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影响历史的“呼市”人——武川北周宣帝宇文赟

 青城历史聊斋 2023-02-14 发布于内蒙古

 北周武帝宇文邕,如果地下有知的话,他肯定会疑惑不解。因为他活着的时候,他所看到的皇太子宇文赟,和他死后看到的宇文赟,完全不是同一个人。

宇文邕从建德元年(572年)把宇文赟立为皇太子,到宣政元年(578年)去世。六年的时间里,宇文赟虽然有一点贪玩好耍,但基本上还算比较正常。宇文邕多次让宇文赟独自处理政事,并且还让宇文赟带兵打仗。在这个过程中,宇文赟虽然不能说特别出色,但至少表现还不错。在去世之前,他肯定觉得,把北周的江山交给这个儿子,他心里还是比较放心的。可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儿子继承他的皇位当了皇帝以后,却仅仅过了两年时间,就把自己给折腾死了,同时也把江山给折腾丢了。

宇文赟在宇文邕活着的时候,确实表现还算不错。建德元年(572年)被立为皇太子后,建德二年(573年),宇文邕命令他去视察西部地区,他也基本完成了这项工作。接着,宇文邕让他迎娶杨坚的长女杨丽华为太子妃,那时候,宇文赟也没有表现出很好色很贪玩的样子。后来,在建德三年(574年),宇文邕的母亲去世,他让宇文赟独自处理朝政,给了他50天的时间。在这50天里,宇文赟表现都还过得去。后来,宇文邕外出视察或者打仗,每次他都会让宇文赟留下来监理朝政,宇文赟马马虎虎都能做好。建德五年(576年),宇文邕让宇文赟率兵讨伐吐谷浑,宇文赟也较好地完成了任务。

总之,宇文邕活着的时候,宇文赟算是一个比较正常的太子。

公元578年六月初二,20岁的宇文赟即位。

宇文赟这辈子最痛恨的就是其父宇文邕,他摸着被宇文邕责罚过的杖痕破口大骂:死太晚了!然后笑纳了父亲的后宫。

宇文赟有个百年一遇的严苛父亲,不仅逼迫他冬寒夏暑与百官一视同仁上朝,而且在他身边派了无数个密探盯住他一举一动,不让他喝酒。在这种极度压抑的环境下,宇文赟始终没有露出什么大把柄让宇文邕抓住。

宇文邕死后,宇文赟要干的第一件事,弄死叔叔宇文宪。宇文宪权高位重,功勋卓著,实在太可怕了。宇文赟先找来托孤大臣宇文孝伯,要他做了宇文宪,但宇文孝伯不愿意,还搬出先帝遗诏不能滥杀无辜。

宇文赟怀疑宇文孝伯和宇文宪有什么勾连,他一不做二不休,跟心腹郑译等密谋后,派于智到宇文宪家查探,诬告宇文宪造反,将宇文宪召进宫内处死,然后让宇文宪的属官们揭发宇文宪的谋反证据,然后逮捕处死其党羽上大将军王兴、上开府仪同大将军独孤熊、开府仪同大将军豆卢绍。

579年正月,乐运拖着棺材,豁出命当面痛骂宇文赟,说他事多独断,不参诸宰辅(独断专行,不配合大佬们);所须闻奏,多附宦官 (只相信太监们,制衡百官);下诏宽刑,未及半年,更严前制。欲为威虐,慑服群下。乃更为《刑经圣制》,用法益深,大醮于正武殿,告天而行之。密令左右伺察群臣,小有过失,辄行诛谴(对付群臣要用严刑峻法,派特务盯住他们一举一动,方便掌控)

乐运哪来的熊胆,无非就是他身后的关陇贵族集团怕了,他们的权力被宇文赟剥夺得近乎一干二净。不过乐运幸运的是,宇文赟根本不上他当,不杀他,关陇贵族们没法借口开炮,宇文赟请他吃了顿饭,然后免了官。

正月十二,宇文赟东巡。正月二十六,宇文赟到了洛阳,在洛阳立宇文阐为皇太子。二月份,宇文赟下诏以洛阳为东京,调动大批军士和民工,修建洛阳宫。他的目的是长安是关陇贵族们的,洛阳是他的,日后逐步东迁,影响力从长安逐渐转移到洛阳。

然后宇文赟在洛阳把一些反对派全部叫过来杀了,王轨、宇文孝伯、宇文神举、尉迟运在长安很危险,必须要在洛阳处理!

宇文赟在洛阳第一个杀的,是王轨,王轨死后,尉迟运害怕了,问宇文孝伯怎么办,宇文孝伯说,不如出镇远离宇文赟。

尉迟运的“司武上大夫”,负责护卫宫门;宇文孝伯的“司卫上大夫”,负责护卫宫殿。这两个职位是宇文赟所忌惮的,他明升暗降,将宇文孝伯升为了小冢宰让他交出宿卫兵,很快就赐死他。之后派使者去并州毒杀宇文神举,尉迟运刚到了秦州后很快就死了。

两个月后,宇文赟以襄国郡为赵国,济南郡为陈国,武当、安富二郡为越国,上党郡为代国,新野郡为滕国分别食邑一万户令赵王宇文招、陈王宇文纯、越王宇文盛、代王宇文达、滕王宇文逌这五个宇文泰仅存的儿子全部去了封国。

所有宇文氏宗亲和之前的反对势力已经被全部清洗!

三月,宇文赟搞了“五后并立”:天元皇后杨丽华;天元帝后朱满月;天中皇后陈月仪;天左皇后尉迟炽繁;天右皇后元乐尚。

天元皇后杨丽华,背后是杨坚;

天元帝后朱满月,生了长子宇文阐;

天中皇后陈月仪,武川侯莫陈氏出身;

天左皇后尉迟炽繁,尉迟迥的孙女。

天右皇后元乐尚,北魏宗室背景。

宇文赟通过让五个后并驾齐驱来平衡外戚间的关系,既能够大量吸收外戚力量为我所用,也能防止外戚一家独大,保证自己绝对的统治地位。

同时,由于宇文赟先后立了五个皇后,使得杨坚之女杨丽华经常吃醋。有一次宇文赟十分气愤,甚至要杀掉杨丽华,幸亏在岳母独孤伽罗的请求下,才没有实行。

但是宇文赟转而又对岳父杨坚心有不满,当时他颁布了许多严苛残忍的法令,作为丞相的杨坚多次反对,认为这样于民无益,就向女婿宇文赟慷慨陈词,但他根本不听从。

后来,手下又对宇文赟说,杨坚有谋反的面相,建议除掉他。宇文赟虽然没有听从,但也更加忌惮地位越来越高的杨坚。有一天,宇文赟又被杨丽华气得不行,就放出狠话,“必族灭尔家!”

他把杨坚叫到宫中,并提前对侍卫说:“色动,即杀之......”不料杨坚到了宫内神态自若,因此逃过一劫。脾气暴躁加上性格残忍,使得宇文赟众叛亲离,这也为后来被夺取江山埋下了伏笔。

在被女婿屡次猜忌后,杨坚很是担忧,他思前想后,想出了一个两全之策。他通过大臣向宇文赟表达了自己想要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任职的打算。

宇文赟得知后十分高兴,就把岳父安置到亳州,这样一来,不仅宇文赟放下了戒心,杨坚也不再为项上人头担忧。但杨坚知道,这绝不是长久之计,这一任皇帝就对自己起了杀心,那以后的皇帝岂不是迟早会除掉自己的家族。

从离开京城开始,杨坚便产生了取代北周,自立为帝的想法。公元580年,宇文赟派杨坚准备征讨南陈,但杨坚得知宇文赟患病,就拖延不动。

不久,宇文赟果然病重,他临终托付的遗诏也被与杨坚亲近的大臣造假,杨坚顺利成为摄政的大臣。周静帝即位后,按照宇文赟虚假的遗诏,拜杨坚为大丞相,统领百官。

杨坚一方面依仗自己的权势,培养势力,另一方面精简法令,收拢民心。在宇文赟统治时,无论是大臣还是百姓都苦不堪言,如今杨坚的法令和政策都温和许多,大家自然都心悦诚服。

借此,杨坚使得天下人心都依附于他。一年后,北周静帝迫于形势,下诏宣布禅让于杨坚,杨坚就此建立隋朝、取代了北周,历史也迎来了属于隋文帝的开皇时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