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经》的另一重真相

 金苹果6 2022-11-27 发布于北京

图片

《翦商》这本书已经盼了两年了。

起初我看到相关话题是在《孔子大历史》这本书文后的两篇附录上,但是当时只有一些推测性的观点。李硕老师在文后说,他接下来会花点功夫深入研究这个话题,感兴趣的朋友敬请期待。

这一期待就是两年。这两年里,多数人的时光就只剩了期待利好,而李硕老师为了这个话题已经辞了教职,寓居到了成都,走访了相关遗址,写完了这部近600页的学术专著。

我由此确信,孔子晚年感受到了周公修《易传》的心情,李硕感受到了孔子的心情,而此时我感受到了李硕的心情。

这本书的脉络概括起来特别适合短视频卖货——周文王通过《易经》发现了一个惊天的秘密,他给出的答案就是“翦商”。

图片

“翦”在甲骨文字形里是一支用羽毛装饰的戈,本义为攻占和普遍性的杀戮。后世的字典里将字义解释为初生的羽毛,又指将羽毛齐根剪去。这三种解释对于《翦商》这本书都非常贴切,商人尚鸟,用攻占和普遍性的杀戮结束商朝的统治,正如齐根剪去其羽翼,生出周朝新的翅膀——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第一次转变,史称“商周之变”。

《易经》的另一重真相

在我的印象中,《易经》不但是中国人的社交货币,还是无本万利的知识产业。大字不识的人也知道周公解梦,一知半解的人爱说它蕴含了中国人的最高智慧,就连最高学府,也开了很多《易经》研修班,一期学费大几万,成千上万的学员交得心甘情愿。

但李硕老师探讨了《易经》更为可能的真相:它记录了周灭商的历史。

简单说一下《易经》为什么有可能记录历史。上古的人类认为世间的一切都由神来主宰,所以一切都要靠占卜。我们最熟悉的就是甲骨文,操作流程就是在龟甲兽骨上钻烫出裂纹,然后根据裂纹的走势判断吉凶,占卜的结果就会被刻下来。过了几天就能够知道是否应验,又会被补记几笔。这些记录形成的符号就是甲骨文。由于问的是真事,应验的也是真事,所以积累下来,自然就是最原始的史料。

图片

龟甲兽骨占卜的方式叫“卜”。其实商朝同时还有另一种占卜方式,就是用草棍来运算,叫做“筮”(音shì,读如“是”)。这是个会意字,意为只有沟通鬼神的巫,才能用草棍算出天地间的奥秘。这事儿其实现代人更好理解——“大数据算法”“AI算法”,正是决定一个商业模式是否成功的关键指标。龟甲派的“卜”和草棍派的“筮”很可能是同时风行的两大流派,就跟星座和手相差不多的意思。证据就是在盘庚迁殷后的殷都出土的甲骨文中,也记录了很多“筮”算后的内容。

说回草棍派的“筮”。一根草棍就叫一爻,没折断的叫阳爻,中间折断的叫阴爻。三根爻组成一个要素,两个要素六根爻组成一对卦象,一共四对八卦:乾坤/坎离/震艮/巽兑。后人通常解释为天地/水火/雷山/风泽。然后两个八卦再一次叠加组成六爻,可得出六十四种排列组合,每一种组合就叫一个卦象。周文王之前就已经很流行六十四卦了,但是这六十四卦的命名基本可以确定是他发明的,妥妥的六十四卦品牌总。

图片

但周文王当然志不在品牌总。他对六十四卦最大的贡献,就是给每个卦象都写了简短的说明,即“卦辞”;给每根爻也写了简短的说明,叫“爻辞”,合称“卦爻辞”。卦爻辞本质上和甲骨文一样,都是记录他运算推演的过程和结果,而这些结果,并非后世越来越玄幻的“命理”,正是来自周文王经历着的历史。

其实这种研究方法并非李硕老师首创,最早从《易经》的卦爻辞中探寻历史的学者,是顾颉刚。1929年,他考证了几条卦爻辞中蕴藏的商周时期的历史事件,并撰成《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一文发表。

由于这种研究方式既不神秘也不好玩,所以传人并不多。但《易经》的卦爻辞所记载的事件,有些肯定是只有周文王才经历过的,所以,它们的价值非常独特。从孔子时代以来,解读《易经》的著作很多,但因为没有甲骨文知识的基础,所以搞错了很多基本概念,比如“元亨利贞”的“贞”字,在甲骨文里就是占卜的“占”字。搞不懂只好瞎猜,这些“算命技术”自然也就成了无根之木。而用甲骨文和商代考古知识研究《易经》的,高亨先生可谓开先河者,他的著作《周易古经今注》就是只讨论文王的《易经》,而不涉及东周时人写的《易传》,以避免让后世的误解逆行侵入商代历史。

周文王的“真题集”

李硕老师沿着高亨先生的方法论,结合更多的考古学成果,对《易经》卦爻辞的内容做了更多的史实推演和还原。

只要放下神秘主义的滤镜,很容易发现《易经》的卦爻辞记录的都是一些亲历的日常,无非婚丧嫁娶、祭祀打仗。这些事之间未必有这么强的因果链条,所以后世的人读起来会扑朔迷离。而还原到《易经》的写作背景,一切都很容易解释了:周文王曾经有七年呆在殷都,其中三年有囚于羑里(音yǒu lǐ,读如“有理”的牢狱之灾,这就是司马迁《报任安书》里所说的“文王拘而演《周易》”。在牢狱之中,结合正在经历的历史,练习六十四卦的算法,并将心得体会记录下来,出狱后结集成册,便是《周易》,也就是《易经》——可以说,《易经》是文王高考的“真题集”。

作为知名度最高的开国君主,周文王所做的练习,显然不是为了当个普通的巫师。占卜在商代是贵族的特许职业,只是学习便已经属于僭越了,所以在文王的潜龙之地——位于陕西岐山县凤雏村的文王宅院里,他用来练习占卜的龟甲都藏在地窖里,卜辞的文字也只有粟米粒大小,生怕别人发现。而在《易经》中,文王反复琢磨的更是足以灭族的大事——他通过研读各种事件之间的因果链条,得出一个结论:任何事物都有从弱小走向壮大的可能,比如商朝的崛起。而这个过程在某种条件下,也是可逆的,所以,商朝也可能被弱小的周部落推翻。这些推理被隐晦地记录在《易经》里,我们今天的人早已知道文王的答案——翦商。

图片

“真题集”里的黑历史

按说翦商的答案对于中国人并不惊爆,毕竟我们从小了解的改朝换代都是这个套路:从醉斩白蛇到隋唐演义,从黄袍加身到红巾起义,再到当世的小船,流传下无数传奇。周的开端似乎也一样——商纣王暴虐,武王集结八百诸侯讨公道,奴隶们阵前倒戈,腐朽的王朝瞬间灰飞烟灭,总的说来,就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但如果把视野放到更长的中国历史,或者更宽的世界历史中,你会发现这样的看法只来自中国人脑中预装的系统——政权的合法性来自统治者的德行,倒行逆施的话,迟早要完蛋。

而在周文王生活的那个时代,人们头脑中预装的系统设置不是这样的。那个时候的人们普遍相信,政权的合法性来自上帝(是的这个词原本不是舶来品),而取悦上帝的方式就是给上帝献祭。献祭的礼物越贵重,上帝就越开心——“人牲”就是必不可少的礼物。这个说法我之前看易中天的中华史里有过了解,但并不能感受到这意味着什么,直到我看了《翦商》中大量的考古资料。

“人牲”有三种用法:人奠、人殉、人祭。

人奠,就是用人奠基。前些年在西双版纳出差,当地人还会杀两只鸡埋在地基底下,原理是一样的。在商代城市的遗址里,就出现了大量的人奠,包括两三岁的小孩子。

人殉,就是殉葬。这种风俗直到后世都余虐未消,比如朱元璋开始就部分恢复了妃嫔殉葬的风俗,马伯庸的《两京十五日》里有着很详实的考证。这事儿到了清代更加变态,变成了自觉自愿地殉夫,有好些中邪深的,爹妈怎么拦都拦不住。我在《假如穿越回明清时代的“风尚社区”》里写过《矢志不渝——明清时期的贞女现象》的读书笔记,可知这种恶习的影响多么深远。

人祭,原理跟上供是一样的。这也是考古中发现最多的一类,因为商朝人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有频繁的宗教仪式,地位越尊贵,人祭的数量就越多,也越频繁。书里的例子不胜枚举:石家庄藁城遗址里,有人被活埋,一直试图钻出地面,遗骨还保持着往上钻的样子。安阳殷墟里,有不止一人的头被煮在鼎里。有男子抱着孩子,试图冲出祭坑,后来孩子和男子都被砍掉了双腿,男子更遭到了虐杀。还有人被反绑着,在活着的时候被削去了头盖骨……商朝人相信,人间的大事小情都由神来决定,人牲杀得好,鬼神开心早。人牲的声音喊得越惨烈,上帝越听着开心。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莫言有篇小说叫《檀香刑》,我没敢看,是听书版的,也详细地写了虐杀。据说商族是从山东这边发迹的,我很怀疑这事儿一直有着隐秘的传承。

人祭的对象有上帝,也有自己的列祖列宗。商朝人的脑回路堪称真正的神逻辑,他们认为上帝和先王们不但喜欢人牲在内的各种祭品,也垂涎着活人,包括现任的王后。比如,商王武丁最倚重的王后妇好早逝,甲骨上的卜辞是:“是上帝要娶妇好吗?还是唐(商汤)、大甲、祖乙、父乙(武丁之父小乙)要娶妇好?”最后,占卜的结果刻在了甲骨背面,但似乎并不是上面列举的几位,而是商族建立王朝之前的第八代酋长上甲微。

人祭数量如此巨大,商朝自然不可能只祸害自己城里的平民。像当年美国贩运黑奴一样,人牲也更多地来自未开化的周围部落。围捕人牲也不可能都由自己人来完成,像当年的殖民地一样,商朝也需要寻找代理人。而周文王所在周部落就是代理人之一。他们主要捕猎的人牲,就是羌人。《易经》里的卦爻辞记录了很多相关的内容,如何捕获,羌人如何逃跑,又如何抓住。

图片

图片

作为代理人,周部落不但抓羌人去做人牲,自己也免不了这样的厄运——文王就是在殷都驻场的时候,因为某种原因惹怒了纣王,被关起来作为备选人牲。《易经》的卦爻辞里记录有不少这些经历,在恐怖的三年牢狱生涯之中,周文王亲眼目睹了其他人牲被虐杀,也时不时地吃到生的肉皮。也正是这个时候,《易经》里开始反复推演翦商的细节。

文王在牢里关着,他的儿子们自然不会闲着,为朝野献上了车载斗量的财宝,当然,也少不了人牲。书里没能推测出中间的过程,但最终的结果是——文王的长子伯邑考成为人牲,且很可能经历了比干这样的贵族才有的待遇,剜心-肢解-火烧-做成肉饼。纣王压根没有小说里考验周文王的心,而很可能是——我给你了你多大的荣耀,你儿子才能成为如此高贵的祭品啊。也很可能是出于同样的想法,纣王将伯邑考的肉赐给了文王和他的儿子们。

我相信,文王就是在那个时候,真正体会和懂得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周公吐哺和天下归心

文王回到岐山之后,就正式开始了翦商的事业,也改正了抓捕羌人的做法,和众多部落结成了盟友。他的晚年,就是在大大小小的战争中度过的。周文王相信,上帝会站在自己一边,商朝的气数已尽。

文王去世后,武王即位,继续翦商事业。但武王显然没有文王这样的笃定,因为他既没有学会占卜,更没有通神见过上帝,有的只是真实地落在自己身上的翦商大业,和事败后成为人牲、周族被灭族的可能。于是武王日日忧惧,一直噩梦不断。武王的弟弟周公旦日夜守护在身旁,在每一个被噩梦惊醒的时刻,为武王解梦。

终于,武王伐纣功成,一日之间,江山易主。传统历史书的讲法是,纣王自知倒行逆施,罪虐深重,所以戴着一身的珠宝美玉自焚了。但通过考证就会发现,纣王自焚没这么简单——他是以自己为祭品,为上帝献上最贵重的人牲,当然,也要给武王送上最灵验的诅咒。

图片

武王显然真的信了纣王的诅咒能够应验,所以要想法子“压”过纣王——在《逸尚书》里,武王登基后,依然有多次人祭行为,人数之多,手法之残忍,与商朝人有过之。可以想见,如果武王的寿命长一些,这次改朝换代,就真的只是改朝换代。

所幸,武王心力交瘁,灭商22个月后,便撒手人寰了。因为自己的儿子成王还是个两三岁的幼儿,所以国家的实际执政权就落到了周公旦手上。

残酷血腥的中国历史,才终于看到了一点光明。

周公旦也参与了长兄伯邑考的人祭仪式。没有史料记载他的心情,但留下了“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典故,那意思是说,周代商后,百废待兴,周公遍览天下英才,常常一边吃着饭听到人才来面试,他就顾不上吃饭,把嘴里的肉吐了赶紧出去接见人才,一天能吐好几次, “一日三吐脯”,被后世儒家传为美谈。李硕老师的解读显然更符合人性——伯邑考之事,为周公旦留下了严重的心理阴影,见到肉就产生了生理上的不适。

周公旦摄政后,对商朝留下的宗教仪式做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摧毁能看得着的所有人祭的场所,对仍坚持人祭的商朝贵族进行严厉的惩戒和训斥,销毁能看得着的甲骨卜辞,改写历史,尽力抹掉野蛮的记忆,包括为《易经》作传,重新赋予一套玄妙的解释。

新的价值观被建立:政权的合法性来自统治者的德行,要把所有人当人看。

于是,上古的历史变得平庸而乏味——

具象的上帝逐渐消失了,主宰一切的是抽象而缥缈的“天”;

除了夏桀和商纣,其他的王都是因为自身德行高尚,得到了天的眷顾,也就是“天子”,相当于天在人间的代理人;

天子理所应当成为道德的表率;

所谓德,就是“仁者,爱人”。施行仁政,便自然天下归心。

周公旦为后世树立的这套价值观,现在看来仍然过于理想化,但无可否认,这是一种对人性更乐观的看法,他相信人总是可以放下屠刀,成为良善的人。他也相信克制心中的残暴是有途径的,就是“礼乐”——天下的人都各安其位,遵守自己阶层的礼,听自己阶层的乐,国家就安定了。

周公五百年后,礼崩乐坏。当年殷商的后裔孔子却接过了周公的志愿,宁愿用一生的潦倒,来寻找施行仁政的诸侯。孔子晚年忽然对《易经》大感兴趣,不断地翻阅其中的内容,以至于韦编三绝——我认为李硕老师说的很有道理,孔子作为史官,很可能接触到了更多史料的真相,更体会到了周公的用心,“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图片

因此也可以推断,孔子为什么对“始作俑者”发出了断子绝孙的诅咒——人祭的念头,就连象征意义都不应该出现。

后世仍不绝如缕的暴行,不断验证了孔子何以至此。而现代基因研究的成果表明,最近这一万多年以来,智人这个物种的基因没有发生任何改变,换言之,只要文化环境发生改变,人极有可能切换回三千年前那个野蛮蒙昧残忍的时刻。

《易经》里说: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把自己当人,把别人也当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件日夜需要警惕的事情。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