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小泻肾汤

 小柴胡汤 2022-11-28 发布于江苏
组成

茯苓、甘草、黄芩(各三两)

图片
图片

小辨中药

图片
图片

图片来源:360百科、药素网

用法及药物加减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

原文
图片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治小便赤少,少腹满,时足胫肿者方。”

图片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辨肾脏病证文并方》:“肾气虚则厥逆,实则腹满,面色正黑,泾溲不利。”《灵枢·本神》曰:“肾藏精,精舍志”。肾之体在于精,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肾精”包括肾脏之精及肾藏之精,后者又分先天之精、后天之精、脏腑之精等。“精”化为“气”,则有肾脏之气、先天之气、水谷之气、脏腑之气等,气是功能活动的直接表达,精为气提供能量物质。肾所藏之精,以先天之精为主体,又有经脾运化输送的水谷精微之充养。然真精闭藏于肾中并非静而不动,阴精阳精在肾脏中需通过水火既济交互运动变化为生命提供原动力,此便为肾之气化的内在条件与机能。《素问·水热穴论》言:“肾者,至阴也;至阴者,盛水也”,肾体真精通过既济互动产生气化调节全身水液代谢。若肾体为病,藏精不足,五脏六腑之精有余,化而为气,下泄于肾,再归于精藏于肾中。肾藏之精可化而为气,以达脏腑,至脏腑后再转归为脏腑之精。也正是通过这种精气互化,才能使五脏六腑之间精气的补充没有隔阂阻碍[1]。《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倘若肾之气化失常,则水湿不得输布,停聚下焦而生腹满。由于肾之精为水火,故肾以水火为体,此水此火之不足即为实证。此条中之小便赤少,即是水少不足以济火之热邪为病;足胫肿为火不足以化水之湿邪证[2]。

图片

图片

陶云:肾德在坚。故经云:以苦补之,甘泻之;肾苦燥,急食咸以润之,至津液生也。小泻肾汤证,方药以甘味药为主,苦味药为辅。方中茯苓生于松树根下,为松之灵气结成,味甘,气平,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经。利水燥土,泻饮消痰,善安悸动,最豁郁满(《长沙药解》)。茯苓不但性坚而贞,而且味淡若水而色纯白,《本草经疏证》引陶弘景云:“性无杇蛀,埋地中三十年,犹色理无异,不可见其坚贞哉。”其足胫肿为火不足以化水之湿邪证,故而以茯苓其淡渗燥利之性,导下部湿邪(《本草便读》)。甘草,味甘,气平,性缓。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备冲和之正味,秉淳厚之良资,入金木两家之界,归水火二气之间,培植中州,养育四旁,交媾精神之妙药,调济气血之灵丹。肾之精为水火,故肾以水火为体,甘草归水火二气之间,恰为其用。正如张介宾所说:“肾主闭藏,气贵周密,故肾欲坚。”“苦能泻热而坚肾,泻中有补也”[3,4]。黄芩味苦,气寒,入足少阳胆、足厥阴肝经。清相火而断下利,泻甲木而止上呕,除少阳之痞热,退厥阴之郁蒸,其泻热之效尤佳,故方中佐以黄芩以清其热而滋肾阴,三药合用,使得水火既济,诸脏和合。

[1]陈好远,冯新玲,曹继刚,等.“肾精”再识[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37(10):5708-5711.

[2]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校注讲疏[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13-14.

[3]柴毅,谭峰,樊巧玲.《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五脏之体用辨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07):3409-3412.

[4]张卫,张瑞贤,韩垚.《黄帝内经》“五脏苦欲补泻”及五味功效浅议[J].中医杂志,2012,53(11):903-905.

图片

END

图片


运气新说
我在等风,也在等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