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大历史》之迷雾重重秦始皇

 金色年华554 2022-11-26 发布于江西

秦及秦的统一,对中国历史的走向影响巨大,目前学术界有重新认知“秦”之历史作用的趋势,而且有了相当有分量的一批成果。

秦的兴起不可阻挡

历史,有时候很有趣,经常充满悖论。

秦建立于公元前770年,是按其在陕西的封地而命名;公元前221年建立帝国时沿用了这一名称。

有学者研究认为,周和秦,一个姬姓,一个嬴姓;一个西方土著,一个东方移民(有学者认为嬴姓实为商代的老移民),根本不是一家人,但周与秦却有着不解之缘。西周时期,它们是老邻居,西周灭亡,周平王迁都洛阳,是由秦襄公护送的,也因此之后陕西地区便交给秦来统治,从某种角度而言,秦的“地盘”是继承周的,秦的文化和制度也有一部分是继承周的。而最后,秦国还是从陕西出发,沿着周人东进的路线,统一了中国。周人的祖先出自陕西,夺取天下之后,把周公的后代封在曲阜。当时的曲阜是什么地方?周封鲁之前,那里可是嬴姓的祖庭,可以说秦人的老家就在曲阜。所以,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挺进东方,回山东泰山封禅,更像是一种伟大的“回归”。

秦的兴起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过程。这一过程开始于公元前4世纪。事实上,从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起,秦就开始筹备统一六国的全面战争。不过,对于同时代的各国来说,主要的威胁是轮流争霸的那些战国霸主,而不是秦。仅仅是在公元前284年到公元前279年,最后一个霸主齐被消灭之后,秦才被公认为是一种威胁,不过那时候已经太迟了。到秦始皇着手其决定性战役(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时,大半个国家已经逐步被纳入了秦的中央郡县管理框架。

《史记》中记载秦的历史,共有两篇文字,一是《秦本纪》,一是《秦始皇本纪》。这是目前研究秦史的基本文献史料。秦立国前和立国后的历史,见《秦本纪》。而《秦始皇本纪》只讲秦始皇的出身背景和生平经历,还有他的后继者秦二世。不过,它之后附录了一篇“秦世系”,颇为重要,想进一步了解秦国几百年发展经历的,可以去读一读。

对秦始皇评价的反转

以往史学界研究认为,秦帝国是因其残暴而被推翻的,秦始皇也被描绘成一个暴君。进入21世纪,这种负面评价开始转变,秦始皇逐渐被视为“中国”的建立者而不是暴君。秦统一中国的功绩也被视为构建“国家”的重要一环。

这种历史观点的反转,也体现在对秦始皇本人身世的考证上。秦始皇身上的重重迷雾,从他出生开始,一直到他死后,千百年来积淀成了一连串的历史疑案,许多疑案至今仍没有确切的答案。

为什么会这样?年代久远,史料欠缺,当然是首要原因。不过,人为地隐瞒历史真相,有倾向性地曲解历史,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比如,秦始皇的生父究竟是谁?就是一个古老的历史疑案。他到底是不是吕不韦的私生子?无数学者参与讨论,却一筹莫展,史料如此缺乏,而最原始的记载《史记》中却又充满着矛盾。其实关于“秦始皇生父是谁”的疑案,其起源便是来自《史记》。在《史记.秦始皇本纪》和《史记.吕不韦列传》中对于秦始皇的生父出现了两种观点,尤其是指其为“吕不韦之子”的观点影响颇广。目前就学者们的研究而言,多倾向于“吕不韦之子”说是不可信的,原因在于我们现在读《史记》,有不少地方存在着原书编撰完成之后再做添加的情况。有学者因此认为,添加的主要参与者就是《汉书》的作者班固,他对秦亡和秦始皇的评价,通篇都是攻击贬斥,而且直呼秦始皇为“吕政”,认定其为“吕不韦之子”。这部分内容的添加,应该完成于东汉或东汉之后。

历史有时就是这样,同一个事实在人们的心中是可以不断地被扩展、想象的,所以有必要辨别哪些是史实,哪些是后人演绎,虽说有时二者之间的界限很难划清。

比如,“焚书坑儒”是汉代儒生骂秦的话。其实汉受惠于秦是最多的,但骂秦及“周好秦坏”,也是自汉代起在儒家著述中固定下来的。其实,焚书与坑儒是两码事。焚书始指禁止民间私藏六艺诸子之书,针对的是“文学士”;坑儒是指活埋了460多个方士,针对的是“方术士”。焚书是在公元前214年,焚的并不都是儒家经典,还包括其他诸子的书。坑儒是在公元前212年,坑的也不是儒生,而是替秦始皇寻仙访药的方士。

比如,长城、直道等庞大工程都是在秦统一之后新的天下形势下,为实现战时体制而建设的,因此“秦为统一天下而修万里长城”的观点就并不准确,正确的提法应是“秦统一天下后,在发动对外战争时修万里长城”。孟姜女传说,更是到了北周乃至唐朝时才演绎出的故事。

再如,荆轲刺秦王,最初记载在《史记.刺客列传》,有着极富戏剧性的描述。但是汉代画像石上关于荆轲刺秦王的描述则又有不同,主要有三处:画像石中的秦王并没有用剑击伤荆轲,而是用身上所佩戴玉环投向荆轲;秦王左右人等也并未被禁止携带武器,画像石左右两端的士兵均手持武器;而且作为救急的侍医夏无且并未在画像石中出场。

诸如此类的例子,还可举出很多,对于秦和秦始皇待挖掘的历史真相仍在继续。

秦始皇留给中国和世界的遗产

15年的秦帝国历史,如果分为6年、6年、3年三个时间段的话,比较好理解。最初6年是与六国之战结束后的和平时期,第二个6年是对蛮夷战争时期,最后3年是秦二世至子婴的帝国崩溃期。

秦帝国为什么会速亡?从汉代开始,历代的思想家都在研究这个问题,应该说见解非常多。有学者就认为,秦之所以速亡,是秦在统一之后没有把主要精力用在发展经济上。经过春秋战国几百年的战乱,经济和民生已经很凋敝,国家统一之后应该是发展经济,秦始皇在这个问题上犯了一个大错误。如果秦始皇把修长城、直道、王宫以及对外发动战争的人力和物力用在发展经济上,可能就是完全不同的历史结局。

有学者认为,秦始皇的理想应是大一统:制度大一统、学术大一统。废井田、开阡陌,废诸侯、设郡县,统一文字、统一法律、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这些是他的第一个大一统。第二个大一统,结果是失败的。一个演绎之后的“焚书坑儒”让其背负了千年骂名。其实,秦始皇的想法很简单,天下初定,统一思想最重要,冲突及失败是其始料不及的。

孔子心中的理想国家和理想天下,和秦统一天下及秦始皇之统治,自古以来就是儒家褒贬之下的两个极端对立的案例。历史上,围绕孔子和秦始皇的争论,就是以此为背景。秦始皇是政治上的胜利者,精神上的失败者。孔子则是政治上的失败者,精神上的胜利者。秦始皇从“千古一帝”到“千古罪人”,他本人想不到;孔子从“丧家之犬”到“至圣先师”,他也想不到。历史上,围绕着这组对立有很多争论,并且一直争论到现在。

秦始皇创下的伟大功业,很少有帝王能够企及。统一中国、废除分封行郡县,创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政体,这一切不仅给中国也给世界带来了难以估量的遗产。中国在公元前3世纪初就形成了完善的官僚行政体制和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形态,在当时的世界实属罕见。在世界其他地方,由职业官僚构成的官僚体制的建立要晚得多。因此,许多学者认同一点:即中国历史发展的独特道路,与中国国家政治形态的早熟有着密切的关系。

还有学者从更大的视野出发,提出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在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就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实行中央集权的帝国;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的辛亥革命,终结了帝国,建立了民国共和;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政权。以此为前提,看待秦帝国和秦始皇,其历史功绩或许更应值得肯定。

不管如何,从历史发展的大视野来看,秦始皇统一中国,不仅从疆域上奠定了此后中国发展的基础,更从文化上、民族心理上铸就了大中国、大中华这个东方大国的不可撼动的牢固根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也是自此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