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稿选粹】孙希栋|​我的头发去哪了?

 新锐散文 2022-11-29 发布于河北


新锐散文

情怀温度

情感,思想,

角度,视野

我的头发去哪了?

今天,我终于鼓起勇气来写这篇我一直想写而不敢写的故事,与其说是不敢写,倒不如说是不知道从何写起。
进疆10年,唯一给山东父老乡亲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头发。尤其是近几年,每次回到山东老家,母亲都会对我说:“栋栋,少熬夜,少写文章动脑子,你看看你的头发,都没有了。”然后又笑着说:“写点东西,记录生活挺好,但千万不要熬夜”。
这几年,经常有人问我,“孙老师,你家孩子几岁了,上几年级了,你媳妇是干啥的?
我猜想,他们问我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我显年纪;第二,我头发少,关键在于后者。
我于是翻看10年前还是学生时候的照片,那时候我的头发不能说是很茂密,最起码比现在好很多倍。那么,问题来了,我的头发到底去哪儿了呢?有人曾告诉过我是水质问题、洗发膏问题、遗传问题等等。
最关心我的人,也是最说实话的人。新疆认的二姐,研究生,新疆某高校教师,只要我发朋友圈,附加我的照片时,假如她看到的话,她都会第一时间给我留言关于头发之类的话题。于是随便翻看近期的一条留言,上面写道:“你侧面那个头发谢的,太可怕了”;还有一位就是我非常敬重的作家,一位长辈。他曾经第一次见面评价我说:“中等个,黑红色脸膛,那五官颜面给人深刻印象的部位是前额头,很宽很展,额面上还有几条与他年纪不那么吻合的横纹,自额面上揣测是大学教授或者研究机构的学者”……
10月1日,被抽调到工作组工作,我们工作组由各个单位临时组建而成。有些工作伙伴熟悉之后,就开始问东问西,问我最多还是那么几个:“孙老师,你哪一年的,结婚了吧,你家孩子几岁了,有几个孩子,孩子在哪上学……”我说我没有结婚,他们都不信。其中还有一个我曾经带过2012年大专建筑施工与管理班的学生,他说,“啊,孙老师,你还没有结婚啊,你都来新疆快二十年了吧?”……
甭管怎样,也许我的人适合新疆,我的头发不适合在新疆发展。还有人跟我说:“孙老师,年纪轻轻,你秃头了”。谁再说这句话,我真想……仔细一想,秃头跟我有关系吗?我的回答是肯定:没有。只有我头上有一根头发,我就跟“秃头”这两个字不沾边。
此次工作出门太匆忙,没有带刮胡子刀,看到自己脸上的胡子越来越多,我都不知道怎么形容自己此刻的形象。    心想,如果我的胡子和头发长的一样快就好了。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哪有那么多的如果,我敢于把自己的短处(别人认为,我自己有时认可,有时不认可)写出来,我就不怕别人评价。甭管怎样,做什么事情都会有人赞成,有人反对,有人沉默,做好自己就好,其他顺其自然。
总之,我认为,男人的魅力与头发无关。

作者简介:孙希栋,山东日照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兵团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第四师可克达拉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以“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身份来到,现就职于第四师可克达拉市,从事教师工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