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州传》连载14 南岭三明珠 神奇

 张效雄 2022-11-28 发布于湖南

涔天河水库

南岭明珠 人造奇迹

与断桥相连的另一个人造奇迹,是南岭山脉中的双牌水库。

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身在永州,既可乐山,也可乐水;既是仁者,亦为智者。

南岭永州段有三个大型水库,是近几十年伟大的人造奇迹,是南岭中的三颗耀眼的明珠。

潇湘秋水澈底清,碧水如带照波明。当地人有人写诗赞美这三颗明珠,其中有两句很是韵味。

第一颗明珠是双牌岭中的双牌水库。

从双牌县城沿潇水而上,进得山来十几公里,“高峡出平湖”的秀丽景色赫然映入眼帘:一座长311米、高程176.5米的大坝横卧在潇水之上,嵌入群山之间。库区内百丈飞瀑,水雾升腾,在丛山峻岭环抱中显得伟岸而壮阔。

潇水之上的双牌水库大坝静静地矗立河中,将潇水上下分割成了日湖和月湖。这座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0594平方米,总库容6.9亿立方米,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湖南排第一的大型水利枢纽,也是湘江水系调洪调峰的骨干水库。

这是南岭山脉中最早的人工胜迹之一。1958年11月,1万多名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们,带着满腔的热情来到南岭之中,风餐露宿,战天斗地。他们依靠锹把钢凿,肩扛手抬的原始手段兴修水库、凿建水渠。经过多年的努力,这座由我国与前苏联专家共同勘测设计的水力发电站,像巨人一样屹立在潇水河上。

双牌水库建成之前,缓解了下游的诸多困难。坝基下游是中国六大干旱走廊之一的衡邵干旱走廊,许多地方十年九旱。历史上有记载,每遇上干旱年份,不仅庄稼颗粒无收,连人畜饮水都十分困难。

在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南电力工业十分落后,水电几乎是空白,严重制约了工农业生产发展。双牌水库所选位置,两岸高山峡谷密布、河道落差大,是修建水库的绝佳场所,既可以蓄水灌溉,也可以水力发电。

水库在建设过程中,建设者们创造了许多奇迹,水电部多次对双牌水库建设指挥部予以嘉奖,并向全国通报表彰。1960年,国务院还把双牌水库指挥部树立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办事、增产节约”的典范。

1963年,大坝建成,双牌水电站挂牌成立,7月建成投产。

水电站投产近60年,累计发电近350亿千瓦时,创产值近50亿元。大坝下游修建的右干渠绵延92公里,流经双牌、零陵、冷水滩、祁阳4个县(市、区)境,灌溉农田32万多亩,为湖南工农业生产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南岭山脉的第二颗明珠是涔天河水库,大坝位于江华瑶族自治县东田乡潇水支流涔天河口。

早在1958年,年轻的共和国诞生不到十个年头,湖南省就出台了《潇水流域规划》,涔天河水库成为湖南60年代所建的三个大型水库之一,因水库大坝位于潇水支流涔天河口而得名。1963年开始规划设计,经历几十年几期工程,已经建设成为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发电、过木(放排)、航运、防洪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其控制流域面积2423平方公里,校核库容1.05亿立方米,设计灌溉农田1 2.3万亩,实际灌溉8.6万亩。

涔天河水库涉及江华、道县、宁远、江永四县,工程开发任务以农业灌溉为主,兼顾人畜用水要求。农业灌溉设计保证率为90%,农村人畜饮水保证率为95%。

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是国家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是湖南省“十二五”期间水利建设“一号工程”,2012年开工建设,四年后下闸蓄水。

以涔天河水库为主体的“涔天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项目,至今已经建成。

当地人用两句诗赞美水库的壮观景象:高山出好水,一坝锁东河。

九十公里遥迢水域,一百多个森林岛屿、半岛,呈现出一派“天河瑶池”的奇异风光。沿着东河两岸的库区公路百转千回,惊叹于这力与美的交融,用最美的文字来描述也显词穷。

高山密林青山碧水间,过去散落着许多瑶族人的寨子,随着水库的蓄水增加,如今大多已经永远地隐没在了水中。只有那些位于蓄水线以上高海拔山里的村寨依然存在,目睹山川河流日新月异的变化。

沿着库区公路一路南下,再折北溯麻江而上,就可以到达大山深处的香草源,这是瑶山腹地湘江乡的一个千年古瑶寨,在这里可以同时看到江华、道县、宁远、蓝山四县的迷人风景。

香草源、涔天河,这两个雅致的名字,深深地镶嵌的瑶家秀美村寨之中,释放出银灿灿的光辉。

第三颗明珠在双牌岭下,是双牌县与零陵区交界处的南津渡水库。

南津渡水库在潇水末端,萍洲之上,是中奥合作的项目,集发电、船运、灌溉、综合效益为一体的中型水电枢纽工程,也是潇水梯级开发的最后一级电站。装机为引进奥地利单机2万千瓦贯流式灯炮型机组3台,总容量6万千瓦,工程总投资3.5亿元,其中引进外资1730万美元。该工程1989年全面动工,1992年5月底工程基本竣工,3台机组全部发电并网。自1993年起,丰水期每年发电量可达3亿千瓦时,相当于整个永州市当时用电总量的45%,年发电收入4500万元,创利税3000万元。

南津渡水库具有地处永州古城附近的优越条件,坝基上游延伸到双牌县城,水面宽广,山川秀丽,好一处休闲度假的世外桃源,是潇水一线游的必经之地。我曾驻足双牌县城附近的休闲乐园,抚栏远眺,山映秀水,水天一色。无论从水库大坝徒步上行,还是驱车沿途下行,波光粼粼,静影澄碧,一路风光如画,水上娱乐场、度假村、避暑山庄、高标准果园,一个接着一个,无怪乎人们称之为湘南最大的水上游乐明珠。

由于南津渡水库是低水头大坝,兼顾航运、灌溉、城市供水等综合效益,既是南岭潇水上的一颗明珠,双牌岭下的高山人工湖,又是古城零陵的一处绝美新景。如果有人要推选新永州八景,此处必定首选。

山水之间,呼唤鬼崽岭的神灵

几年前,一位领导同志告诉我,在道县、江华和江永三县交界的南岭大山深处,有一座规模超过秦代兵马俑的巨大古代石像群,其神秘程度令人震撼,建议我去看一看。

这个地方叫鬼崽岭。

此前我去了一次,一年后又去了一次。

第一次看了十分震撼,第二次比上一次更为震撼。

一个三县交界的边沿地带,一汪水潭边的小山之中,方圆不足一平方公里的区域内,竟有多到以千计数的石刻雕像。这些雕像不知从何而来,出自何时。其数量之巨大,工艺之独特、时代之久远、内涵之丰富,令人匪夷所思,堪称世界又一大奇迹。

这处石像群所在地,被称为鬼崽岭祭祀遗址,位于湖南省道县祥霖铺镇田广洞村南一公里处,距九嶷山舜帝陵仅35公里。

这座遗址在一座小山包上,外围有一大片沼泽,无数个涌泉常年不干涸。人们经过时拍拍手掌喊几声,就会有清泉涌出来,好似无数个喊泉。

沼泽地的南边山上,有历朝历代被人供奉的石雕群像。由于年代久远,这些石像散落在树林各处,有些还被历史的尘埃埋没,深藏于泥土瓦砾之下。当地人俗称这些石像为“鬼崽崽”,山下的沼泽叫鬼崽井。地上地下有着几千尊石像的山岭,自然就是鬼崽岭。

鬼崽岭石像,目前是国内考古调查中,发现数量最大的人像石雕群体。国内考古研究专家调查统计,这里地表上散落的石像在5000尊以上,地下2米左右也埋藏了数量巨大的石像,具体数目不得而知。如此数量庞大的石雕人像,国内外绝无仅有。这个祭坛遗址,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些神像,大都为当地文物部门收管,尚有部分散落在小山的树林之中,依然和千百年来一样,任凭日晒雨淋。

很神奇的是,这些石像很少有人私藏。据说有好事者和权势者,取回若干个陈列于家中,但自此病痛不止,祸事连连,不得不悄悄地将石像送回原处。这样的故事可能有些演绎的成分,但就是这样的故事告诫人们必须对石像予以保护,因而少有人随意造次。

鬼崽岭石雕群被新闻媒体报道后,引起世人议论纷纷,推测不绝。有人认为,它可以与秦始皇兵马俑相媲美,甚至年代更早;有人认为,其神秘程度,堪与四川三星堆相比对;有人认为,它与神奇的江永女书文化,存在某种内在联系;有人认为,它与“三皇五帝”之一舜帝有关,是舜帝崩葬之地、祭祀之所;还有人认为,它是原始越民族与瑶族关系的文化遗存。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鬼崽岭所在的道县田广洞村,紧紧地依靠在一座名为陈家山的大山旁。这小山包似是陈家山的余脉,山间密布树林,林间阴暗潮湿,太阳很难直接照射进来。所不同的是,一座普通而平常的松树岭,四周树木长相平平,一览无余,唯独中间藏有石像那一片,古树青翠,兀然挺立,直插云天,大有鹤立鸡群之景象。当地人相传,这些古树是神灵派来庇佑神像的,这传说给鬼崽岭和鬼崽井又添上几分神秘的色彩。

事实就是如此,这一小片树林,长期被当地人视为禁地,常人很少涉足,只有遭遇大的灾祸或是战乱,村里人才会来此祭奠。

村里人、镇上的人,甚至县里的人,都说不出这些宝贝生成与什么年代。

查询地方志,田广洞村有700多年历史,祖祖辈辈都把“鬼崽崽”石雕像作为神灵拜奉。鬼崽岭山间的祭坛是开放式的,沿山下一条小道即可焚香致礼,并无固定位置。雕像不同于国内庙宇大都坐北朝南,而是坐南朝北,朝拜或祭祀者面向众神像顶礼膜拜。

笔者在祭坛附近,可以看到一座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的石碑《栎头源坛神记》,碑文为当地一贡生所撰。碑文记载,此地“有奇石土中出,俱类人形,高者不满三尺,小者若在数寸,千形万状,不可胜纪。或曰,此阴兵也。夜从山下经过,闻鸡鸣而化石。故有全身者,有半身者,有只露眉目者,而最奇者在树上”。

我在现场观察,与这位前辈的描述相差不大。散落四处的石雕像,大都是古代武士的模样,身披盔甲,手拿利剑。石人并不高大威猛,大都在40到80厘米之间,有的石人五官身形清晰可辨,有的已经十分模糊,只能依稀看到轮廓。更多的石人有军士特征,以“交趾状”席地而坐的士兵形象为主。也有少数乘马、骑象、挂剑、持朝笏的各色文武官员,甚至还有跳傩舞模样的石人。这些保存得并不完好的雕像,好多身首分开,横七竖八,排列杂乱无章。显然是由于年代久远,风霜雨雪剥蚀而致。

它们是人的化身?是神的模样?还是鬼影再现?实在无从猜测。即便当地的老人,也不知道这么多的石像是何时修建,何人所建。从石像上斑驳陆离的表面纹理判断,它们的年代应该非常非常久远了,或许并不是一个朝代的产物。

根据民间传说及出土文物,有学者推断,对比原始社会打制的人物石雕像分析,它们与舜的时代相吻合。成百上千个人物石雕像埋葬在土里,似乎随舜而去。那就是一种祭祀舜的文化,经过夏、商、周几个朝代,很多年集聚而成祭坛。有洞穴考古调查专家认为,这些石像大部分属于战国型平人像,可能是战国时期留下来的祭祀遗址。也有人认为,或许还有后期人们补刻充盈的石像。

朝拜过神秘的神像,冒雨下得山来,行走在沼泽间的小径上,向着鬼崽井的喊泉呼唤几声,平静的水面很快就会冒出一连串水泡,紧接着有咕噜咕噜的泉水涌将出来。

我遐想着,这是不是我在与远古的神灵对话?

我呼唤着鬼崽崽,你们为何如此神奇?神灵可否托给我一个梦,告知这祭坛背后无限神奇的故事?

我相信,我们的心,与神灵是相通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