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起的反击之术:谋略的精进,思维的升华,老实人也不好惹!

 子霄读史 2022-11-29 发布于北京
吴起的一生,被欺负,被嫉妒,被排挤,被算计,被冷遇,被围杀……一直被动,让我们看着窝火,但是,吴起一样有反击,看一下吴起的一生,我们会发现,他的思维在升华,他的谋略在精进,从吴起的身上,我们也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第一个时期
少年时,吴起热血燃烧,面对他人嘲讽、侮辱,忍无可忍,拔剑而起,怒而杀人,一杀就是30余人,他这不是反击又是什么,但是,这样的反击,也只能换来亡命天涯。临走还要发下誓言:不为卿相,誓不归家。
当然,吴起因为年轻气盛的冲动,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背井离乡,丢下母亲,一个人跑到了鲁国,甚至在不久之后,母亲思念成疾去世,他都没有回去奔丧。
第二个时期
在鲁国的时候,吴起在曾子门下求学,但是,母亲去世了,他都不回去奔丧,曾子将它扫地出门。
对吴起来说,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打击呢?吴起反击了,转身修习兵法,学有所成,在鲁国朝堂混上了一个位置。
齐国大军要来攻打鲁国,吴起为了建功立业,杀掉了妻子这个齐国人,让鲁国国君和大臣们都放心了,等到打退齐国入侵之后,吴起却被过河拆桥,他果断离开,这也是反击,虽然反击有些无奈,有些身不由己。
第三个时期
吴起来到了魏国,受到了魏文侯的重用,打造闻名天下的魏武卒,5万魏武卒打趴下秦国的50大军,这是吴起人生中浓重的一笔。
魏武侯继承大位,吴起却没有当上丞相,吴起不服气,面对国君的冷遇,他反击了,他用正面的反击,质问田文,我哪点不如你,吴起连连四问,最后被田文一句话说得心服口服。反击得堂堂正正,输了也光明磊落。
接下来,吴起被公叔痤算计、排挤,被魏武候猜忌,他的权力被收走了,吴起不得不再次反击,果断离开魏国,到达人生的最后一站——楚国。
第四个时期
吴起的反击,就是赤裸裸地打脸:我吴起,在哪里混都不会混得差了!
果然,短短时间,成为了楚国的国相,实现了他少年时代的卿相梦。
接着吴起的反击更加犀利,用《资治通鉴》中的原话是:南平百越,北却三晋(韩赵魏),西伐秦。不知道这个时候,魏武候做何感想,公叔痤晚上是不是睡得好。
吴起主持的变法,把楚国变成了强国,但是,也触犯了贵族的利益,七十多家贵族,联合起来趁着楚王去世的时候,射杀吴起,但是,吴起一样反击了,他伏身在死去的楚王身上,楚王的尸体跟吴起一样,被射成了刺猬。新任的楚王找到了清算这些贵族的借口,也为吴起报了仇,这也是吴起临死前的最后一次反击。
这就是吴起的一生的反击。
从年少的青春热血,到中年的隐忍退让,到晚年的老谋深算,在追逐卿相梦到人生旅途中,他有散尽千金的执着与果断,也有面对嘲讽的愤怒与热血,有为了梦想的隐忍与退让,也有实现梦想之后的算计与谋略,他用死来捍卫了自己的成果,又何尝不是死得其所。我认为,战国时期有两位超级大才,一个是吴起,一个是商鞅。
吴起的一生,跟我们又何其相似,年轻时对梦想充满了热爱,中年是为了梦想流浪,充斥了隐忍甚至退让和万般无奈,到了晚年捍卫梦想。哪怕是一个普通人,如果做到对梦想如此,也当无憾了。
关注我,每天为你分享读史感悟。
《资治通鉴》职场智慧:小人捣鬼有术,防不胜防,如何应对?3步
《资治通鉴》职场智慧:能力强的人,为什么会被逼走?自保乏术啊
《资治通鉴》职场智慧:情商高的人,都是解围高手,难怪人缘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