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湾旧改方案全票通过,其他开发商赶紧抄作业!

 tmz1326 2022-11-29 发布于广东

让我感兴趣的地方,在于南湾旧改项目方对方案的详细解读。给我的感受是:专业、详细、条理清晰、通俗易懂。策划这篇文章的相关人员,很懂群众宣传工作,值得点赞。

老实讲,这是我看了黄埔10多个旧改项目官方号,觉得是第一个能够做到如此详细解读的文章。当然,并不是说其他旧改项目没有做这样的工作,但在宣传方面则还有待提升。南湾的经验,确实值得其他旧改项目学习。

旧改是一个多方博弈,各方利益妥协平衡,最终达到各方共赢的过程。这个过程,如何让广大村民参与,充分吸纳民意;如何在保障旧改村民的合理利益诉求基础上,同时保障开发商合理的利润空间,是无法绕过的问题,也是难题。

近期大家广泛关注的旧改项目普遍高容积率的问题,这是所有村屋遮天蔽日的城中村改造的一个宿命。这是此前多年乃至几十年村民密集“种房”,所导致的结局。当然,我们也可以说是发展的问题。城中村拆迁前,容积率就已经高企;而要腾出土地,就必然往天上盖。

换句话说,所谓旧改,其实就是把原来摊开的密密麻麻的低层建筑,重新聚集堆积。当然,建筑形态的变更,所带来的并不只是物理空间的变化,同时居住舒适度、景观视野、公共配套以及生活习惯的变迁。

高容积率,当然会影响建筑密度,进而影响采光通风、景观视野。但是,一定范围内的高容积率,并不必然决定高层住宅的舒适度和景观视野。关键还要看楼栋是如何布局设计的。恰恰是,高层建筑,在通风采光、景观视野这些指标上,反而相对更占优势。

所以,我们也期待黄埔各个旧改项目,所涉及的利益各方,应当强化旧改项目整体景观视野的规划设计。切忌切忌搞成视野处处受阻的新型“握手楼”。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具体了解南湾旧改项目:

专业术语名称解释

公示图范围说明

原规划容积率怎么来的

改造后容积率提高的原因

周边改造情况与南湾对比

南湾楼层说明


公摊率说明

复建楼距说明


南湾改造前现状情况

名词解释

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分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经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未经法定程序不得修改。

    现在的公示就是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法定程序:依据南湾旧改实施方案进行同步控规调整,调整之后才能进入报批报建阶段(修建性详细规划、土地手续等),然后是施工,最后回迁。

 容积率<<<<

 是地块内陆上建筑总面积除以用地面积。

图片

公摊率<<<<

 是指房屋公摊面积占房屋总面积的比率。

图片

特别说明<<<<

       可以公摊的部位:首层门厅、楼梯间、电梯井、电梯厅、水电管道井、屋顶机房等

       其中:首层架空层(除门厅外)、避难层(除梯间外)不计入公摊面积。

 村民反映看公示图

为什么范围那么大?

图片

原规划(改造前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图

    据现行的《广州市黄埔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显示,南湾旧改范围涉及AP0906、AP0907、AP0909三个规划管理单元,规划范围共266.7公顷,涉及以上三个区域规划单元调整,其中本次控规调整范围为南湾旧改的范围,用地面积为57.48公顷。

原规划(改造前规划)

容积率1.5怎么来的?

图片

原规划(改造前规划)调整范围

    南湾原规划(改造前规划)是很早以前据广州市的总体发展规划而编制的;按照农村集体发展需要做的规划,规划目标是村镇发展区和工业区;即以工业用地、村经济发展用地为主,村生活用地(居住用地)为辅,2000年左右广州市总体规划确定农村村民住宅建筑层数不超过四层,所以居住区容积率在1.5以下。

    村民住宅未拆迁之前的现状为1~7层,实际的容积率超过2.3。已建成的工业区实际的容积率约为1.0,扣除经营性场地后改造前的平均容积率刚好也约为1.5。

    随着广州城市发展、时代进步、国家大湾区的总体规划,南湾按照农村发展模式做的规划已经严重不符合城市发展需要,不符合南湾广大村民的实际利益。

    现在南湾抓住政府旧改的契机实施改造,提升城市格局,实现产业升级,改善民生和居住环境,完善配套功能,所以必需对原规划(改造前规划)进行调整。

改造后容积率比

原来提高的原因

一、原规划(改造前规划)配套不完善

1、改造前公共配套仅有:12班小学、1个幼儿园、几个公厕、1个社会公交站(BRT)等。

2、改造前没有市政道路,仅有弯弯曲曲的村道;南湾支涌也是断头涌。

二、改造后规划,是严格按照《广州市城乡规划技术规定》的标准执行,完善城中村公共设施的短板,主要为:

1、增加大量为村民服务的公共配套,将近百处:54班小学、48班完全中学、110kV变电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院、多处公交首未站、环卫停车场、肉菜市场、42班幼儿园、多处居委会、托儿所、物业管理、派出所、社区养老机构、公共图书馆分馆、文化站、社区少年宫、健身游园等,占地约120亩。

2、改造后扩宽并拉直道路,打通与周边的市政路的连接;新开挖河道,将南湾支涌向西连通南海神庙,沿河沿路增加大量绿化,占地约100亩。

3、为了留住乡愁,提升社区配套,铸造南湾水乡名片,高规格规划建设文旅小镇,占地约150亩。

4、因油管和油库安全控制,导致旧改用地边线需退缩78.5~150米,所以受影响的土地约130亩。

    为了升级配套、提升大家生活的便捷和舒适性,提高集体收入,以上配套设施占地约500亩,故单地块容积率需要提高。

三、复建安置补偿情况

1、现状4层以下私宅,改造后权益面积补至4层:如原1层房子面积60㎡,补偿总面积将达到240㎡;

2、证载空地也有补偿面积;

3、村民的临迁费、旧村的拆迁费、复建区的建设费、市政的建设费用等等要全部折算成开发商的融资面积。

    改造前现状住宅经测量的合法建筑面积约为28.5万㎡,集体物业建筑面积约15.8万㎡。

    改造后复建总量86.34万㎡,其中:复建住宅43.98万㎡,公配6.13万㎡,集体物业33.35万㎡,以及联发厂和南石市直管公房。

    改造后住宅增加约15.48万㎡,公配增加约6.1万㎡,集体物业增加约17.55万㎡,共计约39.13万㎡。

四、所有的复建建设费用由开发商负责

投资,政府核定成本后折成融资面积以平衡开发成本,以保障复建房的改造建设顺利完成。

    改造总成本47.9亿:折算融资区建筑总量61.12万㎡,

其中:融资住宅49.69万㎡,公配5.47万㎡,融资商业5.96万㎡

    复建和融资总建筑面积为147.47万㎡,较原规划(改造前规划)56.45万㎡,改造后增加91.02万㎡(分别为:复建住宅增量、公共设施增量、集体物业增量、融资面积等),建筑面积增大,容积率必然增高。

    改造范围57.48公顷,约862亩,其中约500亩用于:道路、公园绿化、公共设施、文旅小镇。

    仅剩下300多亩地用于建设复建住宅、集体物业,融资住宅和商业。

    因此在保证各方的利益情况下,土地就这么多,提高容积率是唯一解决办法,不仅南湾是这样,周边几个旧改项目都是类似情况。

特别说明

     简而言之:

    1、原公配很少,改造后公配齐全;

    2、村民住宅和集体物业面积增多;

    3、增加改造成本折算的融资面积。

周边村改造情况对比

某村1<<<<

总建筑面积110.01万㎡ ;

调整方案总建筑面积增加92.4万㎡ 。

居住用地容积率为4.50-4.56;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容积率为1.44-8.40。

某村2<<<<

总建筑面积403.76万㎡ 

调整方案总建筑面积增加269.35万㎡ 。

居住用地容积率约为5.3-6.0;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容积率为4.8-7.0。

某村3<<<<

总建筑量168.61万㎡ 。

----

居住用地容积率约为4.8-5.2;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容积率为4.8-9.8。

南湾村<<<<

总建筑面积147.47万㎡ ;

调整方案总建筑面积增加91.02万㎡。

居住用地容积率约为4.6-5.3;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容积率为1.0-8.5。

     改造后规划:

1、住宅标准层层高3米,其他村复建住宅层高为2.8~2.9米,为保证南湾居住品质,提高了层高标准;

     2、复建住宅高度统计:

图片

(以政府批复为准)

    容积率高,自然代表楼层比较高,这是城市的发展趋势,集约土地的必经之路。开发商为了尽快批复南湾实施方案,按政府要求主动减少融资房建筑面积,保证复建房建筑面积。如果大家愿意减少回迁面积,可以降低容积率,降低高度,政府也是鼓励的。

    另外为了提升居住品质:要求楼间距要大、底层潮湿不适合居住要架空(底层架空高度约5~6米)、小区中心花园也要大、要配慢跑道、要设儿童乐园、要有老人健身区,要水景、绿化要好等等。

     为了平衡和满足各种需求,都会导致楼层变高。


要满足国家消防疏散等强制要求

南湾的设计目标:舒适、合理

改造前:

根据私宅各家面积统计,各家楼梯间+走廊占比约15%~17%。

改造后规划:

首层门厅、楼梯间、电梯井、电梯厅、水电管道井、屋顶机房等计入公摊面积,合计公摊率约18~20%。

其中:首层架空层(除门厅外)、避难层(除梯间外)不计入公摊面积。

    复建房公摊率计算方式与广州市商品房的计算标准完全一样。

    在户型选择过程中已多次解释公摊,征询文件中注明公摊大概数据。

    2021年3月底到2021年6月底。征集村民户型意向选择,征集表提交率约70%。

    2022年2月启动最终的户型选择工作,依据已签约的安置补偿协议约定的建筑面积,给每一户签约村民下发盖章版的《户型选择须知》、《南湾复建房安置回迁户型选择表》,确保村民们及时知悉户型选择信息,提交超过99%。

为解决电梯等待时间长

总高度32层以下建筑2部高速电梯

总高度32层以上建筑3部高速电梯,公摊高1~2%


图片

改造前:

窄巷或者握手楼

改造后规划:

主朝向最小约40米,大的超过300米,情况如下(详下页示意图):

图片

(以政府批复为准)

南湾改造前现状

    南湾旧村未拆迁前村里背靠楼、握手楼较多、杂乱无章的电线、狭窄的小道,混乱的面貌让很多租房的年轻人望而却步;空间狭窄、人口密集,“握手楼”空气流通不畅,阴暗潮湿,疫情期间,城中村多次因此形成了气溶胶传播,导致疫情扩散。

    居住区内巷道窄小,人车混合,电动车充电更是电线交织拉扯,火灾隐患巨大等等。旧村原内私宅普遍超过3层,4~7层的占到了40%,建筑密度超过40%,除了盆栽几乎没有绿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