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图科普】国藏天下 礼遇中国(第二期):茶叶

 acerbookstore 2022-11-29 发布于天津

国藏天下 礼遇中国

自古以来,中原与塞北多有沟通,以贸易促外交,资源互换而得双方太平。其中当以茶马互市最为兴盛,源自唐起,中原诸多客商皆运茶于大漠,换取马匹而归。

北蕃人喜食肉,必饮茶,自从唐朝将茶叶引进塞北开始,北方人因食肉与乳酪而多病的情况得到了缓解,茶叶在塞北也成了家家户户的生活必备品。

随着越来越多的茶叶运往大漠,北方的马匹羊毛等货物也大量输入中原,长此以往茶马互市渐渐兴盛了起来,热络的客商们往来于茶马古道之上,以茶叶和马匹为主的商品贸易从唐至清也一直在延续着。

从茶马古道开始,一场又一场的外贸交易开始向世界发散,中国茶叶也逐渐走上了世界的舞台。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很多朝代开始将茶叶用来作为礼待外宾的国礼,茶叶也渐渐成为了中国的文化象征,本期一起了解中华悠久茶文化。

中国人的祖先饮茶经历了四个过程:生吃药用、熟吃当菜、烹煮饮用、冲泡品饮。

古人最早利用茶的方式是口嚼生食,后来便为火生煮羹饮,就像煮菜汤一样,那时的人们只把茶作为羹汤来饮用,或以茶作菜来食用。

药用:发现和利用茶可以追溯到原始时期,我国第一部药物专著《神农本草》中就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茶做药用,生嚼内服,清热,外敷消炎解毒。

食用:从生嚼到煮食,茶叶可以和粮食一起煮“茶粥”,“羹印”,或者灼煮,捞起,加调料。今云南基诺族仍有“凉拌茶菜”。

饮用:饮用源于食用,从食用到饮用,是出于对茶之本味的追求。现代仍然有食用茶的风俗,牧区将茶掺入牛奶共饮,少数民族地区有擂茶和打油茶。

唐代煮茶法

煮茶前,先把茶叶碾碎,烧开水后将调料放入,再将茶粉撒入锅内。饮用时,趁热盛出茶汤喝下去,谓之“吃茶”。

唐人煮茶一度喜欢往茶汤里添加调味料,如盐、葱、姜或橘皮等等。中唐时陆羽煮茶最多加一点盐调味,此后唐人饮茶开始提倡茶汤的原味,为茶道之兴奠定基础。

宋代点茶法

宋代的饮茶方式上升到了审美的高度,到达了极致。他们在茶饼上装饰了很多龙凤的花纹,十分精致,叫做“龙凤团茶”。

先将饼茶碾成细细的粉末,用沸水冲点茶。为了使茶末与水融为一体,用茶筅快速击打,茶水充分交融,并使茶盏中出现大量白色茶沫。日本的抹茶就是起源于此。

明代泡茶法

到了明代,制茶法和饮茶法一再简化。朱元璋大力推广散茶导致了茶类的异化,以前只有绿茶,后来慢慢又出现了别的茶类。

明朝人认为这种饮法“简便异常,天趣悉备,可谓尽茶之真味矣”。

茶叶冲泡的方法也延续到了今天,泡茶不加任何调味料,喝的是茶的原味、真味,同时泡茶所用的茶具和方法也简化了很多,更利于茶文化的传播。

唐·阎立本·《萧翼赚兰亭图》

茶圣陆羽及其同时代的一些文人,都非常重视饮茶的精神享受和道德规范,还非常讲究饮茶用具和煮茶的艺术,中国的茶艺就由此产生。

在唐代形成的中国茶道又分宫廷茶道、寺院茶礼、文人茶道。从当时比屋皆饮的民间茶俗至豪华隆重的皇室宫廷茶宴,以及文人的茶诗词与茶书画,都是茶文化形成与发展的集中表现。

宋代茶业的飞速发展推动了茶文化的发展。官廷用茶已分等级,茶仪已成礼制,赐茶已成皇帝笼络大臣、眷怀亲族的重要手段,茶叶还被当作特产赐给国外使节。至于下层社会,茶文化更是生机勃勃。虽然茶文化十分兴旺,但茶艺却日渐走向繁复、琐碎、奢侈。

刘松年《撵茶图》局部

元代蒙古人入主中原,使中华各民族文化全面融合的步伐加快。两股不同的思想潮流,在茶文化中契合后,促进了茶文化向简约、返濮归真方向发展。

元·王蒙·《煮茶图》局部

明清时期散叶茶迅速发展,茶类品种日益丰富,饮茶方法也从点茶发展成泡茶,此时已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类饮茶法。

泡茶用具也越来越讲究,工艺精巧的紫砂壶、盖碗瓷器等茶具也应运而生。客来敬茶、以茶待客风气更为普及,都市茶馆林立,茶馆文化教育得到发展。

/

/

/

茶作为国礼几经变迁,到了清朝开始,国礼渐渐以普洱茶为主。

1949年第一代国家领导人带着茶叶等农副产品作为礼品走出国门,探路中国与世界关系的重建;

1971年7月,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基辛格秘密访华,国家总理将传递友好讯息的茶叶作为礼物相赠;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进行了举世瞩目的中美破冰之旅,国家领导人再次以茶叶作为礼物送给他,中美建交之门由此打开;

2007年3月,国家领导人访问俄罗斯期间,就曾将云南普洱茶作为“国礼茶”赠送给俄罗斯领导人;

2015年,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时,国家总理就以茶叶作为国礼相赠;

2021年6月伴随着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一起上太空的还有“人类的第一杯太空普洱茶”。

物虽微而位贵,茶为国礼的出现,

承载着中国文化的灵魂

是各国友好关系的发展史的见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