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画书、邮戳、歌片:来自过去的人

 冬不拉拉 2022-11-27 发布于安徽

书友淮南书虫(店铺:淮南书虫的书摊)经常在孔网更新自己的淘书小记,定期去旧书市、古玩城淘书,这对他来说像吃饭喝水一样平常,也像吃饭喝水一样必要。

下面是淮南书虫的三篇小记。分别关于画书、邮戳和歌片。这些物品,或许在很多人听来很陌生,或许已经退出了很多人的日常生活。

但在另一部分人看来,却是“快乐源泉”,是不可替代的。

小时候的画书摊

现在的年轻人估计都不知道画书摊是何物了。画书摊就是小人书摊,我们这儿把小人书叫做小画书,所以小人书摊叫画书摊。


画书摊不卖小人书,是租小人书看的摊子。摊主有几十本上百本小人书,几把长条凳,几块带格档的大木板(陈列小人书用),街边上一摆就算出摊了。70年代电视还不普及,人们的娱乐除了看电影,也就没啥了。电影不能天天看,大众的文化水平普遍又不高 ,小人书就是大人小孩都能接受的消遣了。那时候每家都有小人书,但能买的起上百本小人书的不多。家里的小人书看腻了,就去画书摊解解馋。

图片

我上小学时期,我们学校出来往北走没多远就是附近唯一的一条商业街,在大马路的东侧,全长也就不到一百米,从南到北分别是国营饭店、土产店、水果店、新华书店、百货商店。饭店前面的空场稍微大一些,一个画书摊常年就摆在这里。几个木板做的放画书的架子往墙上一靠,小画书一排排地整齐排列在书架上,怕风吹乱书页,每一横排书格子两边钉上钉子,用橡皮条一绷,就把小画书固定住了,取书也方便。

画书摊的小人书全都把封面撕掉了,粘在一大张布上,这块布挂在墙上,既是广告,又就好比点菜的菜单,有什么书出租一目了然。画书摊主会用洋灰纸另外给书粘一个封皮,并写上书名,编上号。怕有人偷书,每本书的三面书口还用毛笔画上红或绿色的道道,做为自家小画书的记号,就象放羊的人给自家羊身上涂上颜色做为记号一样。

我当年没少和同学去画书摊看小人书,租一本薄的2分钱,厚的3分钱,租也只能现场坐着看,不能拿走。而且不许互相传着看。我们同学一般两三个人一起去,只租一本,一个人拿着书 ,其它人在边上一起看。常常拿书的同学要翻页了,边上的同学说:别急翻,我还没看完呢。

一本书能看半天。

图片

有一次我去画书摊看小画书,时间是傍晚,我掏了2分钱,书还没看完,画书摊要收摊了。摊主硬催我还书,我说我还没看完呢。他说不行你明天再来吧。结果我是掏了钱还没看完,明天就算我有空来,他也不一定记得了,只得自己吃亏了。

我们上五年级时,班里流行画古代武将,是受了当时大火的评书《岳飞传》的影响。有个同学不会画,就偷偷带块止痛膏药胶布去画书摊租书,趁摊主不注意里,把想要的书里的武将图上贴上胶布,再撕下来,回家洗去纸,胶布上就留下镜像的武将图了。还有直接偷撕人家书页的。我从小家教甚严,这类偷鸡摸狗的事我可做不出来。


印象中最后一次光顾画书摊是上初中时。那时我和好友兼同学卫东喜欢去洞山小街的新华书店买小人书。在那个书店附近,有一片稀疏的树林,树林边就有一个画书摊。有的小人书我们买不到,就在画书摊上过把眼瘾。记得当时我在找连环画《山乡巨变》,由于这书当时不流行了,到处都找不到,别说倒是在这个画书摊上发现一本。我和卫东租看了一遍,曾动心想问老板可卖的。但一来还是脸皮薄,二来那本书也太烂了,也就作罢了。


80年代中期,电视普及了,看小画书的人少了,打那以后,街边上再也看不到画书摊了。

图片

跑戳淘书记

我除了读书藏书之外,另一大爱好,也是从小保持下来的爱好,就是集邮。我集邮和平常人不一样,不是攒邮票,而是用邮票。总是喜欢找点与邮票图案一样的明信片,贴上邮票,寄去找人盖上原地邮局的邮戳,做成极限片。这几年又迷上了玩邮戳卡,跑各个邮局盖不同的邮戳,行话叫跑戳。

2019年以来,我几乎跑遍了淮南市区淮河以南的邮局和邮所,为的就是盖邮戳卡。2020年初疫情,在家憋了几个月没跑戳。夏天时在本地一个集邮收藏微信群里听家住蔡家岗的朋友说,在蔡家岗邮局门口,有人在卖旧书。我听了心痒痒的。但一来天太热,二来路远,蔡家岗就是我小时候住过的地方,邮局这几年我也去过多次,就是嫌太远,想去却总是拖着没去。

图片

2020年9月13日 ,这天是周日,天气凉爽。我这天正好没事,于是临时起意,去蔡家岗跑戳顺带看看能不能淘到旧书。带上要盖的邮戳卡和油墨胶垫等盖戳用具,早上我坐上3路车 ,将近一个小时到了蔡家岗。蔡家岗有5个邮政所,所以我要跑5个戳。下了公交车我马上转乘5路车去李郢孜镇,这里有一个李郢孜邮政所。在镇政府附近还埋着一位有名的历史人物——春申君黄歇,春申君墓以前我去过,这次时间紧就不去看了,下车我直奔李郢孜邮政所,很快盖完邮戳卡,又坐公交车车回到蔡家岗。

下车步行几百米,来到蔡家岗邮局。我没急着进邮局,先找卖旧书的。原来是在邮局门口卖报纸杂志的大姐,不知从哪弄了一些旧书,摆在她的摊子上卖。她也不懂价,写了个牌子放在摊上:5元一本。我低头一看,确实有好书。随手先捡起四本老版本《莎士比亚戏剧集》第7、8、9、12册,还有一套上海古籍版《铸雪斋抄本聊斋志异》,近乎全品,十分可爱,果断拿下。

图片

一套宝文堂《七侠五义》品相也不错,我也了挑出来。还有一本老版书《公民汤姆.潘恩》,品相虽旧,但十分有眼缘,也要了。一共9本书,老板不二价,45元一点价也不让,我只好掏钱。听卖书大姐说,之前还有好多小说,都让人陆续买走了,让我听着好后悔,来晚了。摊上还有一套安徽版《天龙八部》,可惜被人挑走了一本,不成套了。我考虑一来散本5元已不便宜,二来我带的手提包放9本书加上我原来带的东西已装得满满的,实在也装不下了,加之书的品相也一般,只好放弃了。

买完书我拎着满满的一袋子书,进蔡家岗邮局盖戳,这个邮局除了有蔡家岗邮戳外,里面的邮政储蓄还有一把'新社’邮戳,也挺奇怪的。随后我又拎着这袋书穿过芳草园大市场,来到芳草园邮政所盖邮戳,这些我心爱的书在跑戳路上却成了我的负担。从芳草园到矿机路邮政所这一路还不近,我只得借助公共自行车来减轻负担。好在从矿机路邮政所出来没多远就是公交车,从这里坐上121路公交车回家。到家正好不耽误吃中饭,整整一上午的跑戳,累并快乐着。跑戳路上还能淘到心爱的旧书,更是让我乐上加乐。

图片
图片

有味道的老电影歌片


大约十年前一个上午,我骑车路过立交桥下,见一个熟识的旧书摊主小郑刚出摊。我忙下车看看有什么好东西。摊上一半是旧书,一半是古玩类藏品。我看了一遍没什么可要的,这时小郑掏出一个纸袋给我看。

那个纸袋象个老信封,里面是一套北京十大建筑雕刻版印刷的画片,纸袋里同时还装了7张老电影歌片。我一眼就相中了,但还不能显露出来。问了下价格,小郑要100元,我随便挑了点小毛病,比如画片封套的边豁开了等等,跟小郑还了下价,最后以80元成交。


那套北京十大建筑雕刻版画片我没留住,后来出让出去了。只有7枚电影歌片一直留了下来。其中4张64开的是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的,对折式可以横着翻开。

封面是电影女明星陶玉玲、刘晓棠、张瑞芳的剧照,歌片里有《柳堡的故事》《护士日记》等故事片的歌曲。3张40开的是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对折式可以向上翻开。封面是手绘的电影情景,歌片里有《神秘的族伴》等电影里的歌曲。

图片
图片


7张歌片都没印出版年代,但从纸质和画面色彩可以看出是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的东西,每张定价都是3分。在那个过去的岁月里,还没有电视更没有电脑和手机,人们最大的娱乐就是看电影。往往一部新电影出来,大家会反复看好几遍,电影里的歌曲很快就会流行起来。电影歌片就是在那种时代背景下产生的。

我记得80年代学校门口还有卖歌片的,不过多是照片式的,也有印刷的最流行电视剧歌片,但比起这些老歌片来质量都差远了。老歌片留下了那个年代人们对电影、对歌曲的留恋。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