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眼里的易经有什么用?

 新用户7908BWyb 2022-11-28 发布于河北

自汉代以后,易学分化成象数与易理两派,后成六宗之说,包括占卜宗、禨祥宗、造化宗、老庄宗、儒理宗、史事宗,大抵前三宗为象数派,后三宗为义理派。

简单说,象数派讲占卜,重实用,义理派讲道理,形而上。

历史上这两派六宗各成门户之见,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说:“此两派六宗,已相互攻驳。”

尤其是象数一派,时至今日仍有些上不得台面,或沦为坑蒙之徒。

不过,有资格配享孔庙的朱熹作为宋明理学的旗帜和儒家的超级大V,倒是大方承认易本来就是占筮之书。

易经被奉为群经之首,儒家、道家、中医、玄学、兵法等无不以易为根柢,近代以来又被推演出哲学、逻辑学、经济学等内涵,更与量子物理等科学发现扯上关系。

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说:“又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说愈繁。”

易道广大无所不包,如熊十力先生概而言之:“中国一切学术思想,其根源都在《大易》。”

但显而易见的是,我们并不能反过来说易经就是哲学,就是数学,或者说,易经就是占卜。

易经是什么,能做什么,这个问题太大且各说各有理,论争上千年也没有定论,今天我们只说先秦,看那时的古人是怎么说的?

俗称“易经”,即指《周易》。《周易》由《易经》与《易传》两部分组成,又称《周易古经》、《周易大传》。

《易传》有七种十篇,俗称“十翼”(《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是传世文献中最早的注释和讲解《易经》的文本。

传说《易传》为孔子所作,司马迁的《史记》也持此论,“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

但孔子作传之说,宋代时欧阳修、苏东坡等就表示不足信,“众说淆乱,非一人之言”。近代以来钱穆、顾颉刚、冯友兰、郭沫若等也均予否认,疑古之风盛行,钱穆先生甚至认为,孔子不仅没有作十翼,而且对易经也并没有韦编三绝。

现在一般认为《易传》成书于战国中晚期至西汉初期。

不管是不是孔子所作,《易传》是最早的解易之书是可以肯定的,我们就来看看《易传》里是怎么看待《易经》的。

《系辞上·第四章》: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易能干什么呢?

易有三知,知幽明之故,知死生之说,知鬼神之情状。

明易用易则能三不,不违、不过、不忧,并能行仁爱之道。

之前我们曾说过,儒道等中国传统文化中都有原生的上帝之说,不管是人格化的神还是没有情感的道,都承认在宇宙之上人间之外有一种唯一性的存在,它既创生一切,也是一切本身,既是一切的根源,也是一切的化身,而且宇宙及人间的一切都受其约束控制或者遵守其规则。

那么,这个上帝或者道本身是无形无象的,我们怎么才能与其沟通呢?

易就可以。

易能通天地鬼神,洞见幽明死生,如果说人格化的上帝是宇宙本源及根本规律(老子的道)的化身,那么,易就是这个上帝的化身。

其次,儒家的圣人是至善至美的最高人格,“才德全尽谓之圣人”,这圣人的才德又是什么呢?

圣人之道在于易。

《系辞上·第十章》: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子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谓也。

这里还特意强调“易有圣人之道四焉”是“子曰”,是孔子所说。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也就是说,圣人之道有四,易道也有四,即辞、变、象、占。

以言者尚其辞,言者指言教,也就是施行教育和政纲,可以参照易经六十四卦的卦辞和爻辞。这是“得易之文”(《子夏易传》,后同。子夏为春秋末晋国人,孔子弟子,孔门十哲之一)。

以动者尚其变,动者指行动,人的一切行为都能在易经的变化中获得正确行事的指导,易道之变一是指阴阳消长,二是指六十四卦的卦爻流变。这是“得易之时”。

以制器者尚其象,制器的器,既是有形之器,如锅碗瓢盆舟车箭驽,也是无形之器,如政治制度、礼仪规范等等,这些东西的发明和创造,则可以参照易经的象。所谓象,即六十四卦的卦象,既有卦爻之象,如乾卦纯阳无阴,离卦外硬内软,也有各卦象征之象,如乾为天为君为父,离为丽为目为网。这是“得易之智”。

以卜筮者尚其占,这就不用解释了,就是指占卜。

辞、变、象、占,易道有四,这也是圣人之道,换句话说,不懂这四样,不能算圣人。

圣人之道在于易,易有圣人之道,易又能通天地而近于上帝近于道,而上帝或道又是天地万物的根源,所以,圣人、易、道在这里是合而为一的。

内圣外王的贤明政治,这标准何其高难啊。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这是易经在四个领域的功用。

《系辞上·第十一章》:

子曰:“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

子曰:易有什么用呢?

一开物,二成务,三冒天下之道,如此而已。

物是天地万物,务是人间事务,开物成务,也就是洞悉万物“以通天下之志”,成就事业“以定天下之业”。

开物这个词不太好理解,找个参照物就明白了。

明朝的宋应星写过一本《天工开物》,“开物”二字就取自《周易·系辞》,意为“盖人巧造成异物也”。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等各项技术,被称为“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宋应星被称为“中国的狄德罗”),诸如谷物豆麻的栽培和加工,蚕丝棉苎的纺织和染色,制盐制糖、砖瓦陶瓷、车船机械、硫磺火药、造纸颜料、采煤冶炼、兵器制造等。

冒天下之道,冒是触、抵达的意思,也就是把握天下之道“以断天下之疑”,何以决疑呢?易道有四,其一为占。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其中第三个是“以制器者尚其象”,观察卦象而悟出有形或无形的设计创造,由卦象到器物的发明,对今人来说可能太遥远了,很难理解。

《系辞下·第二章》列举了很多例子,兹引用如下: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作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离卦)

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斲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风雷益卦)

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火雷噬嗑卦)

神农氏没……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乾卦、坤卦)

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风水涣卦)

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泽雷随卦)

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豫(雷地豫卦)

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臼杵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雷山小过卦)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雷天大壮卦)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泽风大过卦)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泽天夬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