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宝不爱吃饭,这些开胃“小零食”能派上用场吗?

 医生妈妈欧茜 2022-11-28 发布于广东
没有胃口不是病,发作起来要人命。

——指绞尽脑汁都不能让孩子多吃上一口的老父亲老母亲的比苦瓜黄连还苦的命。


每当后台有家长问我孩子不爱吃饭咋办的时候,我是真的能狠狠共情。只是再感同身受,我也只能对她们提案的各种开胃“小零食”残忍Say No。

因为基本上都不太靠谱。如果你也正准备买这几样东西,不妨先看看这篇文章。


山楂片

将山楂煮制成果浆,和糖搅拌在一起,通过刮片、烘烤成型等工艺加工,就能得到我们常吃的山楂片。

酸酸甜甜的味道,刺激唾液大量分泌,似乎真的有那么一点开胃效果。不过很快家长又会发现,孩子的胃口是打开了,但似乎仅针对山楂片。山楂片是一片又一片往嘴里炫,到了吃正餐又变得兴致缺缺。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山楂的酸只是引子,真正让孩子停不下嘴的是山楂片里满满的甜蜜滋味。山楂片的配料表前两位是山楂和白砂糖,有时甚至白砂糖更前。

以某品牌山楂片的营养成分表为例,每100g山楂片中约含有近80g的糖,一小筒40g的山楂片就含有31.6g糖,相当于7块方糖。



或许孩子吃完山楂片之后真的会想要再吃点什么解解馋,但一想到这爆表的白砂糖...嗯,还是算了吧。另外,山楂再酸到了胃里也不会变成胃酸帮忙消化食物,还是别迷信“山楂助消化”这种没啥科学依据的说法了。


酸菜

山楂片糖太多,那来点酸咸爽口的酸菜佐餐怎么样?

偶尔可以,但别常吃。酸菜采用高盐腌制,钠含量非常高。我随手在网上找到一款在售的酸菜,营养成分表里的每100g酸菜就含2200mg的钠。这是什么概念?



1g食盐大约含有400mg的钠,2200mg钠相当于5.5g盐所包含的钠含量,已经超过了一个成年人一天推荐摄盐量的总和(5g)。


根据2022年最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1岁以内的婴儿不建议额外摄入盐,其他各年龄阶段的盐推荐摄入量如下:

1-2岁:每天0-1.5克盐(含0-600mg钠)
2~3岁:每天少于2克盐(含800mg钠)
4~5岁:每天少于3克盐(含1200mg钠)
6~10岁:每天少于4克盐(含1600mg钠)
11~17岁:每天少于5克盐(含2400mg钠)


一小袋80g的酸菜中含1760mg的钠,已经超过了绝大多数孩子一天的限钠量。更何况盐还不是孩子摄入钠的唯一来源,在日常饮食中我们会通过各种各样的食物获取隐形的钠,如奶类(1杯237ml的低脂牛奶中含有约100mg的钠)、主食、肉、蔬菜、水果、零食、调味品(一勺15ml的酱油含有约1000mg的钠)等等。

酸菜固然下饭,但着实是不太健康。经常吃酸菜这类食物,会让小朋友从小养成高盐重口的饮食习惯。饮食习惯带来的危害也许不会立即出现,但会给慢性健康问题埋下“炸弹”。长期的高盐摄入可能导致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骨质疏松、呼吸系统疾病、肥胖症...

酸菜的制作方法和长时间的储存也会让亚硝酸盐的含量增多。虽然酸菜中亚硝酸盐含量远远不及中毒标准,但其对于人体的慢性影响不容忽视。

研究表明,亚硝酸盐具有毒性和潜在致癌性,长期慢性的亚硝酸盐中毒与胃癌的发生具有相关性。虽然是小概率事件,但毕竟小朋友消化系统和身体机能并不完善,还是尽量少吃为妙。


乳酸菌饮料

酸菜有“毒”,那乳酸菌饮料总是健康的吧,饭后来两瓶助消化,孩子肚子排空下一顿也有胃口了,岂不美哉?

事实上,乳酸菌饮料的“助消化”功能至今未被证实。

理论上来说,乳酸菌饮料要真正地“助消化”,首先必须含有安全性和有效性都经科学验证、真正可能有利于人体肠道健康的菌种(俗称“益生菌”)——这一步就已经淘汰掉了绝大多数选手,益生菌本身的作用就不十分明确,而市面上的乳酸菌饮料很多含有的还只是普通的乳酸菌,作用和糖水差不多。


其次,那些真正含有可能有效益生菌的乳酸菌饮料,必须保证有足够的活菌数量到达肠道。

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运输储存就是一个大坎。即便出厂检测时能保证活菌数量,出厂后运输上架过程中发生的活菌衰减也不可控,如果不是采取严格的冷链运输和低温储藏,残存的活菌数量可以确定是惨不忍睹,所以货架上常温放置的乳酸菌饮料基本不用考虑;

胃酸是另一个坎,经过强酸的摧残,几乎很难有活菌能进入肠道。有些厂家或许会选取耐胃酸的菌种,但具体能活下多少?还能不能起作用?多大作用?这些都是未知数。

人体的肠道菌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又存在个体差异,指望靠补充单一的菌种来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本身就是不太稳当的做法。

此外,乳酸菌饮料大多含糖量较高。配料表中基本水、白砂糖占前两位,可能还会添加葡萄糖、食用香精等来调味,说是糖水也不过分

以下图的乳酸菌饮料为例,每小瓶为100ml含15g碳水,含糖量比肥宅快乐水(每100ml含10.6g碳水)都要多,按照商家的说法餐后来2瓶,那可是30g糖(6块半方糖)直接下肚啊...


摄入过多的糖会导致龋齿、肥胖等一系列健康问题,从小养成嗜甜的口味,经常过量摄入糖无疑增加孩子长大后的健康风险。

如果孩子喜欢喝乳酸菌饮料,你可以偶尔买给TA喝,但千万别指望有什么额外的保健作用,甚至说靠它来“治病”。孩子真的有疑似消化不良的症状,第一步还是咨询医生的建议。


健胃消食片

健胃消食片,这个名字起的堪称绝妙,吃来干嘛一目了然。味道酸酸甜甜的,很多人小时候应该都吃过,可能现在都还在吃。

不过在很多医生们的眼里,它着实是个尴尬的存在。

孩子胃口不好可能有多种原因,只是单纯的生理性食欲下降,过一段时间就好了,犯不上吃健胃消食片,毕竟是药嘛,再像零食也不能当零食吃;

可若是真的肠胃有问题引起的消化不良,健胃消食片就又不顶用了,还是得开点别的有疗效的药(例如多潘立酮)来给健胃消食片“加把劲”。

个人觉得,当“零食”吃也不是很好吃...

健胃消食片自己究竟有没有助消化的作用?就目前看来,着实是缺乏高质量的研究证据来支持,可以说作用不大。它的主要成分是太子参、陈皮、山药、炒麦芽、山楂,据传起助消化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是陈皮中的橙皮苷。

橙皮苷是一种天然酚类化合物,被认为具有潜在的抗氧化、抗癌、抗炎和抗肥胖活性。在支持肠道健康方面,动物实验曾发现橙皮苷有助于诱导便秘小鼠的结肠运动,通过一系列抗氧化机制恢复小鼠肠道屏障功能,预防肠道炎症...但,仅此而已。

动物实验的证据等级不能和人类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等同,而据我所知,后者目前暂无。

虽然健胃消食片没啥用,但还是有那么一两个优点的。比如成分温和。

目前动物实验未发现它有什么长期的毒副作用,人偶尔吃的话大概率也吃不出啥问题来(但如果有同时在吃其他药物,最好还是注意下,橙皮苷可能和其他药物成分发生相互作用,例如橙皮苷可能降低血压,和降压药同服可能会导致血压过低)。孩子肠胃真有问题,要及时去看医生,别耽误正经治疗。

同样经常用来“治疗”孩子的消化不良的还有各种复方鸡内金咀嚼片。鸡内金是鸡胗的内膜,成分和功能都非常类似于指甲,或者手上磨出的老茧,其所谓功效目前并无高质量科学证据支持。而由于是复方药物,很可能还添加了其他药性复杂的成分,反而增加了孩子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

相关阅读:如果鸡内金治消化不良是1分,那沙子能得10分


医生妈妈说在最后

孩子不爱吃饭怎么办?——堪称世纪难题。作为家长,我们该如何解题呢?

老实说,我也没有太多具体的好建议。只是作为医生,我首先会更关注孩子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不爱吃饭,会不会是胃肠道疾病或其他非自然原因导致。(相关阅读:《不爱吃饭=消化不良?真正的消化不良是这样...》)

如果孩子的胃口差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生长发育速度异常下滑,体重锐减,那么第一时间还是该寻求医生的帮助,看看孩子究竟是啥问题;

如果没啥健康方面的异常,就是不爱吃饭,那就得尝试去“挖出”孩子不爱吃饭的原因,比如是饭菜不好吃?心情不好?运动量少?然后再一对一来解决。

实在没辙了,那就只能顺其自然啦,孩子饿了总会吃的,家长不必太为难自己。

当然,在孩子愿意吃的情况下,偶尔买点山楂片、乳酸菌饮料这样的“开胃小零食”给娃吃也不是不行。咱不去追求实际的作用,自己或家人心里舒坦一些,也是好的。

end
参考文献:

1、Wu M, Li Y, Gu Y. Hesperidin Improves Colonic Motility in Loeramide-Induced Constipation Rat Model via 5-Hydroxytryptamine 4R/cAMP Signaling Pathway. Digestion. 2020;101(6):692-705. doi: 10.1159/000501959. Epub 2019 Aug 27. PMID: 31454820.https://pubmed.ncbi.nlm./31454820/
2、Kim DS, Lim SB. Extraction of flavanones from immature Citrus unshiu pomace: process optimization and antioxidant evaluation. Sci Rep. 2020 Nov 17;10(1):19950. doi: 10.1038/s41598-020-76965-8. PMID: 33203922; PMCID: PMC7673033.https://www.ncbi.nlm./pmc/articles/PMC7673033/
 3、Guo K, Ren J, Gu G, Wang G, Gong W, Wu X, Ren H, Hong Z, Li J. Hesperidin Protects Against Intestinal Inflammation by Restoring Intestinal Barrier Function and Up-Regulating Treg Cells. Mol Nutr Food Res. 2019 Jun;63(11):e1800975. doi: 10.1002/mnfr.201800975. Epub 2019 Mar 20. Erratum in: Mol Nutr Food Res. 2020 May;64(10):e1970058. PMID: 30817082.https://pubmed.ncbi.nlm./30817082/
4、万建华,詹扬,杨妮,胡旭,李颖萌,刘文君.健胃消食片对不同性别大鼠的长期毒性研究[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20,22(11):25-29.
5、万建华,詹扬,杨妮,胡旭,肖秋萍,李颖萌,刘文君.小儿健胃消食片对离乳大鼠的毒性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21,28(15):20-25.
 https://www./vitamins/ai/ingredientmono-1033/hesperidin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