对的,因为这个药是个补气养血药,而身体的代谢能力必须通过补益才能提升。只不过,相比起来,中医里还有其他补药可能更为合适。

今天借此给大家讲一讲中医角度下痛风的发生原理。

图片
痛风病在关节
根源却是阳气不足

我后来遇到的这个病人,40多岁,身材魁梧但肚子偏大,是西医“代谢综合征”的标准体型,每次痛风发作都痛不欲生,脚趾要红肿好几天,为此试了各种办法。

治疗痛风最常见的,也是西医比较推荐的方法是喝苏打水。这个方法我曾在节目中也说过,从化学原理上说得通,因为小苏打的碱性可以碱化尿液,帮助尿酸排出。遗憾的是,这位病人不能喝,因为他只要喝苏打水就胃疼。

那么,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

我们不妨先弄明白,为什么他喝苏打水会胃痛。从中医角度上,小苏打在性味上偏凉,而他的身体连小苏打都承受不住,肯定是气虚甚至是阳虚。这就是这位病患痛风的根源所在。

图片

我们吃进去的食物,比如蛋白质,在中医里属于“阴”的范畴。虽然是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但却没有生命,人吃进这样的食物后,要想被身体吸、转化,必须要借助中医的阳气。这种“阴”转化为“阳”的过程,中医称之为“点阴成阳”。

中医的“阳”是身体吸收和利用营养的能力,如果这个能力不足,吃进身体的营养吸收就会受阻,“阴”自然就多了出来。这里可能有人会说,“阴”多了就多了呗,反正是营养,留在身体里也没有什么害处。

其实不是!中医有句话“阴实则死”,这个“死”不是死亡,而是缺少活力的意思。如果“阴”摄入的太多,不能被吸收、运化,人就会缺少活力,最典型的就是胖人。

图片

胖人很容易累,有些人甚至坐着坐着就能睡着。究其原因,就是脂肪过多,“阴”超过了“阳”点化的程度,成为了身体的负担。

痛风与此同理。痛风发作就是痛风石沉积在关节、肾脏等部位,之所以能沉积,根源一定是阳气不足,这就像水变成冰一定是温度降低了。对此,我们不妨反过来想,融化冰少不了加热,具体到去除痛风石上,这就要温补。


图片
中医调理痛风
振奋阳气,排除阴实

在西医里,痛风属于“代谢综合征”之一,这种人不仅代谢不了脂肪,也代谢不了嘌呤,所以对痛风的治疗既要减肥,还要限制嘌呤高的食物。但后者只是治标的,如果代谢能力不提升,就算躲过了痛风,后边还会有血糖高、血脂高接踵而来;

在中医里,西医的“三高”的根本都是虚,所以治疗和预防痛风发作都要补气养阳。

事实上,中医早就对痛风有了认识,《伤寒论》中“甘草附子汤”的叙述就是典型的痛风症状:“骨节烦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图片

关节疼得不能着地也不能触碰、怕风、微肿,这些都是痛风发作时的表现,看似热证实证,其实本质是虚的,所以张仲景用了附子、白术、桂枝、甘草这些温热药,通过振奋阳气,尽快将阴实排出。

坊间流传的用“乌鸡白凤丸降尿酸”,遵从的就是这个旨意。只不过,还有其他补药可能更合适。具体是什么药呢?

中医讲“尊法而不泥方”,意思是,治法准确之后,方药可以替换变通。对于前面这位病人,更适合用“济生肾气丸”。这个药是在补肾的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了肉桂、附子、牛膝、车前子,增加温阳和利水的力度,及时帮助身体排出过多的尿酸。

与单纯地喝苏打水相比,温阳利水的中药,不仅帮助尿酸排出体内,还从根本上提振营养转化为身体所需的力量。如此一来,吃进身体的营养,尤其是嘌呤,能被阳气充分利用,减少了尿酸的产生,自然也就凝结不成引发痛风发作的“痛风石”了。
图片


END


图片

||策划编辑:十五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